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大口才课: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北大口才课: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品部经理当即表示要宋明伟和徐东东一起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出来,公司一定会认真考虑。此话一出,宋明伟和徐东东欣喜若狂。事后,当公司要处理这个问题的责任时,宋明伟和徐东东成了众矢之的。最后,宋明伟和徐东东出于无奈,递交了辞职信。万般无奈之下,陈蓉之十分抱歉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学。

北大口才课: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一个人,应该自信而不自负,执著而不僵化。

——王选(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计算机专家,科学家)

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都希望受到朋友、领导和同事的赞赏,想让自己看上去很有自信,靠得住,因此,他们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喜欢打保票,把话说得满满的:“放心吧,包在我身上。我做这件事,手到擒来。”

这样的话,假如最后事情办成了,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也保不准会出什么岔子。事实上,凡事都没有必然的定法,任何事情的发展变化都得有个过程,有的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当事情处于发展变化的初期,实质性的问题尚未表露出来,这就难以断定其好坏、美丑、利弊、胜负。这时,就需要等待、观察、了解和研究,切不可把话说得太满,除非你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一旦不凑巧,事与愿违,打保票的事情却做不到,难免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例如,你新进入一家公司,公司的领导就某项决策征求职员意见的时候,即使你有话要说,或是有把握做好,也别忘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别忘记加上一句话,“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还要看上级的最终的决策。”这样一来,事情办成了是大功一件,但如果出现了问题,众人也会分担责任而不是将错误归于你一人身上。 

宋明伟和徐东东都在一家电器销售公司设计部工作,有一次,公司的产品部经理在某一种产品进行市场预测的初期,召开了公司会议,顺便还叫上销售部和设计部共同讨论。同时私底下也会征求员工们的个人意见。 

开会的时候,宋明伟和徐东东都表达了自己超前的设想,得到了公司领导包括销售部和设计部的好评。而且两人在阐述自己想法的同时,还强调如果按照他们的方法做就一定会成功。产品部经理当即表示要宋明伟和徐东东一起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出来,公司一定会认真考虑。此话一出,宋明伟和徐东东欣喜若狂。作为新人的他们能得到领导如此重视,想来自己也算是幸运的吧。但是新产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令公司上下非常的紧张。

事后,当公司要处理这个问题的责任时,宋明伟和徐东东成了众矢之的。而本该为这个项目负责的产品部经理、参与产品研讨的销售部经理、设计部经理都相安无事。最后,宋明伟和徐东东出于无奈,递交了辞职信。事外的人,大概都认为那些领导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吧。正常来说,领导不仅肩负着本部门的工作,公司发展和重要决策的决定他们也应该负90%以上的责任。但这次公司新产品出了问题,为什么不让领导来负责,而是拉出了宋明伟和徐东东这两个替罪羊呢?原因就出在产品部经理让宋明伟和徐东东共同写的计划书上,当初让他们写的原因是希望参考年轻人的想法,当然,如果出现问题自然有文字上的东西为公司中层们开脱。

宋明伟和徐东东也有问题,他们不懂得“话不说满”的说话方法,最终留下了话柄。他们在开会时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还要在后面加上按照这个方法来做一定能够成功。这种飘飘然的自我夸大,也注定了他们最后自讨苦吃的结果。当公司要追究责任的时候,产品部经理把宋明伟和徐东东共同写的文书一交,自然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不仅是在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朋友之间相互帮忙,向朋友许诺是常有的事。但是,许诺的话好讲,日后兑现不了就难办了。这会导致自己的“信任危机”,并会给朋友之间日后的交往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www.xing528.com)

一旦承诺好的事情没有给人家办成,就会给人留下不可信的坏印象,原本是好心,最后落个里外不是人。所以,口才好的人懂得拿捏承诺的分寸,他们在说话时,总是会巧妙地给自己留有余地,采取恰当的方式、巧妙的语言,对别人的请求或者是意见做出间接的、含蓄的、灵活的表态,而不是直截了当的断定,就是这样精细的拿捏,使他们看起来非常热心,乐于助人,又可以避免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

这就像是下厨房做菜,不要一上去就想把调料放足,先要少放盐,待味淡时再加,如果开始之时放盐太多,一旦味咸了,就难以改淡了。说话也是一样,话不说满,分寸拿捏适度,那么在之后结果理想了,就可以为自己加分,即使不理想,也不会为自己减分,何乐而不为呢?

你也许会说,遭受别人的不满主要是因为别人不理解你,帮忙嘛!帮得上了更好,帮不上也不能埋怨啊!事实上,这并不是说委托你的人不够宽容,而是因为你的表象让他们受到了损失,帮了倒忙。当有人要求你解决或答复问题的时候,他的内心其实一定寄予着厚望,希望事情能如愿以偿,完满解决。并且,当你自信满满地打保票的时候,他们很可能由于过于相信你,放弃了其他的途径,只指望你了,最后你没办成,他们连别的机会也丧失了,不怪你怪谁?

陈蓉之的叔叔在某单位的档案处工作,一天,一个同学找陈蓉之,说是自己的弟弟毕业了,档案需要存放在一个正式单位,想找陈蓉之帮忙。

这个同学与陈蓉之的关系非常好,于是陈蓉之当即就答应了下来,说是周末就去帮朋友办。朋友还说:“你帮着问问就行,这种事情很难说,也别为难你叔叔,实在不行就算了。”陈蓉之说:“没事的,你就放心吧,肯定没问题的。”陈蓉之心想,不就是暂时存放一下档案吗?叔叔在单位工作已经十几年了,连这点小事都办不了?再说了,他们单位一直都有供外人花钱存放档案的名额,肯定没问题的。陈蓉之同学听了之后,非常开心,原本想找另一个亲戚的单位存放的,也不找了,反正陈蓉之这里是有保证的嘛!

陈蓉之的同学回到家之后,和弟弟带了档案,千恩万谢地交到了陈蓉之手上,还请他吃了顿饭,然后就一门心思地等着陈蓉之的好消息。结果,当陈蓉之找到叔叔时,叔叔却说单位刚出台了新规定,不许再接受单位之外的人的档案了,往年花钱存放档案的事情也被杜绝了。陈蓉之一再央求,但是叔叔说了,这是不能更改的,单位领导还主动为以前自己亲戚存放档案做了检讨。

万般无奈之下,陈蓉之十分抱歉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学。这时候,已经快过去两周了,陈蓉之同学的弟弟的档案再去找别的地方时间非常紧迫,于是陈蓉之的同学显得很不高兴,虽然没有明显表示出来,但是之后跟陈蓉之的关系也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

因此,当你提出自己看法的时候,答应别人事情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自己实现诺言的实力,承诺不应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另外还要明白凡事无绝对。能够给他人信心更好,但是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承诺五分、七分、至多九分,不要满口答应。

仔细回想一下,你就应该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尴尬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话说得太绝的缘故。因此说话时,多些考虑,留有余地,要考虑到变故,把握好了这个度,不仅为自己备好了台阶,也为别人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