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股市投资心经:共振效应与缺口公式

股市投资心经:共振效应与缺口公式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共振效应与缺口公式“共振效应”这个名词最先来自“物理学”,它的定义是:当“摆”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被激励时,它相应的摆动规律则依赖于干扰振频是否和它所希望的一致。在5月29日下午大盘突破4 300点的时候我遵守操盘纪律作出全平仓,最高涨到4 336点,当天夜里传出上调印花税的消息,然后便是“5·30”行情展开,股市上演千股跌停的惨烈行情,可以说,这就是共振效应的结果。

股市投资心经:共振效应与缺口公式

第二章 共振效应与缺口公式

“共振效应”这个名词最先来自“物理学”,它的定义是:当“摆”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被激励时,它相应的摆动规律则依赖于干扰振频是否和它所希望的一致。也就是说,只要当外界的激励和“摆”的固有频率一致时,才可能将尽可能多的机械能传给“摆”。

在“化学”中也有关于共振效应现象的阐述,但我现在要说的是在股市中的共振效应现象。

股市中的“摆”实际上就是大盘K线,而作用力一是来自某一项政策、某一条财经消息;二是来自股市里的交易者对消息的反应所产生的作用力。这样说不太好理解,所以我举个例子作说明。

在2007年5月17日,我在个人博客中发了一篇简短的文章叫《立此存鉴》(后来因为不想太多人学到那条计算公式所以将其删除,为此我深感后悔),里面中心内容就是一条缺口公式:

(后一个跳空缺口前一天高点—前一个跳空缺口前一天最高点)×2+后一个跳空缺口前一天高点=未来将产生的波浪段拐点

2007年4月23日和5月8日各有一个跳空缺口,并且都是3天未补,属于有效的中继性缺口,于是将4月20日和4月30日盘中最高点数字提取出来,将这条公式进行代入,运算的结果就是:(3 851. 35- 3 591. 46)×2+ 3 851. 35= 4 371. 13点,在“2·27”暴跌之后到“5·30”暴跌之前的这一段主升浪中将出现的波浪顶就是4 371点,这是计算结果,在现实中运用的时候必须设定范围,于是我将其临界点设为4 300点,大盘无论哪一天涨到这个点位我都会清仓回避即将到来的杀跌行情。在5月29日下午大盘突破4 300点的时候我遵守操盘纪律作出全平仓,最高涨到4 336点,当天夜里传出上调印花税的消息,然后便是“5·30”行情展开,股市上演千股跌停的惨烈行情,可以说,这就是共振效应的结果。

在大盘波浪自身运动规律中,就算没有上调印花税的消息,一样是要面临一轮下跌行情的,印花税的政策无疑使所有人作出抛出股票的选择,大家的选择是同向的,这样一来,内外的力量都是同时指向空头,下跌动能十足,所以才会产生那么凶猛的杀跌行情。

这条公式挺管用的,在那个平台第2波反弹浪中(6月13和18日2个缺口)将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出来的拐点是4 310点,实际发生是4 312点,所以我再一次逃过后面一波下跌。后来我在2008年熊市中自作聪明地将公式进行变通处理一下,代入1月22日和6月11日2个向下的跳空缺口,取前一天最低点为参数,结果是: 3 312×2- 4 891= 1 733点,大盘跌破1 800点的时候我满仓进去然后坚决不再割肉,一直坚持到国家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形成熊市大底。大家可以看到1 733点和最终大底1 664点的距离已经很近了。而在大底之前的9月18日跌到1 800点的时候产生反弹,晚上出台下调印花税的重大利多消息, 9月19日大盘上演涨停奇观,所有的股票都封死涨停板,连权证也不例外,共振效应非常明显。4月23日的下调印花税行情中我是空仓的,完全错失机会,但是9月19日我赚到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数字,它可以帮助你在某个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随大流。历史最终证明了我演变出来的计算公式是有效的,在大行情中可以使用,但是在小的下跌浪中必须用另一种方式计算,比如2010年4月19日和27日两个跳空缺口代入公式结果是: 2 965-(3 121- 2 965)×2= 2 653点, 5月10日下跌后激发反弹,最低点是2 646点,距离也是比较近的。参见图1—2—1、图1—2—2。

实际上这只是运用简单的公式进行技术面预算,很多时候拐点的产生并不单是技术面走势,而是有消息面的作用,在大行情中更加明显。当消息面和技术面力量相违背的时候,共振动能将被抵消,比如2008年10月13日和11月26日晚上都出台利多政策,但是隔天都是大幅度跳空高开后震荡下行,变成高开低走,收出大阴线。原因就是技术面本来是属于下跌浪,并没有激发反弹的关键点位,外在的利多消息作用力和内在的下跌动力相违背,没有产生共振效应。反过来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2009年11月2日大盘受外盘暴跌作用大幅度跳空低开后震荡上行,以大阳线报收,之前是一波大反弹,然后小幅度回调, 30天均线有效支撑,激发反弹点,大盘自身运动方向为上,而外盘因素的作用力为下,力量相互抵消,最后的结果就是大盘自身作用力占了上风,没有产生共振效应,否则将是以大跌收场(见图1—2—3)。

img1(www.xing528.com)

图 1—2—1

img2

图 1—2—2

2010年4月19日产生的单日暴跌行情原因是外盘周末大跌,期指上市交易,而大盘自身的运动方向是受阻于平台通道上轨线回落,这时候便产生很明显的共振效应,所以产生高强度的杀跌行情。

img3

图 1—2—3

本章结语:

当大盘自身运动方向和外在所发生的消息作用一致时将产生共振效应,从而出现暴涨或暴跌的行情。当两者互相抵触时,开盘以外在作用力为主,收盘以大盘自身运动方向为主,从而产生高开低收或者低开高收的行情。

缺口公式值得大家好好研究,并且由此延伸,也许将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你能将其自如运用,将会大大受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