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见好就收,低调做人-生活中的诡计

见好就收,低调做人-生活中的诡计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见好就收,低调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不要炫耀,要懂得掩饰自己的才能,隐藏自身的光芒,要知道树大招风,必有后患。尤其是在权衡得失时,切莫得意忘形、居功自傲,务必本着“见好就收,低调做人”的原则。韩建林灵活运用审讯技巧,使案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并最终查明马向东犯罪金额达2300余万元。这一案件的成功查办,使韩建林登上了他反贪生涯的最高峰。韩建林最终在2004年6月因涉嫌违纪被立案审查。

见好就收,低调做人-生活中的诡计

见好就收,低调做人

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不要炫耀,要懂得掩饰自己的才能,隐藏自身的光芒,要知道树大招风,必有后患。尤其是在权衡得失时,切莫得意忘形、居功自傲,务必本着“见好就收,低调做人”的原则。因为低调的人知道,因成功而得意忘形时,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行为,终致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无论取得多大的成绩,都要以低调形式,掩藏自身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2004年6月14日,在江苏省人大十次会议上,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省反贪局局长韩建林,被提请免去副检察长职务,同时免去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职务。一个曾令“慕马案”主角之一马向东战栗的人,这一次戏剧性地轮到自己战栗了。

韩建林20岁就进入公安、反贪战线,已工作24年。在1994年11月,非法集资数额达32亿元的惊天大案——无锡非法集资大案被中纪委立案侦查,韩建林被选进办案队伍,他在这个重大战役中初试拳脚,展露了过人的能力。在1995年,韩建林被破格提升为江苏省反贪局副局长,时年36岁,这在当时的全国检察系统,是并不多见的事情。

韩建林的成名之作是2000年震惊全国的“马向东案”。可以说,正是他的一只手,把“慕马案”主角之一马向东推向断头台。南京检察系统一知情人士说:“当时,沈阳市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人特大犯罪案件案发后,由于马向东之妻章亚非四处活动,拉拢一批国家工作人员为其通风报信,致使马向东等人在被审查近17个月后还没交代问题。”2000年11月,中央将马向东案交由江苏省反贪局查办,直接主办人就是韩建林。韩建林灵活运用审讯技巧,使案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并最终查明马向东犯罪金额达2300余万元。这一案件的成功查办,使韩建林登上了他反贪生涯的最高峰。他也因此被中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家单位荣获一等功。

2003年10月,江苏省反贪局局长季克谦退休,韩建林“转正”。但是,就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韩建林却遇上了江苏省交通厅原厅长章俊元。不断的顺利晋升使得韩建林开始居功自傲,处处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而此时章俊元就不失时机地进行追捧和拉拢。于是,他们开始称兄道弟,周小聚月大聚吃吃喝喝的。他们热衷于编织关系网和保护伞,“凡是有背景能利用的人,千方百计将其调入效益好的单位和有实权的岗位,以送官安排职务为手段变相行贿。对重量级能利用的人更是特殊关照,以腐败期权的形式行贿。”韩建林最终在2004年6月因涉嫌违纪被立案审查。

越是功勋显赫、权高位重的人,越要懂得居功不自傲、得意莫忘形的道理。那些“只进不退,见好不收”最后惨遭杀戮的人,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少见,因为他们心中始终贪念着名利和名利带来的自我满足。可见,居功不自傲是多么的不容易。(www.xing528.com)

郭子仪唐朝的名将,对恢复大唐江山有汗马功劳。唐王封郭子仪为汾阳王,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地进进出出,而郭子仪也不允许他府中的人对此进行干涉。

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

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听了觉得很丢面子,他们决定对父亲提出建议: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到后哈哈大笑,几个儿子却哭着跪下来求他,郭子仪对他的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的性命。”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陷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郭子仪没有因为得势而居功自傲,没有因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将所有的名利都归给自己。这种低调处世的方式,使得郭子仪避免了“树大招风”的危险。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只有一面,得意与失意也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是分不开的。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很可能是一念之差。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嚣张,旁若无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崇高身份而狂妄,傲视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