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对崇高与美的哲学探讨:欣喜与愉悦

我们对崇高与美的哲学探讨:欣喜与愉悦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最为确定的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满足或者愉悦,也无论是它以哪种方式来发挥影响,在感知到它存在的那个人心中,它就是一种实际的愉悦。愉悦的影响,其本身毫无疑问是实际存在的;但其原因或许是不甚明了的,就如在这一情形中,它就难以分辨清楚。

我们对崇高与美的哲学探讨:欣喜与愉悦

但是,我们能不能因此说,痛苦的去除或者减轻就总是意味着某种真实的痛苦过程呢?或者说,愉悦的停止或者减轻总是伴随着愉悦呢?不是这样。我想表达的不过是如下内容:其一,愉悦和痛苦都是某种实际的存在,本质上都是独立的;其二,从痛苦的消除或减轻中得来的感觉并不足以和实在的愉悦本身相类比,因此不能认为二者本性相同,或者冠以相同的名字;其三,根据同一原理,愉悦的去除或者减轻也不类似于实在的痛苦。可以确定的是,前一种感觉(即痛苦的去除或减弱)就其本质而言绝非忧伤或者不愉快。这种感觉在很多情形下都是惹人喜爱的,但总体而言却不同于实际的愉悦;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它,不过,这并不妨碍它的真实存在,也不影响它和其他感觉之间存在巨大差异。[5]最为确定的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满足或者愉悦,也无论是它以哪种方式来发挥影响,在感知到它存在的那个人心中,它就是一种实际的愉悦。愉悦的影响,其本身毫无疑问是实际存在的;但其原因或许是不甚明了的,就如在这一情形中,它就难以分辨清楚。因此,极为明智的做法应当是通过一些术语来区分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事物:其一是真正的愉悦,它可以不依赖任何关系而存在;其二是必须依赖某种关系,也就是必须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才能存在的“愉悦”。如果这两者在其产生原因方面和其发生的影响方面都是如此地不同,但却因为我们日常所用时将二者归诸同一名字之下而彼此混淆不清,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如果让我来称呼这种相对的“愉悦”,我就会把它叫做“欣喜”;而且,我会尽我最大所能准确地使用它。我知道这一词语尚未得到普遍的恰当运用;但我认为,应当让它代替那个广为人知的词汇(愉悦)并且限制它的所指,而不必要生造一个或许不太适合语境的新词。[6]如果语言的本性就是为了描述事物而非专门为了哲学研究,而且我的主题的性质能够自然地引领我走向最平实的论述而非迫使我寻找其他办法,我就不会哪怕一丁点儿对我们的词汇作出改动。当我使用“欣喜”这一词语时,我是指那种伴随着痛苦或危险的去除的情感;而当我使用“实际的愉悦”时,我所说的就是那种真正的愉悦。(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