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如何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两者的关系

我们如何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两者的关系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整体和部分是对立统一的。整体绝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和部分,又称全局和局部,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但整体和部分并不完全等于系统和要素。而区别在于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原则,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没有。2.本案例介绍了《史记》中“燕太子丹赠手”的故事,说明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我们如何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两者的关系

案例2 “能琴善乐”的巧手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部分都是有机地联系着。如果我们随意肢解人体,就会闹出大笑话。《史记》上有个“燕太子丹赠手”的故事: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有一次宴请荆轲,并特意要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人为荆轲助乐。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击,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灵巧的手,连连称赞“好手,好手”,一再表示“但爱其手”。于是,太子丹为了讨好荆轲,立即把美人的双手砍断,盛在盘子里,赠送给荆轲。很显然,盘子里那双血淋淋的手已经不是“能琴善乐”的好手了,也不会引起人的喜爱了。“燕太子丹赠手”,不仅表现了燕丹的野蛮凶残,而且也反映了他的极端的形而上学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义上虽然仍可称作手,但实际上已不是手了。黑格尔讲得好,“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而且它就腐烂起来了,丧失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第156页)列宁也很欣赏这个思想,他在著名的著作《哲学笔记》中写道:“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它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亚里士多德)。”(《列宁全集》第38卷,第217页)

(资料来源:李惠让,葛忱.哲学浅谈.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思考讨论]

1.手和身体之间体现了什么哲理关系?

2.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案例解析]

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普遍联系着的,手和身体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是对立统一的。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同时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部分。整体绝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www.xing528.com)

整体和部分,又称全局和局部,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它不能同时又是部分;部分也不能同时又是整体。②地位和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况:一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功能。因此,局部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作为整体中的局部的性质和意义。二是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条件是各部分必须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所以全局大于局部,统帅局部,局部服从全局。三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局部功能之和。原因是各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使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第二,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在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二是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变化。反之亦然。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质状态起决定作用。三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四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并不完全等于系统和要素。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互相依赖等方面。而区别在于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原则,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没有。

学习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第一章第二节关于“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辅助教学。

2.本案例介绍了《史记》中“燕太子丹赠手”的故事,说明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建议进一步阅读

小寒:《世界视野中的系统哲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