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个“助无助者”的回族企业家

一个“助无助者”的回族企业家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助无助者”的回族企业家一见面,他就给我们自报家门:是“黎明”的“黎”,三“金”的“鑫”,岷县本地人,住在南关,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南关里的回回。黎鑫他们是第一批搬进工业开发区的。他的“瑞丰”公司的淀粉产量,在岷县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岷县“金大地”淀粉有限责任公司,老板叫薛自海,人家有两条生产线。黎鑫认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企业家,遵守本民族的习俗,也是一个好的现象。

一个“助无助者”的回族企业家

一个“助无助者”的回族企业家

一见面,他就给我们自报家门:是“黎明”的“黎”,三“金”的“鑫”,岷县本地人,住在南关,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南关里的回回。

这个大名叫黎鑫的年轻人是1975年12月出生的。他的这个瑞丰公司是1988年8月份成立的。那时候他还不是老总,因为那时候他还在学校

当时是黎鑫的老父亲和几个朋友们合伙,租了一块场地,立了这个招牌。到1990年的时候,由于经营不善已面临倒闭。1990年年底到1991年年初,其他几个股东们在这个时候都退出了,退股的时候,家里还有一些负债,到后来就剩下黎鑫的老父亲一个人。

黎鑫经理说,我旺季加工淀粉,淡季加工药材

当时黎鑫已经高中毕业,父亲、哥哥和他,一家人就另外租了块场地——不是现在这块地方,这个地方是1998年的时候才买的,那时还是租的别的场地。

当时他们就做当归、红芪的手工加工,是只比小作坊大点的公司,但那时候人气很旺,每天有工人100到200多,最多时候有500多。

1991年的时候,岷县一个工人最多的工资是每天2.50元。那时候工人就很可怜,外出打工的机会少,也很少有人外出打工,在岷县加工药材的比较少,工人没有地方做活。像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出不了远门,干两天家务,干两天农活这种人比较多。农闲的时候就开始打短工了,像捡一天药,或者切一天片子,2.50元还找不到活干。

现在公司的这个地是买下来的,是当时岷县的工业开发区。除了这些,下面还有一块将近12亩的地。那时地还很便宜,每亩地2万多元。当时建公司的时候,这地方全是河滩,水眼比较多。通过建设下面的泉眼全都压住了,这院中间一条河还比较大,整天流淌。那时水好,很清,当时他想着,要是让这股水一直在院子里淌着有多好。

黎鑫他们是第一批搬进工业开发区的。当时经历的最艰难的阶段他不知道,全是老爷子手里过来的。黎鑫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只知道那时给职工考勤是按天计算的,他也参与过。

这两年他才当上了老总,主要精力是在淀粉加工上。

2001年的年底,他的“瑞丰”公司开始改装设备,11月到12月天气很冷的时候,才停下了。到2002年初又开始进行,2002年9月份正式投产。最早设计生产能力是3000吨,当时还算可以,一年差不多要做2000多到3000吨。到2003年的时候,就改造成了5000吨的,到2004、2005年的时候,又改成了10000吨。他的“瑞丰”公司的淀粉产量,在岷县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岷县“金大地”淀粉有限责任公司,老板叫薛自海,人家有两条生产线。

但淀粉行业自从去年下半年遇到金融危机,市场就不太好。不知道危机一过能否好转,今年看来不行,现在市场还在饱和。

主要是淀粉质量上不去,导致产品积压。不过在近几年之内淀粉还是可以,远期不敢说,在四五年之内估计大的问题没有。他准备国庆初期开始大量生产,淀粉每年生产就是三四个月,超不过半年。

现在他也做当归、红芪这一块,但也是季节性的。

产于岷县的药材,陇西前几年有,陇西的首阳也有,但市场各有各的优势。像首阳市场主要是党参这一块,党参在陇西市场上质量最好,价格也是最好的。岷县是以当归为主的加工厂。岷县的市场就主要以当归为主,有人说是占全世界的20%。就他看来,近几年之内是可以的,但质量还是上不去。像今年的这个情况,如果把药压下,近四五年之内,就有生意,大的问题没有。(www.xing528.com)

他的客户来自五湖四海。他老父亲做的时候,几乎就全是外商,现在他也在做外商。他们在台湾就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客户,一直在做台湾那边的生意,内销他做得很少。

台湾的生意有一个特点,不像大陆市场,每天三件五件,十件八件地走着。它一般不走,要走就是一个集装箱或两个集装箱,一走就是20多吨。内销市场比较轻松点,三五件、一两吨都走着,今天是湖南的来了,明天是四川的来了。

一般情况下他的全是老客户,都是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从没签过订单。像台湾的有“艺霖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金永茂商行”等,都在岷县做了几辈子人了。工艺也是传统的。

台湾市场对大陆货的要求比较高。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党参必须是陇西的,当归必须要岷县的,红芪必须要武都的。加工工艺上比较严,台湾的饮片都是现做现卖,他们每天泡茶,像红芪、党参、枸杞、红枣,天气热时,泡上一壶茶,里面该放的东西全部放上,每天都喝,不像我们这里喝茶,来人了才泡。当归在台湾的主要作用还是煲汤,在饮食习惯上,煲汤时当归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要传统的岷县当归。

台湾人的加工工艺我们这里人做不到。有些人把这种工艺带到深圳了,在深圳加工,但我们做不到。他们可以把一个特等当归加工到像巴掌大,甚至于两层剥开后,用小锤慢慢打起来,像加工金银器皿。他们加工出来的佛手归片,的确很有特色,看起来也赏心悦目。

黎鑫的老哥现在陇南宕昌经营,那边也有一个淀粉加工厂。

黎鑫的老父亲不偏不倚,给弟兄两个一人谋划一个厂子,两个厂子的发展都很好,尤其是宕昌的那个,本身占地面积大,将近30多亩。土地使用价值越来越好,效益也就很有前景。

“回”

宕昌这个厂子是在2003年9月份投的产,实际上这个厂子从药材收购加工开始,一直都是农业银行贷款。1988年的时候,从开始贷5万元,到10万元、30万元,那时候就是药材贩运,把原材料收来,土法一处理,就卖了。还是那种竹筐包装的,麻包包装的,后来竹筐比箱子贵,现在已经没有竹筐了。2002年岷县的厂子投产,2003年宕昌的厂子从场地、车间、生产线、设备、流动资金等所有环节,也都是农行提供的贷款。

现在他的贷款余额是600万元,他贷款余额最多的时候到1000万,现在就是还贷的时候。今年的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影响还是有,不过也不是太大,它的危害并不是致命性的,看动向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现在黎鑫的想法就是把现有淀粉这一项加以巩固、稳定,管理上更完善。药材这一块还是以这种传统的做法去搞,如果有机会有条件的话,就把这块更精细、更深层次地做一下。

黎鑫的朋友圈子大多数是做药材的,回族汉族都有。回族朋友中原先比“瑞丰”还大的药材商都有,现在却倒了。

说起来他有点惋惜。

黎鑫认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企业家,遵守本民族的习俗,也是一个好的现象。

岷县当地的社会活动黎鑫也经常参与,像有些商会里,有给贫困生资助的事情,他还是努力参与。他曾经给岷县清真寺捐款,有一次捐了20万左右,当时他就是南关大寺捐得最多的一个。其他宗教活动,他还是在捐。他的捐款与信仰有关,一个也是与认识有关。像他们穆斯林,在信仰上有“五桩天命”的说法,其中一项就是天课,意思是每年要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的人。在这里面,它还有一定的规定,比如说你现在手里有10000元,你就要拿出200元来资助贫困的。五桩天命是念、礼、斋、课、朝。念就是念清真言;礼就是每天五次礼拜;斋就是每年的封斋;课就是交纳天课,帮助贫困的人;朝就是朝圣麦加天房。黎鑫父亲已去过几次麦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