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末文化批判》书窗札记,教育问题解析

《世纪末文化批判》书窗札记,教育问题解析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世纪末文化批判》《世纪末文化批判》,余开伟 著200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周末,女儿拿回一张通知:周六早8时督促孩子观看某电视台播放的据说是专家关于提高记忆的讲座。当以改革开放为契机,教育走上正轨二十年以后,自身的腐败与决策层的盲目,导致今日中国教育走入了自身的魔障无力自救。

《世纪末文化批判》书窗札记,教育问题解析

读《世纪末文化批判》

《世纪末文化批判》,余开伟 著 200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

周末,女儿拿回一张通知:周六早8时督促孩子观看某电视台播放的据说是专家关于提高记忆的讲座。据女儿拿回的通知介绍,该专家的节目曾被《小崔说事》等栏目深度播出。8点,女儿还在酣睡,打开电视看了三分钟,决定让女儿继续睡觉,关了电视。晚上,女儿问观后感怎样写。我让她写多读多写就能提高记忆。然后让她告知老师,家长不让观看此节目。我的家长签署意见是对该专家的方法保留自己的看法。(www.xing528.com)

中国是一个教育欠发达国家,历经十年“文革”对教育与知识的极端羞辱和批判,“五四”以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模式被当做毒草铲除,而那些学贯中西的大师被无情批判,教育成了一片荒漠。应该说,教育的欠发达不是历史上形成的。几千年以来,尤其隋唐以降的科举制度曾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遴选人才机制,为庞大的中华帝国选取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官员和文化精英。当以改革开放为契机,教育走上正轨二十年以后,自身的腐败与决策层的盲目,导致今日中国教育走入了自身的魔障无力自救。一方面是大学越建越大,学生越来越多。一方面是教育质量以加速度的方式堕落,学生毕业面临的就是失业,大学成了一个即将被冲垮的危堤。原来中专、中技的泄洪渠道都被堵塞,滔滔学子都涌向了大学。大学门槛越降越低,让原本高中毕业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孩子,也涌向了大学,不管家境如何,以后毕业如何去向,举债上学,客观上造成了农村的荒芜,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一个不恰当的故事:太平天国初期,永安封王不过区区十数人,人人拼命,对爵位格外看重。天国后期,封王不再是以军功为标准,天王只要高兴,随便就赐一个爵位给你,更为可怕的是天王家族完全垄断了天朝大小官职的买卖。马夫、伙夫都轻易地成了王爷,多达千人,天京充塞着廉价的王爷,清军抓到王爷也不再兴高采烈。教育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师道尊严的失落,加诸媒体的推波助澜,使老师碍手碍脚,瞻前顾后。或许现在并不能发现其中深潜的恶果,那么,假以时日,道将不存我们即将看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