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西陵探源:泰陵妃园寝与妃衙门

清西陵探源:泰陵妃园寝与妃衙门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清代陵寝规制,妃园寝墓址选定后,应称“福地”或“妃衙门”,然而,泰陵妃园寝内务府营房在当地也称妃衙门,此事与泰东陵有关。这些事情被孝圣皇后的义子刘墉发现后,非常气愤,于当天半夜三点在泰妃园寝内务府营房设立公堂,审理此案。

清西陵探源:泰陵妃园寝与妃衙门

43.泰陵妃园寝及妃衙门

在泰陵东北500米处,是雍正皇帝21位妃嫔的合葬墓,称泰陵妃园寝。

清代妃嫔,自康熙朝以后有个别受宠的皇贵妃附葬帝陵,此外,皇帝死后,在世的皇贵妃、贵妃作为继统嗣皇帝的生母或养母而被尊为皇太后的,按照皇后陵规制单独建陵寝安葬,其他的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格格等八个等级的妃嫔,则在帝陵附近择福地,集中建妃园寝。其前部,建造殿宇,以供祭祀,后部按照尊卑的等级由大到小排列诸妃嫔位次。地宫有石券、砖券、砖池三种类型。

根据上述规定,雍正于1730年选定太平峪万年吉地的同时,在泰陵东北的杨树沟(现在名称为忠义村)选定了众妃嫔的福地,并相继营建,成为清代第二座妃园寝,也是清西陵境内第一座妃园寝。

按封建等级制度,妃嫔墓址选好后,在帝陵定名前,称妃衙门或福地,或某某峪妃园寝,某某妃园寝,帝陵定名后,正式称某陵妃园寝,以昭明其隶属。建筑规模比皇后陵还要缩减,不能用黄琉璃瓦,而用绿色琉璃瓦,东西朝房改称东西厢房,用灰布筒瓦,神道桥改为一孔拱桥,神路完全用砖铺墁,焚帛炉只有一个,没有神厨库、下马碑、井亭,隆恩殿称享殿且为单檐歇山,月台上没有鹤、鹿、鼎、丹陛石、石栏,没有配殿、方城、明楼,园寝门中门有门楼,无中心花等装饰,两侧门为随墙门。

泰妃园寝按规制营建,建筑从南到北依次为:一孔石拱桥,东西厢房,东西班房,大门,焚帛炉,享殿,园寝门。园寝门两侧有围墙将21位妃嫔墓穴包围其中。21位妃嫔是:前排中央为纯懿皇贵妃,两侧是懋妃、谦妃、齐妃、宁妃四位妃子。中间一排九个宝顶是:春常在、李常在、张贵人、李贵人、郭贵人、安贵人、海贵人、那常在、马常在。最后一排七个宝顶是:张格格、伊格格、顾常在、高常在、常常在、苏格格、张格格。(www.xing528.com)

有人可能要问,妃园寝怎么会葬有格格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在人们印象中,格格是帝王之家的千金小姐称号,可是封建社会皇帝、亲王以及富豪大户的没有封号的侍妾也称格格,只是后来人们才把格格作为名门闺秀的专称了。

泰妃园寝建成后,乾隆二年(1737年)在南百泉建盖看守妃园寝八旗营房一座。“内防御八员,房三十二间。骁骑校一员,房三间。兵四十名,房八十间。”乾隆三年(1738年),在半壁店(现属太和庄村)建盖妃园寝牛羊圈营房一座,即泰陵妃园寝礼部营房。“内办事房四间。官六员,房十九间。差役七十名,房七十八间。牛羊圈棚房十七间。”在妃园寝东(即现在的忠义村)建盖“内务府营房一座,设主事一人,内副管领一人,执事人役三十名。”

按清代陵寝规制,妃园寝墓址选定后,应称“福地”或“妃衙门”,然而,泰陵妃园寝内务府营房在当地也称妃衙门,此事与泰东陵有关。

泰东陵是乾隆皇帝生母孝圣宪皇后的陵寝,修建时,内务府营房、八旗营房和礼部营房同时动工修建。但是,修建官员为了中饱私囊,在此四处工程当中,偷工减料。如内务府营房规格不整齐,东、南、西三面围墙整齐,北面围墙则凸凹不平。将礼部营房和工部营房缩小规制,且北面围墙也凸凹不平。泰东陵马槽沟更是明显地偷工减料。这些事情被孝圣皇后的义子刘墉发现后,非常气愤,于当天半夜三点在泰妃园寝内务府营房设立公堂,审理此案。审查结果是开除了百余名有关官员。自此,妃衙门的名称又多了另外的一层含义。至今,人们还称忠义村为妃衙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