首页 理论教育 管人的目的是用人-刘邦用人的基本原则

管人的目的是用人-刘邦用人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人的目的是用人当官的目的是什么?两人在争霸之初是项羽取得了绝对优势,但是刘邦却百折不挠,挽回劣势,反而获得最后的胜利。事实上,刘邦十分听从部下的意见,他的作法是自己不下任何指示或命令,而是一时采纳部下的进言,最后才依据部下所提出的意见下决定。这正是刘邦用人的基本原则。从这方面来看,古代皇帝中再也没有比唐太宗更能接受别人的谏言的了。

管人的目的是用人-刘邦用人的基本原则

管人的目的是用人

当官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人前显胜,不是为了终饱私欲,为所欲为,而是为了放手用人,希望所有的部下都能够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人的力量绝对敌不过众人的力量,一个人的智慧也绝对无法对任何事情都面面俱到,那么与其单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治理国家,为什么不集思广义运用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呢?

只靠自己的智慧去处理政事,即使最后成功了,自己也已经精疲力竭,如此得不偿失,也等于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能够从容不迫地治理国家,才是一个理想的领导人。同样的道理,能够从容不迫地使下属发挥所能而又听命于己,这才是一个最成功的领导。

项羽刘邦二人在秦始皇死后争霸天下,最后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两人在争霸之初是项羽取得了绝对优势,但是刘邦却百折不挠,挽回劣势,反而获得最后的胜利。

刘邦分析获胜原因时说:“我有幸能网罗萧何、张:良和韩信这三位杰出的人才,也正一为我能够运用他们三个人的才智,才得以成就天下的霸业。相反,项羽虽然只有范曾一位军师,但是却连他的才能都没有好好把握,这正是他失败的原因。”(www.xing528.com)

部下的意见从内容来看,一般可分为两种。第一是有关政策或战略的进言。第二是对领导者过失的进谏。刘邦采纳的是听取政策的进言。而能够接受部下的谏言,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则更难。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提谏言,对进谏的一方来说实在是一种难堪。无论是谁,被别人指出缺点或过失,不一定都能欣然接受。能够虚怀若谷、坦然不讳地承认错误,是需要相当的忍耐力的。而一般的领导者还是大多喜欢吹捧奉承自己的人。

事实上,刘邦十分听从部下的意见,他的作法是自己不下任何指示或命令,而是一时采纳部下的进言,最后才依据部下所提出的意见下决定。这种方法使部下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因此下决心非好好做不可。这正是刘邦用人的基本原则。

从这方面来看,古代皇帝中再也没有比唐太宗更能接受别人的谏言的了。这是由于他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例如,唐太宗曾召集大臣们说:“自古以来,有许多帝王总是按个人喜好做事。心情好的时候,连毫无功绩的人也胡乱封赏,一旦有任何不顺遂的事,马上大发雷霆,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杀,如果各位有意见,不妨直率地提出来。各位对部下谏言最好也能欣然接受,不要因为与自己的想法不同,便加以拒绝。无法接受部下的谏言的人,大概也不可能给上级任何进谏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