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饮食习惯:狗肉上不得砧板改变,狗肉成为名品

湖南饮食习惯:狗肉上不得砧板改变,狗肉成为名品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狗肉上不得砧板“狗肉上不得砧板”,“狗肉不上席面”,是湖南地区关于饮食忌讳的一句俗语。故湖南方言中,有“狗改不了吃屎”的说法。虽是民俗习惯,但仍可视为是不提倡杀狗、吃狗肉的佐证。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也禁忌杀狗、吃狗肉。到了今天,湖南地区这种不杀狗、不食狗肉的饮食习惯逐渐改变。狗是由专门场所成批饲养的食用狗,称之为“菜狗”。黄焖狗肉、清炖狗肉、爆炒狗肉之类菜肴成为一些饭馆的名品。

湖南饮食习惯:狗肉上不得砧板改变,狗肉成为名品

狗肉上不得砧板

“狗肉上不得砧板”,“狗肉不上席面”,是湖南地区关于饮食忌讳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不可杀狗,不可用狗做菜吃。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猎人上山打猎,狗可寻找、追逐猎物,紧急关头可以帮助猎人脱险。乡下人家,往往让狗看守门户,一有动静,便会吠叫报信。“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狗又被视为“不洁之物”,它的食物中有很不干净的,如人屎。故湖南方言中,有“狗改不了吃屎”的说法。同时,“民间又相信狗是能通神的,其某些‘反常’情状有一定的预示作用……浙江余姚、湖南一带以为狗哭兆示将有死丧事发生;安徽一带则说狗哭是兆示水灾;浙江湖州一带又说是兆示火灾;还有一些地方当做被盗、争讼的前兆”(任骋《中国民间禁忌》)。虽是民俗习惯,但仍可视为是不提倡杀狗、吃狗肉的佐证。

汉族不吃狗肉的地方还很多。“辖口县(今太和)城东,有一个李家村,村里人不信天不信地,唯独敬狗如神”(吴宝良、马飞《中国民间禁忌与传说》)。(www.xing528.com)

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也禁忌杀狗、吃狗肉。“尤其是在具有狩猎传统的民族中,狗更是受到人的崇拜。满族传说其民族的英雄老罕王(努尔哈赤)曾经被狗救过命,因而满族人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中国民间禁忌》)。此外,还有普米族拉祜族藏族瑶族畲族锡伯族等,亦有此种习俗。

“鄂西尖山(土家族)姓宋的不兴吃狗肉”;“白姓一族哈尼人,为了表达对狗的感激之情,直到现在也不兴吃狗肉”;“我们花仡佬(族)至今都还不兴杀狗吃呢”(《中国民间禁忌与传说》)。

到了今天,湖南地区这种不杀狗、不食狗肉的饮食习惯逐渐改变。狗是由专门场所成批饲养的食用狗,称之为“菜狗”。黄焖狗肉、清炖狗肉、爆炒狗肉之类菜肴成为一些饭馆的名品。尤其是节令入伏,人们吃“伏狗”趋之若鹜,说是有去热、排毒、滋补的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