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问题:电冰箱制冷剂的禁用和食品安全隐患

化学问题:电冰箱制冷剂的禁用和食品安全隐患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冰箱的化学问题1.电冰箱制冷剂的化学过去生产的冰箱所用的制冷剂和发泡剂是氯氟烃化合物,这种氟氯烃类化合物在生产中很易泄露至大气中。因此禁止使用氟氯昂做为电冰箱、空调器的制冷剂,是关系到人类存亡的大问题。现在有许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CFCs,取而代之以无氟的绿色冰箱。判断电冰箱是否为无氟冰箱,即看是否确实是替代CFCs的电冰箱产品。吃了在冰箱放置的食品后引起腹泻已屡见不鲜。

化学问题:电冰箱制冷剂的禁用和食品安全隐患

冰箱化学问题

1.电冰箱制冷剂的化学

过去生产的冰箱所用的制冷剂和发泡剂是氯氟烃化合物(又简称CFCs),这种氟氯烃类化合物在生产中很易泄露至大气中。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烃被释放后最终上升到平流层,经阳光中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产生分解,释放出氯原子,它与臭氧层中的臭氧发生链式反应。一个氯氟烃分子分解出的氯原子可以连续消耗数万个臭氧分子,臭氧层像一把保护伞,使地球上生命免受阳光中有害紫外线的照射。臭氧层被破坏后,过量的紫外线直射地球,使人类、动物植物受到威胁,能降低人的免疫力,使某些传染病疱疹疟疾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并可损伤眼睛,引起白内障,还可使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高。因此没有臭氧层的地球就相当于没有屋顶的家。CFCs类物质不仅破坏臭氧层,而且还有很高的“温室效应”。

CFCs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同CO2一样,它可以吸收来自地球的辐射热,使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其作用相当于暖房子的塑料布一样。它使温室效应加剧,地球持续不断变暖,对人类生存将产生严重影响。它将使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世界上不少地域的桑田变成沧海。如果海平面上升了2米,人类将遭受更惨重的损失,经营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许多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天津上海等以及全世界30%的城市都将难逃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灾难;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中的一些岛国将会淹没在汪洋大海中。

地球变暖还使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水灾,部分地区又出现高热干旱,作物大面积受灾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森林草场退化,物种灭绝,将有占总数75%的鸟类减少或者绝种。因此禁止使用氟氯昂做为电冰箱、空调器的制冷剂,是关系到人类存亡的大问题。现在有许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CFCs,取而代之以无氟的绿色冰箱。

判断电冰箱是否为无氟冰箱,即看是否确实是替代CFCs的电冰箱产品。国内电冰箱CFCs的替代物制冷剂主要用HFCl34a、丙烷(HC290)、异丁烷(HC600a)和混合物质(HFCl52a与HCFC22混合)等,国内电冰箱CFCs的替代物发泡剂主要是用HCFCl4Ib、环戊烷和50%CFCll等。

2.电冰箱里的食品污染

冰箱不但可以引起大气的污染,同时也可引起其他的污染。许多人把冰箱当成食物的“保险箱”。长期堆放大量食品,其实冰箱只能使细菌生长繁殖减慢,而并不能杀死细菌。吃了在冰箱放置的食品后引起腹泻已屡见不鲜。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湿度适宜于真菌存在和生长繁殖,从调查结果发现:饭店、宾馆的冰箱以类醇菌、表霉菌占优势;家庭冰箱以类醇菌、表霉菌、芽枝菌占优势,其中芽枝菌、青霉菌、曲霉菌都能产生毒素使人慢性中毒并有致癌作用。

虽然现在有些厂家宣称他们已经生产出了防菌冰箱,但可要注意,这只不过是在有把手或放食品的地方涂沫了某些防菌剂,有些防菌剂并不能达到长期杀灭细菌的目的。因此从冰箱取出的食物一定要重新加工一下,一旦发现有异味或有霉菌的食品一定小心对待,以防中毒。(www.xing528.com)

引起“空调症”的原因是室内外存在一定的“温差”,在离开装有空调机的房间之后,由于别处的温度高,立即会使全身冒汗,再回到空调设备的场所,因温度下降,汗液蒸发掉,带走体内大量的热量,易使身体受凉。另外出汗时毛孔张大,当汗液蒸发时皮肤遇冷骤然收缩,皮肤表面的细菌便从汗腺口进入人体内,根据浸入人体内致病菌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妇女较男人更易患“空调症”,因为妇女的生理特点,每个月有几天的“非常时期”,这时的体温较平时要稍高一些,身体的抵抗力差,需要注意保暖,此时如果不注意就容易患“空调症”,妇女常常较男人容易出现自律神经的紊乱,从而易发生“空调症”。

预防“空调症”的办法是:

①使空调设备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5~27℃,不要低于25℃。

②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最好不超过5℃。

③不要将送风口直接吹在身上,感到有冷意时,应作些活动,促使血液循环。

④卧室内最好不要装空调机,若已装有空调机的,在睡觉前应将它关闭,或注意定时,不要时间过长。

⑤在装有空调器的房间要注意通风换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