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摄影发展趋势 【新闻摄影实务】

新闻摄影发展趋势 【新闻摄影实务】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媒体也纷纷通过网络的形式收集新闻摄影作品,加快刊载速度,这已成为一种趋势。新闻摄影的刊载发布途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向着快捷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相信这将会给新闻摄影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更广阔的空间。

新闻摄影发展趋势 【新闻摄影实务】

第二节 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

一、拍摄与传播的数字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数码相机已经普及并逐渐代替传统胶卷照相机,尤其在新闻摄影行业更加突出。胶卷相机已经基本退出了各大通讯社、报社的器材库。数码相机以其快捷、高效等特点成为新闻摄影记者手中的利器,网络的普及以及宽带的建立进一步加速了摄影器材数字化的速度,掀起了一场拍摄以及传播的数字化风暴。

新闻摄影相对于其他门类摄影更具有瞬间性的特点,而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往往就取决于几十分之一甚至几千分之一秒的变化之间。因此,数字技术相对于使用传统胶片技术最大的方便之一是使大量的拍摄成为可能。这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工作过程中精神高度集中并且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当然还需要有大量的拍摄耗材作为依托。而且,在传统胶片摄影时代,很少有摄影记者能够做到为了追求“决定性的瞬间”而不计成本地大量拍摄,而数字摄影的出现则完全解决了此种困惑,数码照相机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和选择图像,这为新闻摄影工作者提供了大量拍摄的可能性。

许多数码相机可以从ISO100-ISO6400(甚至更高)之间任意设定感光度,从较强光线到较弱光线环境下都可以用较快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而在同样条件下,使用传统相机,往往需要给多个机身装上不同感光度的胶卷,或用三脚架固定相机进行拍摄。

当今传媒摄影记者外出采访时离不开三样利器:笔记本电脑、网络和数码相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新闻事件,摄影记者总是运用这三样工具,把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大众的视野范围内,以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数码相机、电脑技术、数字化的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互联网传播技术等,共同组成了高科技的数字化新闻摄影体系,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存储、交流图像信息以及丰富和表现图像信息的能力。以网络为主的多平台传播体系更是做到了平面媒体传播中无法达到的效果。

新闻摄影有了数字化设备的支撑,已经使新闻图片几乎可以做到“现场直播”、“滚动播出”。在北京奥运会、十一届全运会和南非世界杯赛场上,第一时间刊发重大新闻的图片都是以秒计算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图片播发速度最快的是新华社,在20:00:01现场编发,发出第一张带有倒计时2秒的开幕式现场照片,仅仅用了3秒钟。

在这届奥运会期间,各大新闻网站都已经成为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的主要客户。新闻图片通过这些网络传播充分体现了新闻摄影的“快”,频繁刷新新闻图片,依靠实时、滚动播出现场图片,迎合了网友的青睐,进而获得了可观的点击量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许多读者第一时间获取的新闻信息,基本来自于新闻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新闻图片的大规模数字化传播已经成为总体趋势。

二、刊载途径的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新闻摄影的刊载途径也不再是单一以报纸为主的纸质媒体,开始出现了以报纸为主、网络与其他多种刊载方式并存的新趋势。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新闻摄影这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更不可能会与之脱离,并且联系还会更加紧密。网络的快捷、方便,以及其所蕴含的庞大的受众群体,都是新闻摄影传播所必须依靠的。并且新闻摄影通过网络刊载已经有了很大的市场,国内外多数图片社、大型传媒机构都拥有自己的新闻图片网站,用以发布新闻摄影图片,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美联社、路透社、马格南图片社、CNN、TIME等。

在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竞争异常激烈。摄影记者不可能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但随着数码相机、照相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在第一时间捕捉影像的能力。公众的摄影作品对职业新闻摄影师也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各大媒体也纷纷通过网络的形式收集新闻摄影作品,加快刊载速度,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如人民日报社的“人民图片网”活动,发动了特县一级的基层通讯员在《人民日报》版面上稿,而且人民图片网可以跟新闻图片的作者签约,成为人民图片网的签约记者。网络已不仅仅是新闻摄影刊载的平台,更给新闻图片的发表提供了途径与机会。(www.xing528.com)

传统的纸质媒体也出现了新的刊载方式。原来的报纸仅仅刊登新闻,杂志仅仅负责文娱,两者井水不犯河水,现在不同了,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两者早已相互融合,呈现多元化趋势。杂志里也开始出现了新闻摄影作品,并且篇幅不在少数,尤其以《南风窗》为代表的时事评论性杂志的出现,更加大了杂志中新闻摄影图片的使用。

不仅仅是纸质媒体,以平面广告的为主的发布形式也成为新闻图片的一种发布渠道。如今公益广告已不再是新鲜事物,公益广告中就大量使用新闻摄影作品。如希望工程广告中的大眼睛女孩就是新闻摄影作品,而且新近越来越多的广告创意中也大量使用新闻摄影作品。

除了公共的传播平台,个人在网络上的活动也日渐活跃。博客、播客、空间、论坛、贴图、facebook、微博等个人网络传播平台,成为摄影发烧友或者普通民众发布图片信息的重要渠道。相比于公共媒体或网站的海量信息,个人的网络空间具有虚拟的专属权和自由度,便于直抒胸臆或与人交流,网友回应或评论,多人与之互动,产生不可估量的舆论效果。比如,很多人在网络上公布旅游日志,将游玩的照片和经历发布在网上,与网友分享讨论,类似的活动早已不是新闻了。

新闻摄影的刊载发布途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向着快捷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相信这将会给新闻摄影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更广阔的空间。

三、表现形式艺术

随着全民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作品逐渐进入了浅阅读时代,读者对于新闻摄影作品的要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快速、快乐、快扔”的读报观开始风行。读图时代最吸引人的是图片,在大量的信息中可以让读者快速发现,并且了解其表达内容的图片越来越受到欢迎。新闻摄影不仅要做到尽力表达事件本身的内涵,更要在艺术上达到更高的水平,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摄影是源于美学的艺术,是美和艺术在瞬间的凝练。新闻摄影脱胎于艺术摄影,并与之有着“母系的血缘关系”。要想获得主题鲜明、色彩饱满、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使得新闻摄影聚焦区域跃出画面,必须了解作品的构图、各类别的视觉元素的安排、光圈、景深以及曝光的精密控制等多方面因素。

虽然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很有渊源,但是两者的区别也很大:摄影艺术是生活的主观表现,而新闻摄影则是生活的客观再现。新闻摄影是对新闻内容的映现、传播和宣传;摄影艺术是作者审美意象的物化。在摄影家和摄影记者的眼中,前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后者注重的是新闻价值。艺术创作强调主观感受,而新闻摄影必须尊重客观现实。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分水岭不仅在形式,主要也在内容。前者是所反映的客体,后者是对客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说,摄影艺术的标志是美,而新闻摄影的标志则是真。但是在新闻摄影中融入艺术摄影的元素从而使得新闻摄影更具欣赏性、更具美感却是可行的,这关键在于摄影记者个人的安排以及对摄影的理解。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摄影的另一大趋势就是报道的立足点要新。当前摄影报道的特点是,摄影记者首先以小的切入点为基础,以一个事件的细节为立足点,立意新、构思巧,方能够反映事件的基本状态和当事人的状态,以及背后包含的视觉形象构建。

图片报道是通过视觉形象传播新闻事实,因而视觉形象的构建在摄影中便显得举足轻重,这取决于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独特理解,也依赖于摄影记者自身的素质修养。不同的拍摄角度、不同的拍摄时机、不同的拍摄技法运用都会带来不同的画面效果,不同的视觉形象也就带来了不同的传播效果。只有具备相当专业视觉修养的摄影记者,加上一个高水平的编辑团队和合理的运作体系,才能使图片新闻不落入“就事论事”的窠臼,才能吸引读者眼球,留住读者。

很多媒体非常注重对于新闻摄影表现的艺术化,比如新锐媒体视觉联盟。新锐媒体视觉联盟是由中国的都市报,包括《重庆时报》、《东方早报》、《华商报》、《竞报》、《京华时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及搜狐网等媒体于2005年9月16日发起成立的,到2008年年底该联盟已有20多家都市报。该组织致力于推广摄影的专业性、艺术性和创新性,在成立的几年中,成绩斐然,屡获国内外新闻摄影大奖。

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加大,新闻摄影艺术化的脚步必将越来越快,也必将促进让新闻摄影的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