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试应注意的礼仪问题的介绍

面试应注意的礼仪问题的介绍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说来面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注意礼仪礼貌问题:1.衣着整洁参加面试时,应提早计划选择适当的服饰以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面试当天除面部梳洗干净外还应注意耳朵、脖子上的清洁和指甲的修剪,发型的适宜。

面试应注意的礼仪问题的介绍

二、面试应注意的礼仪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需要轻松、愉快的环境,更注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仪。

(一)礼仪的含义

礼仪,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言行规范和待人接物的标志;从狭义的角度来讲,礼仪指的是政府机构中采取的行为、语言等规范。礼仪是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道德水准高低的尺度,也是反映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的程度。对整体来讲,礼仪是指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个人来讲,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这一定义主要表达了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一个人要进入某一地域,就要对那里的人的习俗和行为规范有所了解,并按照这样的习俗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第二,礼仪准则或规范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在社会实践中,礼仪交往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第三,礼仪可有效地体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修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才会被人所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只有在这种相互尊重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因此,遵守礼仪是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途径之一。

(二)礼仪的基本原则

文明社会给人们造就一种安定、和谐和气氛,使人们生活得心情舒畅,这是因为人们都注意遵守交往的基本礼仪准则。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人们所采用的礼仪都有所不同。但其中所隐含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遵守公德、尊重他人、真诚、适度、守信、宽容和审美的原则。

1.遵守公德

礼仪如果不同崇高的道德准则相联系,就不能实现其自身主要目的——使人们互相尊重。讲究礼仪是人们交往中互相尊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行为,也是一种道德,即一个人公共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他人

在交往中讲究礼仪是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人们都有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更有获得尊重的期望,而且人们一般对尊重自己的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3.真诚

真诚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态度,真诚是一个人外在行为与内在道德的有机统一。在交往中必须做到诚心待人,心口如一,而不能虚情假意,心口不一。待人真诚的人会很快得到别人的信任,而与人交往时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缺乏真诚的人,即使在礼仪方面做得无可指责,最后还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在社交场合,并非每个人都有优美的姿态、潇洒的风度、得体的谈吐,即使懂得谈论怎么做也不见得人人都做得十分完美。但是,只要能处处体现真诚,使与你交往的每个人都能感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你的语言是真诚的,你就能赢得成功。

4.适度

适度是指在施行礼仪过程中,必须熟悉礼仪准则和规范,准确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握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人们彼此的感情尺度、行为尺度,建立和保持健康、良好、持久的人际关系

遵循适度原则亦有多方面的要求:

首先应该感情适度。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其次应该谈吐适度。在与人交谈时,既要诚挚友好,又不能虚伪客套;既要坦率真诚,又不能言过其实。再次就是应该举止适度。在与人相处时,既要优雅得体,又不能夸张造作;既要尊重习俗,又不能粗俗无礼。

5.守信

守信是指交往中要讲真话,并遵守诺言。在交往中,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够前后一致,表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不失信于人。

(三)面试应注意的礼仪礼貌问题

礼仪礼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正式场合,在交往双方不是非常熟悉的情况下,就显得更为重要。面试是比较正式的场所,求职者更应懂得讲究礼仪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着主考官对求职者印象的好坏,进而决定是否录用。一般说来面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注意礼仪礼貌问题:

1.衣着整洁

参加面试时,应提早计划选择适当的服饰以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如果能在一个月前就将面试穿的服装准备好,并试穿是比较理想的,这样可以避免求职的当天因穿新衣而感觉不适、举止呆板。求职的女士不宜浓妆艳抹,若用香水则适宜用香味清新的,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头发应梳理整齐,发饰不宜过多;最好穿着正式的套装,不宜穿太短或低胸、紧身的服装。此外,女士一定要穿丝袜,并随时检查是否脱线、破损。面试的男士首先应注意脸部清洁,胡子一定要刮干净,不能留长发领带要打端正,袜子与西装的颜色相配,不要穿白色休闲袜子,鞋子要穿比较正式的并擦亮。无论男女,着装整齐清洁最能体现礼仪。求职者应该注意服饰整体的搭配,以简单朴素为主,应试出门前应再检查一遍整体仪容是否整洁,扣子、拉链是否扣好、拉好,衣缝及袖口是否有破损或不应用的褶皱,鞋子是否干净光亮。面试当天除面部梳洗干净外还应注意耳朵、脖子上的清洁和指甲的修剪,发型的适宜。

2.遵守时间(www.xing528.com)

参加面试应按约定的时间前往,最好提前10分钟抵达面试地点,以显示求职的诚意,使对方认为你是一个守时的人。面试时迟到或是匆匆忙忙赶到都是致命的,而提前半小时以上到达亦会被视为没有时间观念。如果迟到,会给招聘者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失去面试的机会。

3.耐心等候

到达面试地点要在等候室等待或在办公室的门外等候,并保持安静及正确的坐、立姿势。即使按顺序该你进去面试,当你走到门口,如果发现主考官正与其他人交谈时,也应该在外面耐心地等候,等候的时间就是稍长一些,也不能贸然闯进去。

4.进入办公室要敲门

到达面试办公室门口时,首先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发型,然后按门铃或敲门求进,这表示对面试官的尊重,按门铃或敲门时注意力度和节奏,敲门较为标准的是不可用力太大,时间太长,更忌用力敲打或用脚踹门。到达面试地点如门开着,也不可贸然进入,仍要按铃、敲门或问候一声,等面试官发出“请进”的邀请之后方可进门。进门之后要轻轻把门带上,然后向室内面试官讲明自己是来面试的。

5.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人与人相识的最基本形式。在自我介绍时,要求介绍的语言既要简洁明了,又能使对方从你的介绍中找出面试下去的话题;既要使对方通过你的介绍对你有所了解,又不使对方觉得你在自吹自擂。

6.面试中的称呼礼仪

称呼,是人与人交往中使用的称谓和呼语,是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直接手段。面试的称呼礼仪特别重要。面试中应根据面试官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选择适当的称呼,如某老、某总、某经理、某厂长、某院长等。

7.面试中的致意礼仪

致意是一种常用的礼节,表示问候之意。进入面试官的办公室,有礼貌地称呼面试官之后,应该向面试官致意。可以点头致意,朝向对方轻轻一点头,也可以微笑致意。也可以鞠躬致意,即先立足站好,同时双手在前摆好,右手叠在左手上,面带微笑,然后弯身行礼,鞠躬时应同时问候“您好”、“打扰了”等。

8.面试中正确的坐落

进入面试场,不能马上坐下,等主考官告诉你“请坐”时方可坐下。入座时,要轻要稳;从座位的左边入座,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二,不要坐满或只坐一点边。女子入座时,若是裙装,应用手将裙子稍微扰一下,坐定后,身子中心垂直向下,上身保持正直,两眼平视,目光柔和,可将右手搭左手上,轻放于腿面,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并拢或交叠。男士可双手掌心向下,自然地放在膝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双脚可略为分开。坐时不要将双手夹在腿之间或放在臀下,不要将双臂端在胸前或抱在脑后,也不要将双腿分开过宽或将脚伸得过远。腿脚不要不停地抖动,也不可高跷二郎腿。

9.面试中正确的站姿

进入面试如果没有马上坐下,切记要有正确的站立姿势。标准的站立要求是:上半身挺胸收腹,腰直,双肩平齐,舒展,精神饱满,双臂自然下垂,双眼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下半身双腿直立,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女士的双膝和双腿要靠紧,双脚也可调成“V”字型或“T”字型,男士的双脚间可稍分点距离,但也不宜超过肩宽,双脚也可调成“V”字型。

10.回答问题的礼仪

回答问题时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眼睛要注视对方。如果主试者有两位以上,回答谁的问题,目光就移向谁;且口齿要清楚,声音要适中,答话要简练、完整,不用口头语,不用夸张的动作。

11.谈话的礼仪

要注意聆听,不能随便打断主考官说话,这样既礼貌,又能抓住问题的要点和实质。如果遇到不明确的问题,可说:“对不起,某个问题我没听清楚。”主考官通常会进一步稍加解释。这样既能搞清问题,又可以给对方留下虚心诚恳的好印象。面试中,对方问你的问题应一一回答,对方向你作某些情况介绍要认真听。为了吸引对方更热情地给你介绍情况,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点头或答话。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谦虚,态度和蔼。虽然这些都是细微的小事,但事实上这些礼仪对求职者能否录用有很大关系。面试结束时,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站起身向主考官和工作人员说“谢谢”。在走出办公室时先打开门,然后转过来向主考官鞠一躬并再次表示感谢,然后轻轻门关。

12.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面试时不要嚼口香糖,不抽烟,不要弯腰垂头,精神不振;不可要求茶点,不要随便乱动办公室的东西,不要谈论个人故事而独占谈话的时间;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不可放置在教官的办公桌上;不要有人陪伴应试,不要过早到达面试场所,不要随意指责别出心裁,不要催促对方迅速作决定;谈话时不要说话太多,也不可太少,不要过于关心福利待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