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烧伤救治,面积、严重程度及感染管理

烧伤救治,面积、严重程度及感染管理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烧伤的救治烧伤是由火焰、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电流、化学物质、放射线、热辐射等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损伤。烧伤的面积,是指损害面积占人体总体表面积的百分比。烧伤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四级。因此,烧伤后体液渗出和感染,是最重要的损害。大面积烧伤者应给予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抗感染。

烧伤救治,面积、严重程度及感染管理

第七节 烧伤的救治

烧伤是由火焰、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电流化学物质、放射线热辐射等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损伤(液体所致的烧伤,通常又称烫伤)。它不仅能使皮肤损伤,有时可深达肌肉、骨骼,严重时引起全身变化,如感染、休克,甚至死亡。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减轻痛苦,预防或减轻感染,降低休克发生率,挽救生命。

一、烧伤程度的估计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通常是按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来综合判定的。烧伤的深度,常用的是三度四分法,即Ⅰ度、Ⅱ度(又分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烧伤。Ⅰ度烧伤,仅损害表皮,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无水疱,2~3天症状消失,3~5天自愈。浅Ⅱ度烧伤,损害表皮和真皮的浅层,剧痛、红肿明显,起大水疱,7~14天愈合,有时有色素沉着,不留瘢痕。深Ⅱ度烧伤,损害至真皮的深层,痛觉较迟钝。水肿明显,起小水疱,如无严重感染,3~4周愈合,留瘢痕。Ⅲ度烧伤,损害皮肤全层,可深达肌肉、骨骼,痛觉消失,不起水疱,表面色苍白、棕黄或焦黑,3~4周后焦痂脱落,常需植皮方能愈合。烧伤的面积,是指损害面积占人体总体表面积的百分比。最简单的测量方法为手掌法,即五指并拢一掌的面积为本人体表总面积的1%,测量时,有几个手掌大,即为百分之几。烧伤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四级。轻度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的Ⅱ度烧伤;中度烧伤:总面积为10%~29%或Ⅲ度在10%以下;重度烧伤:总面积为30%~49%,或Ⅲ度为10%~19%,已有休克,有严重合并伤,以及中重度吸入性烧伤者;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在20%以上者。

二、烧伤对人体的损害

烧伤对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简单来说,早期主要是烧伤局部体液渗出,体液丢失,血液浓缩,血容量急剧下降;烧伤越严重,面积越大,变化越剧烈,加之热力对毛细血管的损伤,疼痛等原因,导致休克。烧伤由于损害了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防护作用,在残存皮肤附件(毛囊、皮脂腺、汗腺)中常有细菌群和烧伤面污染的细菌乘虚而入,不但造成局部感染,亦可入血,引起呼吸道、肺、尿道、肠道、血管壁等感染,形成败血症。休克、感染又进一步导致肺水肿脑水肿,急性肾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烧伤后体液渗出和感染,是最重要的损害。

三、烧伤的现场急救原则

烧伤的现场急救原则是:立即消除烧伤原因,处理危急情况,保护创面不再受污染或损伤,有条件时即开始防治休克和感染,妥善输送。

四、消除烧伤原因

(1)火焰烧伤:受害者应立即脱离现场,并迅速脱掉着火的衣服,用水浇或跳入附近水中;或用不易着火的覆盖物如大衣毛毯、雨衣、棉被等隔绝空气灭火;或躺倒翻滚灭火。不要奔跑、呼叫以及用手扑打火焰,以免助火燃烧,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及手的烧伤。

(2)化学烧伤:应立即脱去被化学物质玷污的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身体,至少半小时以上。对强酸、强碱烧伤,不主张用碱、酸中和,因中和产生热会加重烧伤程度。如系生石灰烧伤,应先去除粉尘,再用足量的清水冲洗,以免生石灰遇水产生热,加深组织损害。磷烧伤时,由于磷可自燃,故大量清水冲洗后,最好创面用湿布敷裹,以防残留磷粒自燃加重烧伤。(www.xing528.com)

(3)电烧伤:处理见电击伤。

五、迅速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危急情况

对有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严重中毒等危及伤员生命的损害,应迅速进行抢救与处理。

1.保护创面

及时保护创面是减少创面污染的重要一环。小面积烧伤,可用清洁敷料、三角巾等包扎创面;大面积烧伤,用干净的衣服、被单覆盖保护创面,以减少疼痛,避免污染,便于搬运。Ⅰ度烧伤,可不包扎,浸在冷水中即可止痛。烧伤创面切不可涂龙胆紫一类有色外用药,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估计,最好不要任意涂药和使用土方。

2.止痛、补液、抗感染

有条件时,应尽早着手防止休克和感染的发生或加重,同时可给患者止痛药止痛,口服烧伤饮料(含盐饮料)或用加盐热茶补充液体。大面积烧伤者应给予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抗感染。

3.妥善输送

轻度、中度烧伤患者经以上处理后,可随时输送到医院。重度和特重度伤员原则上应争取在休克出现前及时送达有烧伤科的医院,如休克已发生,或路途遥远应先在附近任何医疗机构进行抢救,待休克者平稳后再送大医院,以免发中意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