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懂责任的人一文不值:在老板眼里,责任胜于能力

不懂责任的人一文不值:在老板眼里,责任胜于能力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几乎任何一家企业都在宣扬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郭金生负责此次药品检验工作。在三周之前,同仁堂准备从一家公司买入药材,在验货时,郭金生发现这批货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以次充好。由于缺乏责任感,企业无法信任员工,员工也无法信任企业。因此,提倡责任胜于能力的理念,是为了倡导员工与企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不懂责任的人一文不值:在老板眼里,责任胜于能力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几乎任何一家企业都在宣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任何一个员工进入企业,都有义务接受企业的共同目标和公认的价值观。

不同的认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各个员工的价值观可以各不相同,但是必须围绕在一条主流的价值观周围,受其指导与约束,这个主流的价值观,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价值理念是否真正被员工认同,员工是不是自发地执行这个价值观。只有当企业员工自主地按企业价值观执行时,这个企业才能形成有价值的企业文化。

赵晓东从事主板的研发工作已有三年,始终升不上去,他常自我解嘲:自己是玻璃瓶里的苍蝇,前途光明,没有出路。赵晓东的技术很好,不管是老机型或是新机型,到他手上就万事OK,可是他恃才傲物,经常与主管领导发生争吵,经理对他还真头疼,因为他是这行业的鬼才,他比主管还专业,许多领域内的新信息,他都知道。可主管领导总觉得他从来都不积极主动工作,觉得他对公司不忠心,一直在考虑是炒掉他还是好好做做他的思想工作。

没有真正地把企业精神贯彻下去,是在认同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员工们根本不会自发地努力工作而是每天都在混日子。这样下去企业早晚会走上绝路,这也是“众酒成水”的原因。

如果你拒绝接纳公司的风范,那你根本不适合待在这家公司。如果你不真心相信沃尔玛对顾客的狂热奉献,那你就不适合在沃尔玛;如果你不能被宝洁化,那你就不属于宝洁。

如果没有员工的认同,就没有员工的自觉行动,嘴上说的与实际做的不相符合。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员工不关心企业的发展与存亡,激发不出员工的工作热情,缺乏前进的动力、创新的能力,很难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企业的发展、壮大,要靠一群有责任感的人,企业愿意信任一个能力一般却有强烈责任感的人,而不愿重用一个马马虎虎、视责任为无物的人,哪怕他能力非凡。同仁堂下属的药材公司就有这么一位负责任的人,他叫郭金生,人称“药材质检界的包青天”。

2003年,“非典疫情在北京蔓延期间,药材公司承担了“非典”用药任务。在防“非典”八味方推出后,北京开始出现了抢购风潮,药品供不应求。当时,供应价格每天看涨,质量却参差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不时发生。郭金生负责此次药品检验工作。

有一天,郭金生的一位大学同学打电话找到他,说要请他一起聚聚。郭金生去赴了约,在寒暄、回顾同学时代之后,郭金生才明白这次聚会远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简单。

原来,这位同学是来帮别人当“说客”的。在三周之前,同仁堂准备从一家公司买入药材,在验货时,郭金生发现这批货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以次充好。肯定是那家公司在搞鬼,想趁着“非典”的时机“浑水摸鱼”。自然,郭金生将这批药材挡在了门外。而那家公司的老板,就是面前这位同学的小舅子。

面对四年“同窗情”,面对老同学的苦口婆心,面对对方隐约透露的“回扣”,郭金生毅然地拒绝了同学的请求。

郭金生边给同学斟酒边说:“哥们,今天这顿饭我请你,算我给你赔罪——你说的那件事,我不能办。我知道你这个说客夹在中间也不好做,但是,你要想想啊,那是什么?是药啊,是救人的!如果我接了这批劣质药材,生产出的东西弄不好会吃死人的啊!你知道吗?我每一次检验药材,就像在检验我自己的良心,我不能对不起我的良心,我也不能让假药、劣药从我手中溜走。希望你能理解我啊!”就这样,又一批劣质药材被郭金生挡在了大门之外。

后来,郭金生在领导推荐下,晋升为高级工,并荣获北京市高级技术能手称号。

同仁堂自古有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训,讲求“质量即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同仁堂发展至今已三百余年,历代成员都严格遵守古训,同仁堂的文化与声誉也就在一个个“郭金生”的行动中代代传承。(www.xing528.com)

一位让企业信赖的员工,才能有机会展现自我能力。所以,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才是一些真正的傻子。看似有点“傻气”的对工作负责、实干苦干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才能“立大事”。

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毫无能力的人,也是无法得到重用的,因为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要靠能力去创造。

在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思维导向下,整个社会普遍崇尚个人能力,而忽视了对人的道德要求。由于缺乏责任感,企业无法信任员工,员工也无法信任企业。这种思维理念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完全变成了交易行为,相互的失责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频繁跳槽也使员工增加了个人成长的机会成本。因此,提倡责任胜于能力的理念,是为了倡导员工与企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责任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重视责任、强调贡献,才能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才能使我们不仅尊重能力,更要尊重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品质

有一次坐公共汽车,等了很久,公共汽车终于来了,大家“呼”的一声蜂拥而上,有限的空间立刻挤得密不透风。也许是压得太沉,车子走了一段路后,“咣”地一下在马路中央抛锚了。司机下车检查了半天,无奈地对大家说:“没办法,请大家帮帮忙,把车子推到路边。”

大家只得下车,只有3个人下车后主动来到车后,和司机一起推车;一部分人在旁边看着,嘴里不断地埋怨;还有些人或许有“急事”,准备另找车子。

开始,4个人吃力地推着,但推不动车子,在司机的再三招呼下又加入3个人。人多力量大,很轻松地就将车子推到了路边,推车的人没有一句怨言。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抛锚”的情况,也有像上面那样的3种人:

(1)有的人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会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有的人会持观望的态度。

(3)还有人毫无责任感,身边的事似乎与己无关,遇到问题不闻不问,一走了之。

其实,这辆车子就好比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富也好,穷也罢,都是我们大家的:车况好时,我们坐在上面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车子坏了,走不动、推不动时,我们不能抛弃它,要爱惜它,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它,更要明白这是我们的责任!只有人人尽了自己的责任,车子才会再次发动起来,载着我们前进。

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有多大,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相信你所在的企业会因为你的这份责任感而变得更加强大,整个社会会增一分和谐、少一分不安,而你的人生也会因此拥有更多的卓越和精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