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变语言顺序,表达最佳意思

改变语言顺序,表达最佳意思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变语言顺序,表达最佳意思说话的效果除了和用词、修辞、语气和语调,所要表达的内容本身的性质和分量等有关系外,还和语言的顺序,也就是与展开所要表达的内容时的语言顺序和结构方式有关系。这就是改变语言顺序产生的不同效果。

改变语言顺序,表达最佳意思

改变语言顺序,表达最佳意思

说话的效果除了和用词、修辞、语气和语调,所要表达的内容本身的性质和分量等有关系外,还和语言的顺序,也就是与展开所要表达的内容时的语言顺序和结构方式有关系。

因为不同的语序排列能改变人们思想感情信息的性质和力度,并对交际后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好比写文章时倒装句的使用效果一样,为的是强调其中需要特别突出的一点,比如把“你怎么了”变成“怎么了,你?”虽然两句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但表达的效果后一句明显要强一些,而且关切的感情色彩更强烈突出一些。这就是改变语言顺序产生的不同效果。

语序的变化组合如同智力魔方一样,巧妙地转动它,可以变换出多种花样、形式,把说者的思想感情色彩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最终征服对手。因此,训练口头表达技巧,对语序的把握调整是必须注意的重点之一。

常见的语序变化有以下几点:

(1)颠倒词序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用词的单调,而把同一个词只是颠倒顺序就能产生新的闪光点。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本来有着固定的位置,表达特定的含义。如果把其词语的位置加以变换、颠倒,其意义就会发生质变,或使强调重点转移,因而能获得强化表达的效果。有时,个别词语顺序的颠倒、变化,如果孤立地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旦纳入到特定的口语表达的语境中,就能产生神奇的作用。(www.xing528.com)

(2)调换句子的成分

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类似于倒装句的语序变化,为的是突出思想感情色彩。按照人们的一般表达习惯,一句话的组成成分是相对固定的,比如“你吃饭了吗?”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依次排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就是一般的问候而已。但如果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思想感情,可以把句子中的某些组成成分的位置调换,使之发生位移,以创造特定的表达效果。比如将上面的话改成“吃饭了吗,你?”感情色彩明显加强了,而且表达的不仅仅是一般的问候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关切,显得感情饱满,语气充沛。还有比如“你把那把尺子给我”带有命令口吻,变成“把那把尺子给我,你!”则表达出不耐烦和斥责的思想感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会带来思想感情的变化,因此,在说话时可以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选择最适合表现的句子形式来使用。

(3)语句调序

个别词和句子位置的变化能够体现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样的,为了追求更好的表达效果,增强整体表达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语句的顺序,从宏观上对表达内容的先后顺序做通盘的策划和设计,这样可以使表达更切题旨。著名作家盖达尔旅行时,有个学生认出了他,便抢着为他扛皮箱,可是当发现皮箱有些破旧时,学生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为什么用的皮箱是‘随随便便’的?”盖达尔接过对方的话,用巧妙的措辞说道:“这样难道不好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更糟?”他的对答十分有趣,又寓意深刻,学生笑了。有时长篇讲话更要精心谋篇,安排层次逻辑顺序,以追求强烈的整体表达效果。

我们讨厌那些自恃有才而玩弄文字游戏的人,那些纯粹哗众取宠的做法,不但不能为更好地表达服务,反而影响了对方对他所说的话的接受程度,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说的改变语言顺序,是以更好的表达效果为目的的,是通过对字词和句子位置顺序的调换而产生新的亮点,产生更强烈的感情色彩或者是为了突出某种感情色彩,这样既提升了口头表达的语言色彩,使语言更有色彩,同时还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明确具体,更有针对性和穿透力,加深听者的感受。

如果离开了交际宗旨的需要,任意颠倒说话的语序,不但不能增强表达的效果,反而让人感到语无伦次、不知所云,那就事与愿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