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性别角色差异心理的分析介绍

性别角色差异心理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性别角色,无论其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总是反映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水平和社会心理的特点,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男女角色心理差异反映着人类文化群体中系统的内部相互作用,它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另一方面,性别角色也指个体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为。把男女性别角色心理差异绝对化是错误的。在帕森斯的性别角色发展模式中,工具性和表达性的区分十分复杂。

性别角色差异心理的分析介绍

性别角色,无论其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总是反映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平和社会心理的特点,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男女角色心理差异反映着人类文化群体中系统的内部相互作用,它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性别角色的定义及其分析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

(2)性别角色的划分决定着某一个体的社会化定向。例如,在传统观念中,男子的社会化定向是在社会上谋取成功和地位,而女子的社会化定向则是在家庭中充当贤妻良母。不同的社会化定向必然导致男女有选择地接受不同的社会影响,导致男女形成与其特定的性别角色地位相适应的不同的心理内容和人格倾向。

(3)性别角色是由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如我们在评论某人为“假女子”或“假小子”的时候,就是按照公认的性别角色对此人的行为进行标定的。另一方面,性别角色也指个体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旦将性别角色规范内化,就会自动地按照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方式来认识、思考、行动,造成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

男女性别角色相对存在,互为参照,是人类性别角色统一体中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侧面。把男女性别角色心理差异绝对化是错误的。我们在讨论性别角色心理差异的同时,也要注意男女性别角色心理的共性。

二、关于性别角色实质的讨论

我们可以通过对性别角色实质的分析,将其置于社会角色的整个系统中,去找出性别角色的相应类属。下面介绍两个关于性别角色实质的观点。[7]

(一)功能特化论

美国学者帕森斯用小群体分析方法研究家庭问题。他把一个核心家庭看成是一个小群体。在这个小群体中,存在着具有典型意义的功能专门化——男子发挥着工具性功能(犹如小群体中的“出谋划策者”),而女子则发挥着表达性功能(犹如小群体中的“和蔼可亲者”)。

在帕森斯的性别角色发展模式中,工具性和表达性的区分十分复杂。对婴儿来说,母亲既是表达性角色,又是工具性角色。孩子5岁时,母亲便放弃其工具性角色的一面,仍保持富于同情心的表达性角色的一面。此时的父亲则发挥出工具性功能,引导孩子认识核心家庭以外的世界,将更大范围的社会准则(如成就取向)传授给孩子,并以此沟通家庭与社会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并将其内化。男孩放弃与母亲的表达性关系而接受父亲的工具性角色,女孩则继续表现出对母亲表达性关系的依附,接受母亲的角色。

(二)生存形态论

心理学家巴卡恩认为,“能动性”和“合群性”这两种基本模式能代表所有的生存形态。“能动性”将有机体描述为一个在自我保护、自作主张和自我扩张中表现自己的个体。“合群性”则指在与更大的集团的关系中,在与别人合作产生的情感中表现自己的个体。布洛克的经验研究证明,女孩在社交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合群性”,而男孩在社交过程中则表现出突出的“能动性”。于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能动性”和“合群性”的分化与“工具性”和“表达性”的区分一样,都同性别角色发生了联系——“合群性”成为女孩的特征,而“能动性”则成了男孩的特征。根据巴卡恩的观点,发展良好人格的根本任务是将“能动性”与“合群性”加以综合。

以上两个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性别角色的实质,说明男女性别角色在团体活动中的功能及其在社会生态中的地位,并且提出了性别角色发展的解释模式和较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因此,从功能意义上来看,男女性别角色并无优劣之分。

三、性别角色差异

“男子”和“女子”的角色是性别角色,这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的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智能方面的差异和成就方面的差异。

(一)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

(1)侵犯行为。男性的侵犯性强于女性。原因有两个,一是生物学因素,侵犯行为受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最深,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雄性激素的作用。男性的雄性激素是女性的6倍;二是社会因素,在传统文化中,侵犯好斗被认为是男性角色的重要特征,而柔弱温顺是女性角色的重要特征。

(2)支配行为。一是支配他人,以获得别人的顺从并以此为满足;二是个人对他人所施予的影响予以抗拒,这种抗拒实际上是从相反的方向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支配感。很多研究证实,男性和女性相比支配力更强。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的。由于历史的原因,男性一般在社会上处于高地位,女性则是处于顺从、服从的地位。

(3)自信心。一般认为女孩的自信心低于男孩,与此相应,她们的自我评价也低于男性,因此女孩往往表现出胆小、怯懦、多虑;而男孩则表现出自负、勇敢、富有竞争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4)交际。有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爱交际,但也有观点反驳。如果说有差异的话,主要表现在交往的方式和交谈的空间距离方面。一般来说,女性的交际圈子小,感情色彩较浓,而男性交际圈子大,感情色彩较淡;女孩在与密友交往时空间距离小,而与一般朋友交往时的空间距离大,但是男性在交往时,在这方面并无明显差别。

(二)智能方面的差异

智能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是指在人们所从事的不同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它是个体有效地掌握知识和顺利地完成各项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特殊能力是指从事具体的活动所需具备的能力,如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等。两性在智能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男女在智力方面的性别差异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研究。结果发现男女的智商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差异,男孩的平均智商为100.51,女孩的平均智商为99.7。以后的研究也都没有证实在智力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2)语言能力。女性的语言能力强于男性,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3)运动技能。男性的运动技能要优于女性。这一方面是由于激素的作用使男孩的体魄迅速雄健起来;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文化因素,传统的看法一直认为剧烈的体育运动对女孩不合适。

(4)空间能力。在空间能力上男性优于女性,这与生理因素有关。

(5)数学能力。儿童到了十一二岁数学能力方面就出现了差异,表现为男孩在数学推理方面优于女孩,但在数学计算方面并无大的差异。

(6)知觉速度。指能准确地把握细节,并能迅速将注意力从一个注意客体上转移到另一个注意客体上。在知觉速度方面,女性明显优于男性,这可能是由于生物因素造成的。

(7)艺术音乐能力。有研究表明,女性在艺术和音乐能力方面优于男性。也有人指出在音乐能力方面并不存在性别差异。

对特殊能力领域所作的分析说明,在不同领域中男女两性的优劣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可能会使男女两性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却不能说明在智能方面的水平高低。

(三)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

成就可以分为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学业成就标志着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时所取得的成绩,而职业成就则标志着一个人社会成就的高低。从智能和成就的关系来看,智能的高低和学业成绩的联系较为密切,但职业成就则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诸多社会因素。

有大量研究表明在学业成就上并不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孩的平均学习成绩并不低于男孩,有时甚至比男孩略强。但在职业成就方面,男性远远高于女性。造成女性的学业成就与职业成就间的巨大差异,主要是由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性别歧视以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等种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性别差异理论(www.xing528.com)

(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在解释性别自认和两性差异时认为,在性心理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即口腔阶段和肛门阶段,男孩与女孩的发展方式相同,表现为对母亲的依恋。到了生殖阶段,儿童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生殖器,性别开始分化。男孩形成恋母情结,即男孩渴求独占母亲的欲望,以及对父亲抱有敌意,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精神状态。男孩同时开始对父亲认同,逐渐获得性别自认,继承父亲的角色规范。女孩形成恋父情结,因为当女孩发现自己并不具有外显的男性生殖器时,她感到自己被阉割过,她因此责怪母亲,而转向父亲,女孩便以母亲的角色自居。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一阶段男孩与女孩逐渐形成各自的“自我”与“超我”,但是女孩的恋父情结不如男孩的恋母情结那样解脱得彻底,所以,女性的超我发展不成熟。女孩的人格有被动性、受虐性和自恋性三个特征。

(二)文化人类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人类学角度考察了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活动特点,她考察了分别居住在三个原始部落社会中的新几内亚人的性别角色分化的情形。在暂布里部族,标准的性别角色特征是男柔女刚;在曼都古玛部族,不论男女都具有刚毅、凶悍的性格;在阿米别什部族,男女均具有温柔顺从的性格。米德由此得出结论:性别、气质和性格是由社会条件的作用形成的,性别差异也取决于社会文化。每一社会都选择了一些奠定在生物性别基础上的男女心理特点并加以肯定和强化,选择另一些加以否定和惩罚。总之,男女心理的特点都是由于他们学习了由社会传统所继承下来的文化模式的结果,即学习了以男人应该这样、女人应该那样的习惯为基础的行为模式,男人才成了男人,女人也才成了女人。

(三)社会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的杰出代表是班杜拉。他认为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是性别角色定型的基础。通过社会化才能学习到性别角色。父母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男孩与女孩有区别地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压力。当儿童做出与性别相符的行为时,便给予奖励;不符合时,便给予惩罚,从而使儿童形成了性别角色行为。而且,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得到性别角色行为。父亲或母亲最可能成为儿童模仿的榜样,而且把这一认同的趋势泛化到其他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从而就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所以儿童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

(四)认知社会化理论

这是科尔伯格提出的一种认知理论。他认为,儿童4~6岁时就具备了性别恒常性和性别自认(即知道自己永远是男性或女性,并主动地与同性榜样认同),这是获得性别角色的关键和基础。他认为随着认知的发展,儿童逐渐形成了“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观念,并且当他理解自己的性别及其含义后,就努力使其行为与他的性别角色观念相符。儿童的观念可能只有很少来自对父母的观察。他作出的概括不是指模仿的行为,而是对从许多来源中归纳出来的信息的概括。儿童有关性别角色的观念是受其认知水平制约的,所以,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观念随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而改变,他采取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也随之改变。

总之,科尔伯格把性别角色的获得理解为内部的认知过程,理解为主要由自我推动的主动过程。由于智力的成熟和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性别适合的行为。在这一意义上,这一理论的确比强调环境绝对重要的社会学习理论有所进步。

(五)性别发展阶段论

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的发展有三个阶段,这些阶段与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相平行。

(1)前习俗阶段。这是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儿童没有性别意识,即还没有性别自认和性别常识的概念。

(2)习俗阶段。这是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了解了性别角色的规则,并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而且还监督别人是否也遵循这些规则。这一阶段始于童年青春期达到顶峰,在这一阶段对性别角色的遵从最为强烈。

(3)后习俗阶段。这是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人们在内心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外力作用基础上,建立了性别角色的价值标准。人们灵活地运用性别角色的原则,并设法超越为社会所约定的性别角色的局限。达到这一阶段的人,都具备两性角色的优点,能够对自己的内在需要和价值做出合适的反应。

与道德发展的情况一样,多数人不能发展到第三阶段,他们终生都被性别角色的种种局限所束缚。

以上五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性别差异形成的基础。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理论前提: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自然遗传的因素;社会学习理论和文化人类理论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认知社会化理论强调有机体内部状态和文化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性别发展阶段论则注重考察性别角色的开端、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本章小结

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生活。人从出生之日起,便处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必须经过他人和社会的帮助与引导,人才能转变成一名能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所接受的成员。而这一转变就是通过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这一历程分为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和成人期。从社会化的内容而言,可以分为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个体社会化受到社会文化因素与生物遗传因素的双重影响。关于社会化理论,当前主要有五派,即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正常成熟论以及群体社会化理论。各派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将从经验或实验中获得的事实归纳成不同的理论,对我们理解道德社会化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人们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自我意识为中介而实现的。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体的社会化。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识,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体验,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环境、家庭、角色扮演、他人的评价和参照群体。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无论其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总是反映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水平和社会心理的特点,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由于男女角色心理差异反映着人类文化群体中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它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性别角色差异体现在个性和行为、智能和成就等方面。性别差异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社会化理论和性别发展阶段论等,它们各有自己的理论前提和侧重点。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社会环境因素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3.简述各社会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4.什么是自我意识?它包含哪些层次?

5.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特点?

6.性别角色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注释】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6页。

[2]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8~79页。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8页。

[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5]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6]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8~99页。

[7]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1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