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场倦怠?这些超受用的心理学启示能帮你解决!

职场倦怠?这些超受用的心理学启示能帮你解决!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前,国内某知名人力资源网站开展的一项《2008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显示,74.6%的职场人产生了工作倦怠。调查中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参加工作未满4年。此次调查也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其次为25~35岁人群。职业倦怠的年轻人最典型的应对则是换工作。企业求创新突围,给管理者、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职场倦鸟应运而生,且已经成为影响工作效率的头号敌人。

职场倦怠?这些超受用的心理学启示能帮你解决!

每天清晨起来,照镜子时,你的脸上还有和刚工作时一样的微笑吗?你是不是从某天起,总是希望周末赶紧到来?你睡觉前是不是恨不得第二天生个小病,这样就不用去上班了?你是不是觉得这份工作除了那点薪水让你激动外,你已经提不起半点兴趣了?你,已经成为职场“倦鸟”!

在网络上曾经有个被网友广为评价的帖子,内容是这样的:

“你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加班。”

“比加班更痛苦的事呢?”

“天天加班。”

“比天天加班更痛苦的呢?”

“义务加班。”

为什么这段话能受到网友们的热捧?很明显,因为它真切地传达了很多人内心对工作的情绪,如果你也对这种情绪感到似曾相识,那么这表明:“倦怠情绪”正在你的身体中蔓延——“被传染者”会无心工作,没有了向心力的团队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和个人如何跳出职业倦怠泥沼至关重要。

日前,国内某知名人力资源网站开展的一项《2008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显示,74.6%的职场人产生了工作倦怠。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调查中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参加工作未满4年。工作5年后,倦怠指数有明显下降,工作16年后,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此次调查也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其次为25~35岁人群。职业倦怠的年轻人最典型的应对则是换工作。和其他年龄层的劳动者相比,30岁以下的年轻人职业流动周期最短,平均不到一年半就换工作。

小夏是一家知名化妆品公司的员工。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她是一个幸运儿——目前从事的化妆品的市场推广工作,既和自己的专业对口,又与自己的兴趣相投。她已经在这个公司工作了整整七年。

七年来,小夏并没有升职。目前的她觉得工作越来越没劲。她无奈地说:“我每天都不想上班,就想着只要不出错就万事大吉了。虽说我也曾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很多,但现在那种职业的成就感已经没有了。”

小夏的情况在不少职场白领中较为普遍,这就是人们通称的“职业倦怠”。那么先为自己作一诊断,看看是否正在倦怠中。

(1) 对工作开始缺乏热情,注意力不集中,对上级交代的任务提不起兴趣,工作时间延长,同样的工作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2) 经常会出现头痛、胃痛肌肉酸痛等一些症状。(www.xing528.com)

(3) 开始莫名其妙地猜疑一些事情,如老怀疑自己生病了,不停地去看医生。

(4) 食欲不振失眠

(5) 在工作中情绪不稳定,对人际关系敏感,遇事容易着急,一着急又容易发火。

以上五个选项,如果你拥有三种以上的症状,就要警惕了,你很可能已经成为一只可怜的职场“倦鸟”。

那么,如何才能解除这种职场倦怠感呢?

1.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先了解自己的特长、优点等,这样,你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寻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另外,你的职业前景也会变得明朗、开阔起来。

2. 做好时间管理,让工作更有条理

养成列举工作日程表的习惯,然后考虑哪些条目可以完全放弃,哪些可以委托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尽量使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效率提高,成就感增强。

3. 端正自己的心态

你要明白的是,工作的目的并不只是获得每月定时发放的工资,还是一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因此,我们每天都要带着感恩的、阳光的心态去工作。

4. 与你的同事、上司搞好关系

在工作中,与你的上司、同事的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你在工作中的心情、工作效率等各个方面。

心理启示

随着社会的变革转型,就业压力增大。企业求创新突围,给管理者、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职场倦鸟应运而生,且已经成为影响工作效率的头号敌人。作为企业及其管理者以及我们自身,懂得如何防治职业倦怠,在当前尤其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