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换位思考:站在听众的立场说话

换位思考:站在听众的立场说话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云的演讲口才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每次演讲或者说服他人时,马云总是能够感同身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抓住对方心中那根弦,因此很快便能攻破对方的心防。

换位思考:站在听众的立场说话

马云的演讲口才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每次演讲或者说服他人时,马云总是能够感同身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抓住对方心中那根弦,因此很快便能攻破对方的心防。下面便是马云在员工大会上的一段演讲:

“昨天晚上我有一点难受,我把难受的事情给大家讲一下。昨天我们市长讲话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很多的员工很不错,但是有一批员工还是在讲话,这让我难受。我说阿里巴巴的员工大会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公司内部的员工大会没有人打瞌睡、没有人讲话,大家都往前面坐。昨天不全是阿里巴巴的同事,可能也有雅虎的同事。我们希望能让大家骄傲,我们希望对市长尊重。昨天市长也尴尬,秘书长朝我看,我觉得这样会影响阿里巴巴在杭州的品牌和影响度。

“我希望今后阿里巴巴所有公司的员工首先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往一个方向做,我们的价值观要让别人尊重。

“我不多讲战略。我希望全世界最强大的公司诞生在中国,诞生在阿里巴巴集团里面,这就是我们未来3年里的战略目标。然后过两天会开战略会,战略会后我会让每一个员工都了解我们的战略。

“另外我们团队的表现方式是请同事相信公司,公司相信同事,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往前走。最后我想今天还有很多的活动,我也很激动,其实昨天晚上我淋雨也没有淋得很痛苦。”

从马云上面的这段讲话中,我们就能看出马云对员工的要求与希望。本来员工在市长讲话的这次大会上表现确实不佳,但是马云并没有提出批评,而是用很难过的语气表述自己对此事的看法,然后感同身受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样既保住了员工的面子,还鼓励了员工今后要达到要求。

在演讲的过程中,进行换位思考,创造一个轻松、畅所欲言的环境,表达支持、理解、肯定的态度,对于达成一致,实现演讲的预期目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下面还是马云的一个事例:

有人问:“你刚才讲到,社会上也会有讨厌马云的人,我从外部观察,这些人大部分是从2011年之后开始出现的,你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马云:“其实一直都有。只是2011年之后,我个人觉得,有几个事情吧。当然,所谓的正义之士就是在支付宝的事情上对我咬牙切齿,觉得我这个人背信弃义,违背契约精神,好像要干掉整个中国互联网,把VIE跟我扯上了关系。

“大善乃大恶,大恶乃大善。就像2007年,我做雅虎40%股权的时候,我知道,这步棋如果40%都被人家控制了,你将来就惨了。孙正义最明白。那天我对孙正义说:‘好,我马云是个背信弃义的人,是违背契约精神的人。但如果我能找到一个人,我总共投了三四千万美金,却能够拿回来150亿美元的回报,那么,我很喜欢能找到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人来。’孙正义说,是啊,他找到了。到今天为止,他总共投了5000万美元不到,而拿回了近4亿美元现金,还有30%以上的股份。要是能找到这样一个违背契约精神的人,我也很高兴。对不对?

“我们不是这样的人。但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话语的主动权不在我们这儿。我们在做事,别人在说事。说的人最容易,而且前面先定论你就是这样的时候,你说不清。又刚好吻合微博刚刚起来的时候,所有的人一致认为这社会上都是坏人。”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要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替他人着想,让他人从中受益。通过你说服对方的内容,了解对方对此话题究竟是否喜好、是否满足,再顺势动之以情或诱之以利,不断刺激他的欲望。一般而言,人的思维和行动都是由意识控制,即使他人和外界如何地建议或强迫,也不见得能使其改变。因此,想要以口才服人的人,必须意识到说服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对方。

上例中,马云在回答对方的问题时,首先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坦诚地讲解自己的情况。然后循序渐进,将话题从反面切入,让对方明白自己为什么是“背信弃义”的人,真正的“背信弃义”指的又是什么,最后巧妙地总结自己的无奈和对自己做法的肯定。通过举例说明,巧妙地吸引对方的注意,然后将自己的无奈灌注到对方心中,这样一来,马云反而站到了上峰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