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健康,强化基础,提升基本福利,使居民拥有满足感

促进健康,强化基础,提升基本福利,使居民拥有满足感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心健康和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是人们正常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幸福社会最为基本的着眼点在于促进民众的身心健康,并为更好满足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积累条件。不断提升健康与基本生存福利,努力使民众的满足感保持在较高水平。据了解,“课题组”将中国城市居民分为三个主要收入人群。不过,在“享受需求”排行榜中,合肥得分3.71,位列倒数第五位。

促进健康,强化基础,提升基本福利,使居民拥有满足感

身心健康和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是人们正常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幸福社会最为基本的着眼点在于促进民众的身心健康,并为更好满足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积累条件。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的多方努力,加大对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居民衣食住行条件方面的公共投入,满足居民对改善医疗保健和基本生存条件的需求,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衣食短缺已经不再是突出问题,住行问题越发突显出来,在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方面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食品安全等基本生存条件仍然不容忽略。不断提升健康与基本生存福利,努力使民众的满足感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哪个城市“最幸福”?合肥!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联合对外发布了“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合肥“幸福指数”高达43.40分,超越北京、上海、广州等32个大城市,成为中国“最幸福城市”。

据了解,“课题组”将中国城市居民分为三个主要收入人群。一是低收入人群,包括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两个阶层,人数比例约为40%,他们的需求称为“基本需求”;二是中等收入人群,包括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两个阶层,数量比例也约为40%,他们的需求称为“发展需求”;三是高收入人群,数量比例为20%,他们的需求称为“享受需求”。(www.xing528.com)

“课题组”指出,计算“幸福指数”的三项指标分别为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通过三个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指数来比较分析城市发展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状况,最后对全国33个大城市进行中国幸福城市排名。

在“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中,合肥市“幸福指数”为43.4,高居首位;太原“幸福指数”为42.96,排名第二;广州“幸福指数”为42.85,排名第三。厦门、北京、上海、济南、沈阳、银川、南京分别排名第4位至第10位。从中部六省来看,武汉排名第11位,南昌排名第12位,长沙排名第13位,郑州排名第22位。

而从三项分指标来看,在“基本需求”排行榜中,合肥得分26.72,位列第三位;在“发展需求”排行榜中,合肥得分12.97,位列第四位。不过,在“享受需求”排行榜中,合肥得分3.71,位列倒数第五位。这意味着,合肥低收入阶层、中低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都感觉“很幸福”,但“高收入人群”则感觉不太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