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JeanPiaget是谁?

JeanPiaget是谁?

时间:2024-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到家后,皮亚杰发现女儿模仿小男孩摔倒的动作,重复地跌倒了几次,并且开心地大笑。皮亚杰认为,凭借象征格式,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脑内进行了思维活动。皮亚杰指出,各阶段出现的时间会随着生长环境和个人资质的差异而变化,但这四个阶段出现的顺序并不会改变。皮亚杰强调,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皮亚杰相信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JeanPiaget是谁?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哲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创建了皮亚杰学派(又称“日内瓦学派”)。该学派产生于20世纪中期,在50年代发展成熟。皮亚杰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包括英海尔德(B. Inhelder, 1913-1997)、森明斯卡(A. Szeminska)和格雷科(P. Greco)。该学派试图从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入手,解决科学概念的发生问题。皮亚杰相信人类所获得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童年时期。皮亚杰试图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指儿童从出生到2岁的时候。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还在智慧的萌芽阶段,只能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适应外在世界。与拉康一样,皮亚杰相信这一时期的婴儿并没有主体与客体的概念,生活在一种无知的混沌世界。婴儿以自我为中心。这一时期的婴儿仅仅运用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来接触外部世界。他们还不懂通过推理来做出反应,只会对一定的刺激作出先天遗传反射性的动作。吮吸、吞咽、拥抱、哭叫和视听等动作都属于这类反射。譬如,婴儿看到奶瓶就会主动做出吸吮的反应。第二阶段为儿童2岁到7岁的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学会运用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智力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儿童还是不能进行复杂的思考,主要任凭知觉思维行事。比如,皮亚杰的女儿3岁的时候在朋友家看见一个小男孩从车上摔下并愤怒大哭。回到家后,皮亚杰发现女儿模仿小男孩摔倒的动作,重复地跌倒了几次,并且开心地大笑。皮亚杰认为,凭借象征格式,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脑内进行了思维活动。但这种思维活动只是简单的表象。女儿在脑内重新构建了摔倒这一经验,但她并没有啼哭。皮亚杰用了另外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把两根等长的木棍放在一起。若是放齐,儿童会认为它们等长;若是前移其中一根,就会相信前移的那根长一些。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呆滞、固定和刻板。第三阶段为7岁到8岁的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推理,具备灵活运算的能力。儿童逐渐打破自我中心化,学会多角度看待并且解决问题。对于具体事物和形象,儿童会进行可逆运算。儿童知道“1+1=2”,就会用运算推断“2-1=1”,这就是可逆性思维。守恒性的概念也出现在儿童的思维里。他们知道,等长的木棍不会因为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长短。换言之,具体运算阶段的孩童能够进行初步推理。然而,对于离开具体事物的推理,比如“A比B长,A比C短,ABC中谁最长”这种问题,儿童往往混淆不清,无法正确回答。第四阶段是从12岁直至十四五岁的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这是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与具体运算阶段相比,进入青春期的儿童获得了抽象思维能力,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来进行逻辑演绎和推理。儿童可以把内容和形式分离,离开具体的客体,用假设来运演或发现规律。比如,儿童可以从假设或前提出发,得出结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会融合到下一阶段,并为后一阶段所取代。皮亚杰指出,各阶段出现的时间会随着生长环境和个人资质的差异而变化,但这四个阶段出现的顺序并不会改变。

皮亚杰还是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的创始人。从1955年开始直至去世,皮亚杰都是“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Genetic Epistemology)的主任。发生认识论就是试图以认识的历史、认识的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为根据来解释认识,尤其是科学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和心理结构都是发生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发生认识论就是皮亚杰从研究儿童语言和思维等认识的发展而创立的。从儿童认知的四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从心理上积极地将知识同化到自己的认知模式中,而不是简单地摆弄或者应付某些材料,那么知识就不会很快被遗忘,更会逐渐形成一种抽象思维的认识结构。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就是“图式”(schema)。皮亚杰强调,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换言之,智慧的增长是随着认知活动的深入而完成的。新知识是连续不断的认知构成的结果。个体的知识发展受三个基本过程的影响:同化(assimilation)、顺化(accommodation)和平衡(equilibration)。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个体在感受到客体的刺激之时,就把客体纳入原有的思维模式之内,引起思维图式量的变化。同化成功,个体便能得到平衡。如若不然,个体便需要作出顺化。顺化是当个体不能用原有的思维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原有的图式就必须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现实的要求。(www.xing528.com)

皮亚杰相信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中国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下,既会作出同化反应,也会根据自身的认知图式,做出顺化。譬如,弗洛伊德从20世纪上半叶传入中国开始,就有不少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借鉴了弗洛伊德理论的有益部分,同时也抛弃了当中的不合理专断之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