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尊与文化:文化心理学中的发现

自尊与文化:文化心理学中的发现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尊是对自我的概括性评价。1.自尊的产生与文化关于自尊起源,有一个著名的恐惧管理理论认为:由于独特的认知能力,人类认识到所有人终将面对死亡。结果发现,自我结构与自尊水平的关系在三个文化中没有差别。因此,自尊的潜在心理过程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一致的。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的亚洲人在进行自尊的自我强化的方式上与具有个人主义文化的欧美人不同。

自尊与文化:文化心理学中的发现

自尊是对自我的概括性评价。自尊对思维、情绪和行为都有强烈的影响。不同文化中自尊的意义及水平有一定的差异。

1.自尊的产生与文化

关于自尊起源,有一个著名的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认为:由于独特的认知能力,人类认识到所有人终将面对死亡。死亡让人们恐惧,所以人们创造了心理上的缓冲器来缓解对死亡的恐惧。这个缓冲器就是人们为自己的存在赋予的超越自然(即超越死亡)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不是物理世界或文化世界中的客观成分,而是源于我们的文化世界观的人造产品。(Becker,1971)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认为,自尊是将自己视为某些特定的价值延续体的生命代表的文化建构。

在不同的文化中,自尊所产生的具体环境因素并不相同。例如,Kitayama等人(1997)请日本大学生、美国大学生和曾经在美国大学学习日本人评定多项生活事件对他们的自尊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国大学生在积极情景中较多体验到自尊水平的提高,在消极情景中较少体验到自尊水平的降低。日本大学生在消极的情景中更多体验到自尊水平的降低,但在积极的情景中较少体验到自尊水平的提高。对于曾经在美国大学学习的日本人,当事件情景为美国背景时,他们的反应与美国大学生一致;当事件情景为日本背景时,他们的反应与日本大学生一致。这种差异表明两种文化在自我批评和自我提高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但是,上述差异也可能是日本被试的印象管理导致的,因为日本文化中的公众表现规则是在成功面前表现谦虚和自我批评。

Kitayama等人(1997)在第二个实验中请另外一批日本和美国大学生评定多项生活事件对一个典型大学生的自尊的影响。由于研究要求被试估计他人(典型大学生)的真实感觉(例如自尊的变化),所以公众表现规则应该不会影响被试本人的反应,即此时被试的反应是真实的体验而不是有意识地遵循公众表现规则。这个实验结果与第一个实验的结果非常相似,因此研究者认为,日本和美国被试的反应模式不是基于表现规则,而是基于自我的真实体验。(www.xing528.com)

2.自尊水平与文化变量

人们的自尊水平与文化中哪些变量有关呢?Singelis等人(1999)根据Markus的独立自我和依存自我理论,考察了欧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和中国香港人的自我结构与自尊水平。结果发现,自我结构与自尊水平的关系在三个文化中没有差别。在所有的群体中,独立的自我结构能够预测较高的自尊水平。因此,自尊的潜在心理过程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一致的。Tsai等人(2001)考察了华裔美国大学生的文化定向与自尊水平的关系。他们把文化定向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语言社会联系和文化骄傲感,结果发现,文化定向比年龄、性别、年级、社会经济地位等背景变量能更好地预测自尊水平。这个研究还发现,被试的语言流利程度(包括英语和汉语)以及文化自豪感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被试与中国人的社会联系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

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中,如在美国,自尊是建立在个人成功和出色表现基础上的。对美国人来说,自我鼓励是获得高自尊的有效途径。他们倾向于夸大自己的成功,忽略自己的失败和错误。所以欧美文化中存在一种“超出一般效应”,即人们普遍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优秀(例如在智力或长相方面)。

东方文化中,如在日本和中国,人们强调的是集体和人际互动。对他们来说,自尊来源于自己隶属的某个社会集体。这种归属感是自尊的基础。因此,东方文化中的人更倾向于自我批评,通过改正个人的错误来强化集体表现。对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亚洲人的早期研究表明,他们倾向于自我贬低,即弱化自己的优点,因此人们认为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的人不需要进行自尊的自我强化。后来的研究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其实所有人都需要自尊的自我强化。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的亚洲人在进行自尊的自我强化的方式上与具有个人主义文化的欧美人不同。前者使用双向自我强化或策略性的自我强化,通过在互动过程中相互赞美和恭维来实现自尊的自我强化,后者则通过强调自己在集体主义品质上的优点来实现自尊的自我强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