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经济复苏:两次通货紧缩的影响

日本经济复苏:两次通货紧缩的影响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日元汇率变动趋势来看,1985—1987年是战后日元升值的一个高峰时期。而且在1992年出现了196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因此,这一时期日本经济明显具有通货紧缩的特征,应当说是日本战后历史上的第一个通货紧缩时期。可见,1998年开始日本再度陷入通货紧缩危机。

日本经济复苏:两次通货紧缩的影响

三、日本1960年以后的两个通货紧缩时期

在三次大的物价持续下降时期,日本经济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本文将根据通货紧缩的理论含义和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和判断。

1.1985—1988年:如表1—5所示,日本的物价水平出现连续4年的下降,年均降幅达到3.86个百分点,其中1986年下降9.2%。这一时期处于经济稳定增长阶段的中期,除去1986年(2.6%)之外各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比较高,年均达到4.57%,高于经济稳定增长时期4.22%的平均水平。此外,同时期的货币供应量(M2+CD)增长率是9.72%,也高于经济稳定增长阶段9.55%的平均水平。因此,虽然物价下降持续了较长时间,下降幅度也比较大,但是结合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判断,不能作出这一时期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的结论。

表1—5 1985—1988年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

img8

资料来源:同表1—1。

那么造成这一时期物价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根据日元汇率变动趋势来看,1985—1987年是战后日元升值的一个高峰时期。1984年100日元可兑换0.397 5美元,但1987年已经提高到0.819 7美元,3年累计升值达1.06倍。日元快速升值导致进口成本大幅度降低,廉价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以日元计算的年均进口增长速度达到8.7%,比稳定经济增长时期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如果剔除汇率变动因素,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30%。物价总体水平因此而持续下降。由于同时期国内市场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国内生产继续增长,商业信用扩大趋势并未改变,因此这一时期的物价下降并非有效需求不足所致,日本经济并没有出现通货紧缩。

2.1991—1995年:由表1—6可知,日本经历了第二个物价全面持续下降时期。这一时期的物价年均下降幅度是1.62%,其中1993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3.2%。经济增长率同样逐年下降,5年的平均水平只有0.82%,远远低于1974—1999年3.0%的平均水平,其中1993年和1994年分别只有0.1%和0.4%,是1974年石油危机以来最低的。此外,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与前一时期相比大幅度下降,M2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02%,不到80年代平均水平(9.20%)的四分之一,低于1990—1998年的(3.13%)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在1992年出现了196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以上指标来看,虽然日本经济还没有陷入全面的负增长,但是,实际的经济增长率接近0,明显低于潜在的增长水平[5];货币供应量也是1960年以来增长最为缓慢的。因此,这一时期日本经济明显具有通货紧缩的特征,应当说是日本战后历史上的第一个通货紧缩时期。

表1—6 1991—1999年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

img9

资料来源:同表1—1。

3.1998—1999年:在经历了1995年下半年至1997年1季度短暂的低通货膨胀时期之后,日本再次出现全面的物价下降。以综合批发物价指数为例,1997年5月起逐渐走低,1998年2月转为负增长。消费者物价虽然并未出现长时期的持续下降,但1998年7月以后的大多数月度都是负增长(参见图1—2)。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虽然比1990—1998年平均略高,但仍然远远低于80年代的水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机构贷款平均余额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减少,1998年下降了3.3%,1999年1—3季度又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4.2%、5.5%和6.3%[6],表现出明显的信用收缩趋势(见图1—3)。另一方面,1997年4季度起,日本的GDP连续5个季度出现负增长,1998年度经济增长率是-1.9%,成为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可见,1998年开始日本再度陷入通货紧缩危机。早在1998年4月,一些经济学家就曾经发出警告,认为“物价下降和经济衰退并存的通货紧缩已经在日本出现”[7]。尽管日本政府对于这一现象的表述仅仅停留在“存在通货紧缩倾向”[8]的程度上,但实际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1991—1995年期间,而且持续了很多年。

img10(www.xing528.com)

图1—2 1997—1999年物价波动

img11

图1—3 1997—1999年季度GDP与贷款余额增长率

注释

[1]参见赵晋平:《如何认识通货紧缩》,载《人民日报》,1999年7月15日。胡鞍钢、谢平:《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载《金融研究》,1999(10)。

[2](日本)《经济学词典》,岩波书店,1988。

[3]本文中将综合批发物价指数作为判别通货膨胀或者物价变动的主要依据,这是因为,综合批发物价指数是由日本中央银行编制的,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样本品种多,覆盖范围广,长期以来被广泛利用,在各项物价指数中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

[4]在一般的日本经济历史教科书中,把6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发展划分为高度(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和安定(稳定)经济增长时期。关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划分是笔者所加。

[5]参见日本经济企划厅编:《1995年日本经济关键词》。

[6]见日本银行:《金融经济统计》,1999(12)。

[7]见《日本经济新闻》1998年4月17—18日连载“通货紧缩正在逼近”。

[8]参见日本经济企划厅1998—1999年公布的各期《日本政府月例经济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