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解海洋的关键地形-Why?海洋

了解海洋的关键地形-Why?海洋

时间:2024-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壳的升降、褶皱、断裂、地震和火山活动影响着海底地形的产生。海底地形根据海底地形的特点,可以将海底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个单元。海底扩张形成的海沟2.大洋盆地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体,它的主体部分水深4000~5000米的开阔水域,被称为深海盆地,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深海盆地中最平坦的部分称为深海平原,坡度小于1%,它的平均深度是4877米。深海平原中地形比较突出,但范围又不太大的孤立高地被称为海底山。

了解海洋的关键地形-Why?海洋

海底地形包括那几个部分?

海底的景像非常美丽壮观,它的崎岖程度与陆地不相上下。地壳的升降、褶皱、断裂、地震火山活动影响着海底地形的产生。所以,在海底也有高山、高原、平原和沟谷、洼地等地形。

海底地形

根据海底地形的特点,可以将海底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个单元

1.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它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以及海沟与岛弧等。

(旁注)考考你

(旁注)大陆基占海洋面积的多少?

大陆架是围绕大陆的浅海区域,指从海岸线到水深200米以内的区间。它的平均水深为133米。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陡倾斜的地区,平均坡度为4.3米;其宽度有15~90千米不等,平均宽度为28千米;大陆坡的深度一般为200~2500米。大陆坡拥有着最特殊的地形——海底峡谷,它是非常陡峭深切的V字型谷,长度可达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www.xing528.com)

大陆基是大陆坡以外与大洋盆地之间比较平坦的地区。水深一般为2000~5000米,平均深度可达3700米。大陆基的总面积为1900万平方千米,占有海洋总面积的5%以上。

海沟与岛弧是相伴而生的,它们总是形影相随。太平洋北部和西部的阿留申群岛日本群岛等,无论这些岛屿本身或把它们连起来看都成弧形,称为岛弧。岛弧靠大洋一侧往往发育着呈长条状的巨大凹地,深在6000米以下,称为海沟。如在太平洋西部岛弧的东侧,就与岛弧平行排列着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等。

海底扩张形成的海沟

2.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体,它的主体部分水深4000~5000米的开阔水域,被称为深海盆地,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深海盆地中最平坦的部分称为深海平原,坡度小于1%,它的平均深度是4877米。深海平原中地形比较突出,但范围又不太大的孤立高地被称为海底山。有一类海底山非常的突出,呈锥状,且比其四周海底高1000米以上,这种海底山有的隐没于水下,有的露出海平面之上,称为海峰。由于大洋盆地的海底形态千姿百态,使海洋生态系统很富有多样性。

3.大洋中脊

凹凸不平的海底世界

大洋中脊又叫中央海岭,呈线状分布的,是延伸四大洲,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它的顶部水深大都在2~3千米,比盆底高出1~3千米,有的露出海面成为岛屿,宽数百至数千千米不等,面积占洋底面积的32.8%,几乎与地球上全部陆地的面积差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