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游与救赎:思想的钟摆

漫游与救赎:思想的钟摆

时间:2024-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漫游与救赎当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告别了《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之时,孤独的灵魂又一次开始了他似乎永不停息的漫游与救赎,怅然且悲伤地伫立在希腊爱琴海海岸——那里是他的故乡,他在叹息:“喔,赛林,海洋如此辽阔,你将前往何方!”一个老人,一个即将告别人世的老人亚历山大,为什么在这一天开始了他灵魂的救赎和拷问?正是孩子的天真无邪,无形中救赎了亚历山大渴望超度的灵魂。

漫游与救赎:思想的钟摆

漫游与救赎

当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告别了《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之时,孤独的灵魂又一次开始了他似乎永不停息的漫游与救赎,怅然且悲伤地伫立在希腊爱琴海海岸——那里是他的故乡,他在叹息:“喔,赛林,海洋如此辽阔,你将前往何方!”

在哀恸的感叹声中,我的灵魂也追随着这位被追忆和痛楚纠缠的老人,一同沉落于默默无语的大海之底。在那里,沉睡着古希腊昔日的辉煌:“当晨星思念地球停止转动,它就会浮上海面,此时一切都会静止,包括时间。”这是一个哲人的伟大梦想,安哲罗普洛斯的梦想,也许正是带着这份永恒的怅然的梦想,安哲罗普洛斯开始了他的《永远的一天》。

这一天这么长久,长久得一如永恒的生命轮回。一个老人,一个即将告别人世的老人亚历山大,为什么在这一天开始了他灵魂的救赎和拷问?为什么他那富有诗意的精神漫游在这一天竟会遭遇在世和不在世的母亲、妻子、女儿,以及素昧平生的孩子和上个世纪的希腊诗人?为什么他一再追问着他挥之不去的关于“家”的困惑和疑问:“明天会持续多久?”而早已在他的生命中消失的妻子安娜却给予了他似是而非的答案:“比永远多一天。”

比永远多一天,或许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索解的人生谜语,这也是安哲罗普洛斯对宇宙发出的天问

在细雨霏霏的清晨,路边的积雪在期待着春天的来临,漫漫迷雾锁住了通往幸福的坦途,亚历山大引领着与他素昧平生的孤儿,寻找着回家的路。孩子来自正饱受苦难的阿尔巴尼亚,因逃难而置身于彼处,生命如同脆弱的芦苇,随时都有可能被命运的魔爪碾成粉末。亚历山大施手救助了他,如同救助了他自己的命运。(www.xing528.com)

正是孩子的天真无邪,无形中救赎了亚历山大渴望超度的灵魂。他的超越时空的精神漫游由此而获得了生命的本质意义:“为什么世事总是不如意?为什么我们必须腐臭,徘徊在痛苦与欲望之间?为什么我一生都在漂泊?为什么,当我难得有机会,有幸使用我的母语时,我有家的感觉?当我只有从寂静中寻回失落或遗忘的话语,我的脚步才会再次回荡在这家中?为什么我们不懂得去爱?”

亚历山大(也是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天问终止了,他带着人类巨大的悲痛和疑问而终止,但却回荡在我们生存于斯的世界中,就像是我们永恒的或许是永远都无法回答的生存之谜。但我们精神不死,依然在追寻着答案,追寻着那形而上的神圣之路。

亚历山大所追问的“家”已不再是具象意义的家了,它显然已超越了它的所指而直接抵达我们共同的家园,正是我们的家园中时时孳生的苦难和痛楚,以及精神的沦落,驱使安哲罗普洛斯要在他几乎所有的电影中去寻找被人类邪恶的本性所放逐的“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落或遗忘的话语”。

只有“爱”在我们的灵魂中永驻,我们的脚步才有可能“再次回荡在家中”,这同时也是,“比永远多一天”的那一天。

2001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