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摄影的眼在何方?

新闻摄影的眼在何方?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下子把这则新闻应有的气氛给破坏了。我一看作者姓名,是我不熟悉的,那么,我认识的作者中有没有拍到这则新闻的?而我以为,新闻照片只有是实质性的“新事”的现场实录,才会产生视觉冲击力。从这则新闻图片的出笼过程中,我想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两点经验体会。不然,有可能会把真正好新闻照片给丢掉,而捡回一些被读者看惯了的“应景”画面。

新闻摄影的眼在何方?

这则新闻的“眼”在哪?

我一直主张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要用眼睛去发现“新闻点”,用脑子去表现“新闻点”。只有这样,我们的照片才会生动,才会有(与文字相比)竞争力,体现在版面上才会有吸引力

而事实上,我们的摄影记者在摄影采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和失误。这个时候,图片编辑的“指示”就显得十分重要。

1997年7月30日,我收到了南京武警部队的一位作者寄来的一则新闻照片,图片说明是:“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7月28日上午9时气温已达36摄氏度,南京长江大桥路面的气温高达50摄氏度。此时,江苏省省长郑斯林率领省委、省政府‘八一’慰问组正在桥上看望慰问长年坚守在桥上执勤的广大官兵。图为郑斯林省长将清凉的矿泉水送到哨兵手里。”(见图1)我一看这内容很是兴奋,因为在诸多的八一节慰问解放军的照片中,总是按套路表现为军地双方领导握手、鼓掌,让人乏味,而这则省长冒着50摄氏度高温将矿泉水送上哨位的新闻显然很有特色。但一看这画面却又让我丧气,你看武警哨兵的脸,省长给你送上一瓶矿泉水,你却堵着个脸干吗呢?一下子把这则新闻应有的气氛给破坏了。虽然我能理解50摄氏度高温下哨兵轻松不起来,但作者没能抓住最佳瞬间,没有将应有的气氛表现出来是肯定的。我一看作者姓名,是我不熟悉的,那么,我认识的作者中有没有拍到这则新闻的?

于是我拿起电话打给《扬子晚报》的姥海峰,姥海峰是我比较信得过的年轻有为的摄影记者,我想如果姥海峰参加了这个活动,他拍的照片怎么也会超过这位业余作者。当我听到电话那头姥海峰说,他那天是随郑斯林省长上了南京长江大桥,拍到了省长送水上哨位的照片,真是喜出望外,就让姥海峰立马把照片寄过来。

8月1日早上,我收到了姥海峰的特快专递,但发现不是郑斯林送水上哨位的画面,而是郑省长到舟桥旅慰问的照片。我一看急了,马上打电话“责问”姥海峰,姥海峰说:郑省长在南京长江大桥上送水给哨兵的举动事出突然,所以当时拍得不理想,而他感到拍得较好的是舟桥旅这幅。

我承认,这幅照片拍得比较“完美”,你看军地双方领导的神态、表情都很热烈,能体现出“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气氛;我也承认,在纪念建军70周年之际的众多来稿中,这幅照片是比较好的。但是这幅照片只是个应景新闻,不像“省长送水上哨位”那样有实质性的内容,全国其他地方,或过去的年代,或将来的岁月中,这样的照片会有很多,而省长送水上哨位却不多见。而我以为,新闻照片只有是实质性的“新事”的现场实录,才会产生视觉冲击力。基于这观点,我给姥海峰说,你就把郑省长送水上哨位的照片寄过来吧,我相信,你自己再不满意的照片,总比武警业余作者的好。(www.xing528.com)

又过两天,我终于收到了姥海峰重寄的照片(见图2),这幅照片从专业层面评判,拍得是不好,但比之出于业余作者之手的照片(见图1),姥海峰的这幅照片要理想得多。首先,由于站在武警战士的后面拍摄,战士堵着脸的表情大大弱化了,郑省长将矿泉水送到战士手中的那个瞬间也给抓住了,省长的表情也要生动了许多。于是,我将此照片安排在8月5日《华东写真》版的右上角位置给刊登出来(见图3)。

从这则新闻图片的出笼过程中,我想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两点经验体会。

一是摄影记者在选自己的片子时,一定要有新闻第一、内容第一的意识。不然,有可能会把真正好新闻照片给丢掉,而捡回一些被读者看惯了的“应景”画面。

二是报社的图片编辑(含版面编辑、摄影部主任)要与一线作者保持应有的互动关系,互动的过程往往就是业务交流的过程,这对作者业务水准的提高大有裨益。

2007年4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