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整生活状态,找到幸福与提高的关键道理

调整生活状态,找到幸福与提高的关键道理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意在告诉我们,人的生活习惯必须合道,符合自然规律。静下心,抛开世俗的喧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让自己回归到本我之中,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只顾自己的一己私利,多考虑考虑别人,家人也好,朋友也好,自己也好。这对夫妇要是没有认识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重要性,并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那么可能他们就不会找到幸福惬意的感觉,在工作上也不会有新的提高。懂得适可而止,懂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道理。

调整生活状态,找到幸福与提高的关键道理

生活本应该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之外,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追求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一家团圆的天伦之乐、体育运动音乐读书等。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忘了这些美好的事物,一味地将自己投入工作之中,从而错过了人生中很多迷人的风景

现代社会,很多人迷失了真正的自我,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很多人加班加点地工作,可是回家后不仅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反而经常吵架。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呢?勤奋工作是应该的,但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生活快乐了,人生才会和谐、幸福。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先于天地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它寂寥无声,广阔无形,独立存在而永恒不变。它循环往复运行,从不停止。它是天地产生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为“道”,勉强称它为“大”。广大无边则周行不息,周行不息则辽远无穷,辽远无穷则往往复复返回初始。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老子意在告诉我们,人的生活习惯必须合道,符合自然规律。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白天睡大觉,晚上怎么也不睡;上班的时候不努力工作,下班了却拼命加班。也有一些人,为了眼前的幸福,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经常熬夜,没日没夜地干活。事实上,这么做,只能把自己推向痛苦和烦恼之中。

美国哲学家亨利·梭罗说:“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有理由享受生活的乐趣。”何必把自己投入到无止境的工作之中,投入到永不满足的欲望之中呢?静下心,抛开世俗的喧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让自己回归到本我之中,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只顾自己的一己私利,多考虑考虑别人,家人也好,朋友也好,自己也好。总之,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就算你把自己累垮了,也没有人会同情的。

有一对夫妇,每天都在为工作和生活忙碌,他们似乎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幸福,也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只知道眼前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努力工作,赚取更多的钱,换得更好的物质生活。

就这样,在熬过一个漫长并寒冷的冬季后,他们实在忍受不了眼前的生活了,他们无法承受如此疲惫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因为妻子似乎已经得了狂躁症,而丈夫也处于一个很不稳定的状态。

一个周末,天气晴朗,他们决定抛开一切烦恼,忘掉一切不愉快,把工作放在一边,远离办公室,开着车去郊外兜兜风,散散心,驱除内心的抑郁。

他们准备在一块草地上午餐。妻子说:“记得我们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没有房,没有车,但是每天下完班你就会准时回家,给我做上一顿美味晚餐,我们租的房子虽然小,但是我觉得特别幸福。每天晚上,我们吃完饭,你都会牵着我的手去外面散步,回来以后,我听音乐,你看书,我觉得特别幸福。”

妻子顿了顿,继续说:“可是现在,你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虽然我们有了车,有了自己的房子,但是你每天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我回来早了你也不在,我只能在外面随便吃一点,然后也继续工作,挣点钱改善生活,等到你快回家的时候我再回家。我觉得自己一点幸福的感觉都没有了,虽然房子很大,但是我的心是空荡荡的,疲惫不堪。”(www.xing528.com)

丈夫看了看妻子,点了点头,在妻子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对妻子的话表示理解。于是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通过分析,他们发现,他们现在的生活之所以如此麻木、如此疲惫,都是因为超负荷的工作导致的。他们发现他们的物质条件虽然好了,可是他们的爱好,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幸福生活却没有了,他们俩成了不停地工作的机器。

于是,丈夫提议,准备为自己减速,减少工作强度,每天准时回家,不再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多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

他们这样约定,也这样做了。不久之后,他们竟然发现自己快乐了不少,幸福了不少,他们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每天他们都按时回家,周末就一起出游,但他们的工作却一点没有落下,两个人在事业上反而有了新的提高。

这对夫妇要是没有认识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重要性,并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那么可能他们就不会找到幸福惬意的感觉,在工作上也不会有新的提高。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幸福的感觉和金钱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他们来自我们内心的一种满足,一种适可而止的状态。

老子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就是圣人会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行为。懂得适可而止,懂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道理。

有个成语叫作“揠苗助长”,其实也是告诫人们做事不可强为,要适度。现在很多人所处的状态其实就是在“揠苗”,殊不知,这样的结果终将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或许现在体现不出来,但是等到以后,等到我们老了,可能就会吃到苦果。

无休止地加班、熬夜,高强度地工作,或许年轻的我们能够经得起,但是时间长了,必将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想要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是没有错的,但是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

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在老子看来,想有为的必将失败,想占有的必将失去。就是说,有些事我们不能强求,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那么我们就不要心急。如果以牺牲将来的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幸福,那么必然是不可取的。正如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孩童,便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结果天才没有培养成,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们都要讲适度原则。过犹不及,凡事做得不失分寸,恰到好处,那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应如此,工作的时候切勿急功近利,在我们不断追求物质条件改善的基础上,也要多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平静和安逸,多给自己一份安心和快乐、幸福和知足。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仅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也是一种心灵的状态,生活中做到了,那么就能收获幸福的生活,美满的家庭;心灵上做到了,那么就能让心得到解放,让心获得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