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妃宫木构件的分析介绍

天妃宫木构件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柳赞镇蚕沙口的民俗馆,陈列着当年天妃宫建筑上的木构件,雕刻成鱼戏莲叶的造型。天妃宫,又称天后宫、娘娘庙,即闽、粤、港、台地区的妈祖庙。在北方地区,唯有天津直沽天妃宫和蚕沙口天妃宫最为知名。据考,蚕沙口天妃宫与对面的古戏楼,均系北上南人同当地渔民集资筹款所兴建。复建后的天妃宫,仍坐落在原址,保持了原殿风格,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景点。

天妃宫木构件的分析介绍

在柳赞镇蚕沙口的民俗馆,陈列着当年天妃宫建筑上的木构件,雕刻成鱼戏莲叶的造型。

“海外一荒村,远视如孤岛。命名曰蚕沙,谲奇费探讨。……古刹创何年,周垣弥窈窕;法相自庄严,金礕光皛皛(读xiǎo);珊宇翠琉璃,鼍(读tuó)梁历劫拗;百尺近云霄,危楼讶神造……”这是清代邑人张灿《蚕沙口诗》之句,从中可以窥见蚕沙口天妃宫之神奇庄严,以及庙会之繁盛热闹。

天妃宫,又称天后宫、娘娘庙,即闽、粤、港、台地区的妈祖庙。在北方地区,唯有天津直沽天妃宫和蚕沙口天妃宫最为知名。蚕沙口为渤海湾中之湾,浪缓滩平,江南商船米槽“海运多避风于此”(《读史方舆纪要》)。它曾是古代海运入京东辽西的必经之海河转运码头和天然避风港湾。南滨渤海,西邻溯河,北连滦河,远通直沽,往来商贾海客自南方出海前,多祈祷于当地天妃宫以求平安,及飘洋过海,或一路顺风,或于惊涛中脱险,避风于此时,莫不感戴于神灵庇护。据考,蚕沙口天妃宫与对面的古戏楼,均系北上南人同当地渔民集资筹款所兴建。

天妃即妈祖,姓林名默,祖籍福建甫田的湄洲岛,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逝于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九日。她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且水性不凡,在民间治病救灾、扶危济困、护海助航,被人们尊奉为神,建祠祭祀。之后,屡屡显圣,履海救船,呵护漕运,历受朝廷敕封,初为夫人,后为天妃,再为天后,随之妈祖庙南起甫田,出福建,渐次在两广、江浙、沪津、齐鲁及冀辽等沿海地域,均建有庙宇,影响广泛。(www.xing528.com)

原天妃宫坐落在蚕沙口村西,坐北朝南,与古戏楼相望。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永乐、清乾隆年间和民国十年三次扩建修葺,殿堂巍峨,神像俨然。正殿上悬“碧霞元君”金字匾额,为民国时期大书法家华世奎题写。一副对联分列两侧:厚德仰坤元,化为寰中光日月; 资生扶泰运,威加海外息风波。大殿正位塑有三位女神像,主神为天妃,两侧为送子娘娘、子孙娘娘。两厢塑青龙、白虎二神将,正殿东西两侧还供奉关公、海龙王、火神、药王等神像。后殿为观音圣母像,手持甘露净瓶,坐金毛巨犼(读hǒu),两侧侍立散财童子和龙女。殿前植有一棵古槐,干如巨虬,冠如巨伞,郁郁苍苍。

蚕沙口天妃宫坐北朝南,面向大海,山门高大,殿堂威严,香烟缭绕,气势恢宏,反映出古代匠人高超建筑艺术和人们对平安吉祥的希冀。天妃宫庙会为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当地渔民收船晒网,往来船只停靠岸边,四邻百姓云集于此,人如潮涌,盛况空前。复建后的天妃宫,仍坐落在原址,保持了原殿风格,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景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