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西陵的八旗人:探源与分散

清西陵的八旗人:探源与分散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西陵各部门官丁并非全是满八旗人,也有蒙八旗人和汉八旗人。八旗营官兵全是满八旗人,如泰陵八旗。

清西陵的八旗人:探源与分散

23.清西陵八旗人的由来与分散

雍正帝建西陵后,为保护管理陵寝,设立管理机构,因而从东北、北京等地将八旗人调拨到西陵来。但西陵各部门官丁并非全是满八旗人,也有蒙八旗人和汉八旗人。

八旗营官兵全是满八旗人,如泰陵八旗。据乾隆朝《易州志》记载,设有“防御16人,骁骑校二人”,什么名字,哪一旗的,及其妻子儿女都记载得非常清楚;泰妃园寝八旗“防御八人,骁骑校一人”,也都有名字和旗籍。如泰东陵内务府三旗官员记载:“厢黄旗头甲广润管领下:笔帖式惠亮、妻米氏,子富诚、媳马氏,次子富锡。拜唐阿富铭、妻钟氏。”昌妃园寝三旗官员:“正黄旗三甲钟霈管领下:膳上人:文亮、妻代氏,子廷志、媳李氏、已故丁文秀之妻韩氏,长子廷瑞、媳张氏、长孙兰丰、媳高氏、次孙兰云,次子廷碧、媳闫氏、孙兰芳,养孤文辉、妻韩氏,子廷海、媳刘氏、孙兰馨。

内务府八旗人员从管领至包衣均从北京内务府拨来,也就是说均为满八旗人。只是管领是官,包衣是干具体活的人。(www.xing528.com)

礼工部则不同,养殖户、挤奶户等就是蒙八旗、汉八旗人,泰东陵、慕东陵礼部均有。

绿营兵以汉八旗为主,并有回族

由于社会的变化,现在就是八旗营、内务府也不都是满族人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清朝灭亡后,土地分到各家各户种植,分田后,有的人家无力生产而雇用他人种地,这些人便在村中落户。二是满汉通婚嫁娶,没有百分之百满族村落了,都是杂居。区分为百分比数不同。如泰妃园寝内务府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满族人,因为建村以后,未有其他民族户搬入。在民国期间曾有一户汉族人购其村山和地住于其村东山沟,新中国50年代建立农业合作社,其户连山带地加入了凤皇台村合作社。把原来属于此村庄的东沟,也就列入了凤皇台版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