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诸儿令曹操,政治家、军事家,尽孝无私选择

诸儿令曹操,政治家、军事家,尽孝无私选择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儿令曹操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建安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吾非二言者,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现在寿春、汉中、长安等地,打算先派一个儿子前去统率和治理,想要挑选慈善、孝顺不违背我的命令的,不过还不知道起用谁。

诸儿令曹操,政治家、军事家,尽孝无私选择

诸儿令

曹操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建安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年二十举孝廉,征拜为议郎。黄巾起义爆发任骑都尉,在镇压黄巾起义军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势力,迁为济南相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十三年(208),晋位丞相。先后击灭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贵族,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他采用了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政策,如广兴屯田、抑制兼并、打击豪强、唯才是举等,推动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建安二十一年(216),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精通兵法,擅长诗文,有《魏武帝集》,其诗文广为后世所传诵。《三国志》有传。

【题解】(www.xing528.com)

曹操这样教子的方法是可取的。他不仅对下属,而且对儿子都同样是重能力,不徇私情,这种公平的做法,对儿子也是一种督促和教育,使儿子们不以一个高级官员的子孙而踞傲,而是以一般人的身份凭自己的能力去和他人竞争。这样,不仅为儿子的成才加了一把助力,而且也给社会做出公正无私的榜样,成为吏治清明的一个有效的措施;同时,也从一个方面净化社会的不良风气,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今寿春、汉中长安(173),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174)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175),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176),必用之。吾非二言者,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译文】

现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县)、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等地,打算先派一个儿子前去统率和治理,想要挑选慈善、孝顺不违背我的命令的,不过还不知道起用谁。儿子们虽然小的时候都受到宠爱,可长大后能够德才兼备的,必定会受到重用。我不是说两样话的人,不但对臣子官吏没有偏私,对儿子也不想有偏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