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心理学-文化与组织管理气氛

文化心理学-文化与组织管理气氛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不同文化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组织具有不同的效能。研究者对来自14个国家的至少200名管理者进行了测量。总体而言,满意度最高的是日本和北欧群组中的管理者。性别多样性在不同文化下对工作绩效也有影响。除了比利时和美国外,其他6个国家的被试的评定数据均显示女性对工作重要性的评价显著低于男性的评价。工作的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文化心理学-文化与组织管理气氛

管理学中,组织结构特指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文化影响生活中的许多领域。这就意味着组织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产品技术、市场以及员工的态度上,也表现在深层次的信念、工作意义以及价值观上。在不同文化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组织具有不同的效能。例如,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与日本当时采择的社会政策及管理措施有密切关系。

1.成就动机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许多活动的引发是从需要开始的。需要引起某种内驱力的增强,而内驱力激发了反应,即一个或一组行动,以实现特定的目标。因此,一个完整的动机过程包括需要、内驱力、反应和目标四个组成部分。在关于动机(或称需求)的所有理论中,McClelland(麦克莱兰)和Maslow(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对跨文化研究影响最为深远的两种理论。

McClelland认为,经济的发展必须结合社会和心理的变量进行解释。他肯定动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成就动机”这一说法,认为成就动机是国家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的一部分。McClelland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中成就作为主题出现的频率与该国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滞后现象。其他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例如,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得到国民成就动机分数,通过资本收益和用电总量来评估国家经济水平,结果发现,成就动机分数与经济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Haire等人在1966年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了第一次全球性的大规模动机行为调查研究。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对该理论稍微做了调整,形成安全、社交、自尊、自主和自我实现5种需要,然后采用三个问卷分别测量动机、领导方式和管理角色。研究者对来自14个国家的至少200名管理者进行了测量。在这14个国家中,9个是欧洲国家,其他分别是美国、阿根廷、智利、印度和日本。被试从商会大学、培训中心及私人企业中征集。研究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在所有的5种需要中,自我实现需要在所有的国家中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其次重要的是自主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是在工作情景中促进管理者工作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者也发现,在这些国家中,这两个最为重要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低于其他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总体而言,满意度最高的是日本和北欧群组中的管理者。

性别多样性在不同文化下对工作绩效也有影响。在中国,性别多样性对工作表现有积极影响,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在团队合作中更重视人际关系和谐,尤其是当出现性别差异导致的冲突时更愿意去减少冲突、追求和谐,从而表现出更好的绩效。

2.工作动机的研究(www.xing528.com)

社会科学中对工作意义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20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家Max Weber(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崛起是新教的兴起和工作伦理发展的结果。最近在社会科学中,对工作意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MOW国际研究组织(Meaning of Workin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eam)于1987年进行了一项对工作中心化的地域差异的研究。工作中心化是指一种认为工作对个体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普遍信念。研究者在日本、南斯拉夫、以色列、美国、比利时、荷兰、联邦德国和英国8个国家中抽取被试。衡量工作中心化程度的方法是直接向被试提问,而问题包括“工作对你来说有多么重要”“工作与其他生活角色(包括休闲社交、宗教、家庭等领域)相比较时你如何排序”等。研究者根据被试的回答来评定被试工作中心化的程度。结果如下:

(1)工作中心化的国家差异。按照被试认为工作重要性的程度,从高到低对这些国家进行排列的顺序为:日本、南斯拉夫、以色列、美国、比利时、荷兰、联邦德国、英国。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工作中心化是工业化开始时间的非线性函数。西欧国家,包括英国,在研究涵盖的这些国家中是最早开始工业化的,而日本和南斯拉夫比起它们来要晚得多。

(2)工作中心化的职业差异。工作重要性的程度评价在不同的职业之间也有差异:专业人员得分最高,临时工得分最低,技术工人和失业人员得分处于中间位置。

(3)工作中心化的性别差异。除了比利时和美国外,其他6个国家的被试的评定数据均显示女性对工作重要性的评价显著低于男性的评价。这种现象在日本最为突出。

(4)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工作的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在强调工作权利方面,美国被试的得分最低,荷兰、比利时、联邦德国被试的得分最高;在强调工作义务方面,荷兰被试的得分最低,南斯拉夫和以色列被试的得分最高。在日本、英国、南斯拉夫和以色列,工作的权利和义务这两个变量大体是平衡的;美国被试对工作义务的认同程度要高于对工作权利的认同程度,而荷兰、联邦德国和比利时被试对工作权利的认同程度要高于对工作义务的认同程度。研究者认为在工作权利和义务之间保持平衡关系是最佳状态,也由此进一步推测,某些国家和地区(例如荷兰)在工作中心化水平较低的同时过度强调工作权利可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

(5)其他重要结果。此项研究还有两个具有跨文化普遍性的重要发现:首先,86%的人表示,即使有足够的钱能保证下半辈子过上舒适的生活,他们也仍然愿意选择继续工作。其次,在人生中五个角色的重要性排序中工作排在第二,仅家庭角色在重要性排序上超过了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