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难得糊涂”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历来被人们所推崇。但是只要我们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我们就能够进退自如、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生活中有些事情不必过分认真,过分计较,还需要点糊涂的态度。而当他们遇到大事该聪明的时候也绝不会有半点含糊,他们一定会坚守原则,不后退半步。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就是一个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的人。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

“难得糊涂”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历来被人们所推崇。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有许多不如意和坎坷,有积怨也有突来横祸,有意外的惊喜也有沉重的打击。这都脱不了与人的干系。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宠辱不惊、得失不计。但是只要我们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我们就能够进退自如、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正所谓:“人情留一线,以后好相见”。

“糊涂”不是犯傻,不是愚昧;而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生活中有些事情不必过分认真,过分计较,还需要点糊涂的态度。装糊涂不是"留一手",不是等“秋后算帐”,只是是为了给对方留点面子,给矛盾缓解留点余地而已。

我们面对的社会,是一个矛盾结合体;我们面对的人们,是一个具有主观情感的变化物;我们面对的事,是一个特定环境综合的结果。人与社会、人与事、人与人,错综复杂,千奇百怪,千变万化。更何况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需要去理出一个是和非,因和果来。倘若如是,我们整天都会纠缠在 一些细枝末节上,纵使弄出了头绪,也于社会于事于人无补益。

自古以来,那些有心计的人都是这样为人处世的:小事愚,大事明。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哲学。这些有心计的人为何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原因就是他们在遇到小事该糊涂的时候,不会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权且装下糊涂,为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当他们遇到大事该聪明的时候也绝不会有半点含糊,他们一定会坚守原则,不后退半步。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就是一个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的人。

三国中雄霸中原曹操是个老谋深算的主儿。他疑心颇重,甚至对于那些为他献谋献策、征战沙场的老臣来说,他都是暗中监视,防备有加,生怕他们有叛逆之心。古语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曹操精明了一世,却糊涂一时。这一糊涂不要紧,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这样拱手相让了。他让给谁了呢?属于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就是曹操身边的老臣司马懿。

其实对于司马懿,以曹操的精明算计,他早就知道司马懿是个有大智大慧的人。他也曾对司马懿存有戒心,为此他还不只一次地试探过司马懿。但是可惜的是尽管曹操百般试探,可是都由于司马懿装得实在是太好太妙了,使得曹操压根就没看出来。

可以说司马懿这个人不仅文韬武略,有勇有谋,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十分会做人的人。

精明的司马懿当然知道曹操是一个疑心极重,心狠手辣,老谋深算的人。倘若是让他感觉到谁对他的地位构成了那么一点点威胁,那么曹操定会格杀勿论,绝不手软。可以说司马懿对于自己的处境看得是十分透彻。虽然自己一直是伴随在曹操身边的近臣,为曹操的一统中原南北征战,立下过汗马功劳。论功自己可以称得上朝中无人能及,无人敢比的。自然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而曹操为了表示自己的仁爱之心,出于礼节也是对司马懿礼遇有佳。

其实曹操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做给满朝大臣看的,并不是真的对自己怀有敬意。曹操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功高盖主,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人就是对自己统治的潜在威胁。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曹操定会找借口将此人除掉。

对于曹操这样的猜忌,聪明的司马懿自然是心知肚明。他深知如此显赫的地位在朝中过分显眼,这必然会引起老谋深算的曹操的警觉。那么自己虽热现在是威风凛凛,地位显赫,可是将来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到了那时,自己的一切功绩都将被曹操忘得一干二净,自己也会和很多人一样不明不白地就成了曹操的刀下鬼了。

既然对自己的处境看得如此透彻,那么司马懿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等着曹操对自己下手了。于是司马懿便跟曹操装起了“糊涂”。

可以说懂得“装糊涂”正是司马懿的过人之处。正是因为司马懿会装“糊涂”才使得他打消了曹操对自己的戒心,并且最终以晋代魏,成就了自己的伟业。

那么司马懿到底是怎样做的呢?他每天勤于公务,废寝忘食,一副衷心护国的样子。每当遇到大事的时候,就在曹操面前装做一副优柔寡断,左右摇摆的样子,然后再毕恭毕敬地去跟曹操商量。其实,对于聪明过人的司马懿来说这些事处理起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而他这样做也只是要做一出出秀给曹操看看而已。他要让曹操觉得自己是一个迂腐无能的人,而且是越无能越好。(www.xing528.com)

司马懿就这样装着糊涂,一装就是几年。在这几年里,司马懿从内务到外勤,他都事必躬亲,吃苦耐劳,工作做得是无微不至。虽然文武百官都对自己敬重有佳,但是在曹操面前他总是装作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司马懿如此费尽心机的装腔作势当然是效果显著的。曹操就这样慢慢开始放下了对司马懿的防备之心,觉得当年那个驰骋沙场、喋血沙场的司马懿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无能之人了。而如此一个迂腐无能的人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废物一个,即使是有谋反之心,也绝不会是这样的人能够想得出来的。对于这一点,老谋深算的曹操竟然信以为真了。所以,曹操一直都把司马懿留在身边,再也没有过要置他于死地的想法了。

曹操在临死的时候,担心朝中那些德高望重的大臣会有谋反之心,所以他曾经告诫曹丕,不要授军权予司马懿。不久就去世了。

曹丕在开始的时候对于父亲的叮嘱是铭记在心的。他只给司马懿一些无关痛痒的文职,而没有给他任何实权。他本以为只要不给司马懿军权,司马懿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是小打小闹,绝对成不了大事。

可是,曹丕论心计是万万无法和司马懿比的。司马懿当然是看出了曹丕的顾虑,要想得到曹丕的信任,就要消除他对自己的戒心才行。只要是得到了曹丕的信任,那么就等于为将来自己谋权篡位铺平了道路。于是,司马懿再次拿出了他的杀手锏“装糊涂”。

他无论身居何职,都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的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在他转战三国之际,其实很多战略也都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但他还是请手下暗示曹丕,再让曹丕提出来,以显示他的军事才能在逐渐衰竭,更是自己的谦恭不已表现的淋漓尽致、炉火纯青。如此精心设下的迷局,要想玩弄曹丕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于是,曹丕渐渐地就把父亲的叮嘱抛在了脑后,甚至在他临终前,再一次托孤给了司马懿。

曹芳即位后,皇叔曹爽实际上掌握了朝中的大权。曹爽为了保证自家天下的安全,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剥夺了兵权,甚至想害死司马懿。于是,他派人监视司马懿的一举一动,以图觅得良机,将司马懿一举拿下。

可是精明的司马懿早已经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为了掩人耳目,司马懿再一次装起了糊涂。这次的表演更是惟妙惟肖。他称病卧床,不去上朝。开始时曹爽以为司马懿是故意的,于是便派人前去一探究竟。被派去的人一看司马懿双手颤抖,进食困难的样子,不觉暗自嘲笑他。于是他跑到曹爽面前去汇报。说是司马懿已经活不多长时间了,还哪来的叛逆之心啊!曹爽一听,此时一颗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了地。

然而让曹爽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放心之时正是司马懿图谋不轨之际。此时的司马懿知道自己的糊涂已经装到时候了,该是起兵造反的时候了。于是,他趁曹爽外出打猎之际,夺回了兵权。那个刚刚对司马懿放下戒心的曹爽转眼之间就人头落地了。

此后,司马懿才开始展现自己的聪明,他将曹氏的江山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由司马炎篡了曹姓江山。

司马懿真不愧是一个心计十足的人。他之所以装了大半辈子的糊涂,就是因为他觉得忍辱负重保全自身都是些小事。而当他真正有翻身的机会后,立刻起而反之,并且一举成功。这也正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试想,如果曹操在世时他不糊涂,他就得不到任用,曹丕在位时不糊涂,他就不会有再次受命托孤的机会。而在曹爽时,他若不聪明,则有被杀的危险。司马懿的一生,无疑是他成功做人的一生。

可以说司马懿在为人处世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对于我们来说,那些小事如果没有影响到大局,就没必要去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倘若能遇事糊涂些,烦恼自然就会少很多。我们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为那些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了的小事烦恼,实在是不值得的。

再者,小事糊涂也可以使我们集中精力于事业。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在小事上浪费精力,或把精力白白地花在勾心斗角、玩弄权术上,就不利于工作、学习和事业的发展。但是,在遇到大事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再糊涂,要明白小事与大事的界限,要在大事时保持清醒,才不至于错失良机。

左脑心计 右脑算计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谁不愿自己活得轻松、自由自在呢?谁不愿自己生活得潇洒超脱呢?谁不愿自己事业蓬勃、财运亨通呢?谁不愿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人呢?那么,就让我们学做一个有心计、会算计的人,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