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与职业发展

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与职业发展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文献对就业力做了研究,然而许多人对就业力的概念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用于多处并被表达为不同的含义,经常被曲解。就业力概念的不确切和混乱使用,给相关研究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能力结构是构成就业力的核心部分,也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硬性指标。心理品质是构成就业力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与职业发展

一、就业力基本概念

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力问题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许多文献对就业力做了研究,然而许多人对就业力的概念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用于多处并被表达为不同的含义,经常被曲解。就业力概念的不确切和混乱使用,给相关研究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由于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学者们对就业力的理解也不同。有的重点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形势及政府、公司的责任,有的注重考虑劳动力市场的潜力及职业技能,有的聚焦于组织中就业力的可能性应用,有的侧重于指导个体形成和发展职业生涯能力,等等。因此,未能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对就业力的典型理解有以下几种:

《维基百科全书》中认为,就业力是指“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其本质是“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即就业力是获得及持续完成工作的能力;Buck和Barrick(1987)则将员工就业力视为雇主资产的内在特质,而不是技术能力;Gaspersz和Ott(1996)认为,就业力表现为个体具备的能力与劳动力市场要求的能力的对应关系,包括保持灵活性的意愿和对劳动力市场的熟悉程度。(www.xing528.com)

Thijssen(1998)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就业力:核心定义、拓宽定义和全包含定义。核心定义即个体在给定的劳动力市场中获得职业成功的潜力,这里就业力只考虑了劳动者本身能力,未考虑劳动者愿望、态度和环境条件;拓宽定义则包含了个体在不同的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学习能力、潜力和愿望;全包含定义中,就业力除了包括全部个体特征外,还包括环境因素和实现条件,如企业培训等影响就业力的因素。Lell Harvey(2001)认为,就业力是一种展现某种特质的倾向,这种特质被雇主认为在提升其组织未来的效能方面是必须的;Fugate(2001)将就业力视为个体在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Grip、VanLoo和Sanders认为,就业力内涵的核心来自被雇用者预先的意愿和能力、组织制度条件和保持对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并将就业力定义为:在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的促进作用下(制度因素),个体保持对劳动力市场吸引力的技能和意愿(供给因素),使其能够对目标和工作环境做出预先反映(需求因素)。

无论哪种解释,都隐含了就业力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就业力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上行为的结果,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首先,就业力的主体是个人,每个个体都拥有。其次,就业力形成于个体职业生涯中,体现于个体职业生涯始终。再次,就业力是个体在职业生涯中永续实现自我的能力,包含了获得和保持就业状态所需的一系列素质、能力和技能因素。

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生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在构成要素上,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知识结构。知识不等于能力,但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结构是学生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能力结构。包括专业能力和专业外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有关专业和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专业外能力包括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社会适应、信息处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能力结构是构成就业力的核心部分,也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硬性指标。三是心理品质。心理品质是构成就业力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它具体包括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敬业精神、责任感、主动性、上进心、心理承受能力及思想道德修养等。从本质上来讲,就业力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主体性。就业力是主体在寻求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力,充分体现了主体的知识结构、工作技能、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倾向。二是发展性。就业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知识积累、技能训练、素质提高基础上形成的,是可以通过适当途径进行培养和提升的。三是综合性。就业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体系。它既包含具体的能力,也包括能力范畴外的个人特质与态度。评价就业力水平的高低,是指各种就业力要素综合起来能否适应就业形势的要求,而不是单纯指某一种具体能力的强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