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厌恶自己身体的人∶易性癖

厌恶自己身体的人∶易性癖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易性癖的人男女都有,男性占多数,其男女比例约为3∶1。易性癖者多数是男性,大多数在青春期显露出来。易性癖的病因不十分清楚。体内激素失调,尤其下丘脑与雄激素的关系失调也被认为是易性癖发生的原因之一。易性癖一旦确诊是很难用药物治疗奏效的。关于易性癖的治疗,大多数专家认为,对于真正的易性癖者,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因此易性癖患者可通过性别变换手术解决。避免患易性癖的良策是及早预防。

厌恶自己身体的人∶易性癖

☞案例

他,一位大学生,从初二开始有了做女性的愿望,认为做女孩可以像其妹妹那样撒娇、任性,得到宠爱,而不必像男孩那样总得以强者面目出现,活得那么累。初三时他得了一场大病,由腮腺炎转为睾丸炎,致使一侧睾丸受损。虽另一侧睾丸生殖功能正常,但这使本来就为自己缺乏男性气质外表而自卑的他,又加深了一层自卑感,更觉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做女性的愿望也更加强烈,甚至产生了切除生殖器的念头。高中时,患者喜欢上同校一男生,经常与之在一起,寻求精神寄托,但没告知对方隐私,只保持一般朋友关系。但对一些男性的引诱,他又加以拒绝。理由是他们是同性恋者。进入大学以后,女性化的要求呈上升趋势,平时上课也带手镯、项链等饰物,喷洒香水,不自觉地模仿女性声音、举止。他经常考虑做变性手术,关心这方面内容的报道,但面对社会压力感到很恐怖,不敢让父母知道,怕他人了解到内心的隐私,尽量克制自己。他经常幻想以一个女性的身份结婚成家,尽妻子的职责,侍候好丈夫。内心非常渴求获得男性性爱。逐渐喜欢上同宿舍一男生。该男生高大、强壮、健美。在班上富有号召力,他对该男生几乎达到一种狂恋的地步。投入了全部感情,并向对方第一个透露了内心的隐私。双方曾单独居住在一起。由于患者对自己男儿之身自卑至极,不愿裸露,双方只有拥抱、亲吻、性爱抚。但对方对患者常若即若离,实难接受他的“感情”,又常挖苦讽刺他,甚至对他说:“你永远只是个男人!”使他不但没有得到所期求的温暖、关怀、爱情,反而更加痛苦。可他又不愿放弃第一次情感的付出,更害怕对方泄露出秘密。既不能以女性的身份生活,情感上又得不到满足,为此他长期失眠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每日挣扎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几次想走上绝路。

☞解析

这是一位严重的易性癖患者,性行为带有同性恋倾向。但是,虽然有与男性的性爱抚和对男性的好感,但却立足于把自己视为女性性别的基础上。他仅仅是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没有做变性手术。所谓易性癖,又称性别转换症,是指以性身份识别障碍为基本特征的一类性变态,表现为心理上不与自己的生物学性别认同,并有多种异常性行为。患易性癖的人男女都有,男性占多数,其男女比例约为3∶1。

易者,变也。患者性别心理辨识与其生物学性别处于矛盾状态。自己本来是女性,却在心理感觉上认为是男性;本来是男性却认为是女性,完全无视解剖学上的证据。病人渴望作为异性来生活,并在衣着、举止和其他方面主动模仿异性,希望被异性接受为其中一员。病人对自己性征的解剖结构有不适当感和厌恶感,寻求方法改变他(她)的外生殖器以符合其异性心理特点,要求用外科手术激素治疗使自己尽可能与其所偏爱的性别一致。轻者常有性焦虑、忧郁、孤独感和痛苦等负性情绪,重者出现生殖器官的自残或有自杀倾向。易性癖者多数是男性,大多数在青春期显露出来。这种性别认定的转换,至少应持续存在两年,才能诊断为易性癖,同时要排除不是其他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亦不伴有任何雌雄同体、遗传改变及性染色体异常。

易性癖的病因不十分清楚。现在一般认为,除了遗传因素外,易性癖是受不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儿童在3岁左右时开始出现性别意识,而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儿童的性别意识是未分化的或模糊不清的,不知道自己是男是女。在此期间,成人的教育对儿童的性别身份的自我识别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此时对儿童的性别身份自我识别教育混乱的话(如有的父母把男孩当女孩养,使其从小就“娘娘腔”,或把女孩当男孩养,自幼就像个“假小子”),就可能导致儿童形成性别身份识别的偏差,这种偏差往往是成年后发生性身份障碍的主要成因。因此,不要以为在幼儿时期给孩子穿异性衣服,将孩子当异性养是件小事。也有因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或对异性产生羡慕,从而被异性“同化”所致。大多数易性癖者通常在性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就已显露出换性的迹象,有的在3岁时就已显示出愿意作为异性而生存的愿望。成年后若不能履行社会性别角色,社会压力会促使潜在的易性倾向暴露。有些患者幼稚地认为在同性别的人中自己是个失败者。随着一个人逐渐长成,社会的压力会使他换性的要求愈来愈强烈。常可见年岁较大的易性癖者较年轻者有更强烈的性转换趋向。而且这些年长的易性癖者似乎都是典型的异性恋者。那些接受易性术的老年男子在中年时就希望成为一个妇女,以抵御潜在的压力。体内激素失调,尤其下丘脑与雄激素的关系失调也被认为是易性癖发生的原因之一。(www.xing528.com)

易性癖一旦确诊是很难用药物治疗奏效的。关于易性癖的治疗,大多数专家认为,对于真正的易性癖者,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因此易性癖患者可通过性别变换手术解决。1983年1月10日,张克莎完成了自己由男人变成女人的变性手术,也实现了自己的“女人梦”,这是中国首位变性人。此后相当长时间内,变性和变性手术逐渐为世人所了解和理解。变性人,在逐步被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今天,被一些研究者冠以“第三类性别生存”。在人类性别自古非男即女的定式思维惯性下,即非男也非女的第三类性别的提法着实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而所有的一切源于变性手术和变性人的出现。目前,中国有至少10万人要求变性,另有说法是40万人。而实际已进行变性手术的不过1000人。其实,从已进行变性手术的患者来看,变性确实能满足易性癖患者一时的心理需求,但长远来看,变性人在实施手术后会面临新的问题,如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就业的压力,婚姻问题,经济来源问题。一些变性者手术后就产生悔意。在江苏,一变性人就以医院没有达到自己的手术要求而将医院告上法庭。而台湾省首例变性人不堪压力而自杀。因此,尽管现在医学能够实现变性手术,但变性不是儿戏。从临床来看,其成因多是心理的,所以变性手术,既不是首选也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心理疏导才是治疗易性癖的首选,应把对患者实施心理心疗放在第一位。

避免患易性癖的良策是及早预防。要告诫为人父母者,千万别把对孩子作异性打扮当儿戏。当发现孩子有易性癖倾向时,须及时找心理医生做心理治疗。实践证明,引导、促进这种人与异性结婚,有利于变态心理的纠正。

易性癖的心理治疗:1.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引导患者将内心的痛苦倾吐出来,并给予患者理解、关心和支持。因为易性癖是一种性别身份识别障碍,医生要用自己的知识来帮助患者认知自己的真正“身份”,帮助患者渡过心理上的危机。2.认知领悟疗法:(1)让患者确认自身问题,接受现实。(2)宣泄、调整情绪。(3)改变认知,接纳自我,消除自卑感。3.疏导疗法。帮助患者分析易性癖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提高患者对性别的认识,接受现实,使患者从痛苦中解放出来。教给患者一些治疗方法,树立起矫正易性癖行为的勇气和信心。

img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