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性别角色社会化在文化心理学中分析

性别角色社会化在文化心理学中分析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性别角色是附加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的社会地位的期待行为的总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机制。儿童性别角色模式的最初模仿对象主要是父母。学校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上述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主要是西方社会的。

性别角色社会化在文化心理学中分析

男女两性在身体外部形态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些差别具有文化的一致性。例如,男性一般比女性个子高,骨骼密度大;女性盆骨按比例要比男性的宽;男性的肌肉在体重中所占的比例更大;男性比女性的肺活量大;等等。

“角色”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在给定情景或小组中发挥作用时,人们期待他做出的一套由社会界定的行为模式。例如,一个人在家里扮演父亲的角色,到了学校又扮演教师的角色。当他扮演父亲的角色时,社会将期待他以一个父亲的身份行事,关心、照顾子女,为子女提供安全和经济保障,为子女的行为做出表率;当他扮演教师的角色时,社会将期待他以一个教师的身份行事,教书育人,关心学生。

人们的行为方式受到角色的强烈影响。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即“斯坦福监狱实验”,让人们看到了角色对人的行为所起到的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建立了一个模拟监狱,征募了一些无犯罪前科、顺利通过了正常的心理学测试的男性大学生。这些大学生中的一半人被随机指派扮演囚犯角色,另一半则扮演看守角色。这个实验持续两个星期。研究者细致地观测这些志愿者角色互动的变化和影响,结果发现,在接受角色以后,两组人的行为迅速发生了分化。扮演看守角色时,原本温文尔雅的大学生变得盛气凌人,有时甚至残酷成性。而扮演囚犯角色的大学生,很快变得行为怪异,有的甚至情绪激动、思维混乱、严重抑郁。

性别角色是附加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的社会地位的期待行为的总和。这些期待行为既与个人的生物学性别有关,又与社会所分配给他的工作或职业有关。例如,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特别是在北方社会,人们期待男性要勇敢、坚强、有责任感、努力工作、为女性提供保护等;在中国的南方社会,人们期待男性花较多时间照顾家庭、下厨做饭等;而对于女性,人们则期待她们温柔、顺从、有家庭责任感、负责照顾子女等。

但是,在中国出现的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是不是也出现在其他文化中呢?万明钢(1996)提到,人类学家米德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新几内亚的三个部落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据此写出了著名的《三种原始社会中的性别与气质》一书。米德发现:在一个叫作阿拉佩什的部落中,男女都有一种在西方主流社会看来属于女性特征的个性。他们都性情温和、待人热情,强烈反对侵犯、竞争和占有欲,认为男女都有义务照看孩子。相反地,在临近的一个叫作蒙杜古莫的部落中,无论男女都性情残暴并具有侵犯性;女人很少表现出母亲的特征,她们害怕怀孕,不喜欢带孩子,尤其对女儿有敌意。还有一个部落是昌布里部落。这个部落与前两个部落不同的是,男女的性别角色差异显著,但与西方主流社会的男女角色截然相反:这里的女性专横跋扈、盛气凌人,不戴饰物、精力旺盛,是家庭中的主要支柱;而这里的男性则喜爱艺术,喜欢饶舌,富于情感,并负责照顾孩子。米德据此指出:男女的个性特征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的联系;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在不同文化中经过系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

从米德的研究可以看出,生理差异本身并不能决定思维和行为的差异,是后天的学习和社会化造成了男女行为方式的差别。在特定的社会中,儿童习得了社会所期待的行为模式。有的时候,社会对男女的行为期待有一定的重叠,但多数时候男女有显著的行为差异。当然,这并不是说生理因素在男女的行为、心理差异中不起作用,而是强调社会环境在人们性别角色形成中的作用。(www.xing528.com)

人们从出生开始,就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性别角色期待的教育,并不断增强这方面的观念。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机制。以班杜拉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行为的形成机制主要是观察学习的过程。当儿童观察到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差异时,他们就会对男性的行为模式和女性的行为模式形成一种概念,在相同的情景中就会模仿同性别成人所表现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对观察材料进行加工,把它与已经获得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以构成性别适合性概念,也就是形成与社会期待一致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儿童性别角色模式的最初模仿对象主要是父母。大众传播媒体也常常强化这种模式,例如儿童从电视电影或杂志中看到的形象符合现实的性别模式差异,而且这些颇具吸引力的人物形象使儿童形成对自己的期望和幻想,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像自己所喜欢的明星一样(万明钢,1996)。

一方面,儿童对成人的行为积极地模仿,另一方面,成人又通过多种方式对男女儿童的性别行为给予不同的期待。例如,在西方社会,当孩子出生时,父母或亲友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而且来自性别标签的反应是迅速而直接的。父母总是把他们的儿子叫作“胖小子”“小老虎”,热衷于根据孩子的哭声、握紧的拳头、乱蹬的双腿来评论儿子的力量,认为他们的儿子浓眉大眼、具有男子气等。而对于女孩,父母会叫她“甜心”“心肝儿”等,说她可爱、讨人喜爱、聪明伶俐等。在西方国家,男孩出生不久就被包裹在蓝色的襁褓里,而女孩则被包裹在粉色的襁褓里。在以后的发展中,父母不断以自己的期待塑造儿童的性别行为。父母更倾向于对男孩使用体罚,给男孩穿素色的衣服,给女孩穿颜色鲜艳的衣服,给男孩买玩具刀枪,给女孩买洋娃娃等,要求男孩雄心勃勃、富有竞争力,要求女孩行为温顺、妩媚可爱等。这种对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期待塑造了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性别行为。学校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学校中,许多活动都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从做角色游戏开始,孩子们选择的角色和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分配是一致的,例如男孩当大夫,女孩当护士,或者男孩当司机,女该当售票员。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会鼓励男孩参加足球篮球等激烈的竞争性强的运动,而鼓励女孩参加体操游泳等运动。

上述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主要是西方社会的。中国的社会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每个社会都有行为上的性别差异模式,并且每个社会都有一些根据性别来划分的职业。这两种现象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并相互联系在一起。Barry等人(1959)研究了100多个不同文化社会后发现,儿童训练是为了发展成年期所需要的能力。在高食物积累的社会中,儿童训练强调顺从;在低食物积累的社会中,儿童训练强调坚持。这个研究也发现,很多社会在儿童早期的社会化期待上是有性别差异的。他们在后来发表的对45个社会的跨文化研究报告中提出,每个社会在抚养、责任、顺从、自信心、成就、独立性等方面的社会期待都有性别差异。而且发现,社会对性别差异的期待与现实行为的性别差异非常一致。这些研究者提出,男女行为的性别差异显示出男性更加自我肯定、追求成就和处于支配地位,女性更加顺从、敏感和被动。还指出,各个文化中都普遍存在根据性别进行职业分工的现象,而且分工的内容也比较一致。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社会都由女性来准备食物,抚养儿童也是她们的责任。虽然在不同的社会中按性别分工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但研究者没有发现不同文化之间完全对立或相反的情况。他们认为,之所以不同文化中成年人性别角色相对一致,是因为成年人在维持生存的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不同,两性经历不同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人类维持生存活动的一部分。经过男女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儿童为以后承担成人的性别角色做准备。性别的差异主要发生于社会化过程中。女孩常常在顺从、教养、责任等方面接受更多的训练,而男孩则在自信、成就和独立性方面接受较多的训练。Harkness(2008)认为,父母双方关于照顾婴儿的观念和习惯在各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异,导致了儿童在早期阶段所获得的技能具有较大的跨文化差异。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人类发展遵循不同的道路。

Barry和Schlegel(1980)解释了人类社会为什么以性别来划分职业。他们认为,各种文化都是根据妇女对维持生存活动的贡献程度、在食物采集活动中的作用大小来划分职业的。例如,在人类学家报告过的14个采集社会中,79%的食物都是由妇女采集获得的,而在16个狩猎社会中只有13%的食物是由妇女获得的。在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维持生存的活动中,妇女贡献的百分比分别为:29%(渔猎),46%(畜牧业),77%(早期农业),33%(集约化农业)。因此,妇女在维持生存的农业和采集社会中有较大的贡献,而在渔猎和集约化农业社会中的贡献相对较少。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女性对社会生存贡献的大小影响他们的婚姻关系、性关系、抚养子女的方式、价值观等。在妇女贡献较大的社会中,女性受到相对较高的评价,甚至能得到一些男性所没有的特权。由于女性在维持生存的活动中的角色不同,因此,不仅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的男女两性的行为有差别,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男女两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男女性别差异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别是由文化通过社会化和生态因素造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