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志研究范型及其经历的步骤

民族志研究范型及其经历的步骤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志研究的主旨是依据特定的文化模式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进行描述和解释,它强调从被研究者所经历的文化视角对其心理行为现象进行仔细的描述和解释。民族志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是参与性观察以及与信息拥有者一对一的访谈。民族志研究关注的是具有共享文化模式群体的人。民族志研究尽管有不同的类型,但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一般要经历以下阶段。

民族志研究范型及其经历的步骤

四、民族志研究范型

民族志研究法是一种非常宽泛的称谓,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没有一种特别的研究技术专属于民族志研究”(Wolcott,1988)719。民族志研究的主旨是依据特定的文化模式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进行描述和解释,它强调从被研究者所经历的文化视角对其心理行为现象进行仔细的描述和解释。民族志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是参与性观察以及与信息拥有者一对一的访谈。研究者一般是以一个学习者而不是权威者的身份进入研究现场,研究者必须进入被观察者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忠实地记录下所有有关信息。民族志的观察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研究者需要学习被观察个体的观念系统,需要细心捕捉细微的文化观念和微妙的文化差异,因而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既要能迅速地进入文化情境,同时又能超越文化情境,这就是民族志研究所倡导的“进得来,出得去”原则。为了理解被观察者行为的文化意义,在观察时再配以深度访谈,以探明被研究者的所想所思、价值观念、情感感受、文化特征。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概括须从被研究个体的角度进行连贯的、整体的概括,这种概括是在悬置研究者先知、先见的现象学括号下,进行无结构的整理、归纳、概括。在当代民族志研究中,音像资料的记录收集也是必不可少的(Bogdan&Biklen,1992)。

民族志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产品。说它是一个过程,在于民族志学者从田野调查开始,到民族志作品的形成,都在与被研究对象进行着亲密的、长期的互动,在深度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他们不仅在记述、描绘、解释对象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体验理解行为背后的文化模式。说它是一种产品,在于任何民族志研究都最终要形成民族志作品,这些民族志作品可以是生活史、回忆录、自传、日记,也可以是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小故事、诗歌戏剧、族行记录片等体裁,从研究取向和风格上也可划分为现实主义民族志、批判主义民族志、女性主义民族志、自我民族志、忏悔民族志等形态。

民族志研究关注的是具有共享文化模式群体的人。即民族志工作者热衷于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冠之以“文化”。民族志工作者通过观察人们说什么、做什么、用什么,来概括、比较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并进一步了解群体的社会结构与功能。

民族志研究尽管有不同的类型,但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一般要经历以下阶段。

(1)确定研究的文化群体。这个文化共享的群体可以是学校、工厂、班级、家庭、小团伙,研究的文化议题可以是文化适应、文化传播、社会化、学习方式、认知发展等。当研究选择群体时,必须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一研究以及研究问题的关联,并决定采取何种研究策略。(www.xing528.com)

(2)制订一个研究计划。主要包括研究者确定哪些人、哪些地方、通过何种途径来研究确定的文化议题,特别是通过什么样的“守门人”进入田野。

(3)进入现场进行田野调查。研究者投身于现场,把通过观察、访谈、实物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称为田野调查。

(4)描述分析资料,展示某一文化主题。尽管不同形式的民族志在具体分析的程度上存在差异,但研究者都需要描述、分析资料并解释资料的意义。

(5)撰写民族志。民族志撰写的体裁可以是生活史、回忆录、自传、日记,也可以是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小故事、诗歌、戏剧、族行记录片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