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生活风格,如何确立正确的生活风格

理解生活风格,如何确立正确的生活风格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解生活风格|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如何确立正确的生活风格,以及怎样依据生活风格来理解个体的错误和异常之处。但在开始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这些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个体分成不同的类型。因此,“类型”只是帮助我们理解个体之间的相似之处的一种便捷的方法。当提到一个属于社会适应不良类型的个体时,我们指的就是那种完全没有任何社会兴趣、生活枯燥无味的人。

理解生活风格,如何确立正确的生活风格

|理解生活风格|


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如何确立正确的生活风格,以及怎样依据生活风格来理解个体的错误和异常之处。但在开始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这些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个体分成不同的类型。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风格都是不同的,就像我们无法在一棵树上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这个世界上也并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大自然是如此丰富多彩,其中存在着无数的刺激、本能和错误,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因此,“类型”只是帮助我们理解个体之间的相似之处的一种便捷的方法。例如,我们根据个体的智力水平进行分类,然后就能够更好地研究处于某种智力水平的个体的特征。但是,我们不能总是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分类,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而凸显出同类个体所具备的相似性。在严肃的分类中,一旦某个个体被归为某一种类型,就绝不可能再被分到另一种类型中。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当提到一个属于社会适应不良类型的个体时,我们指的就是那种完全没有任何社会兴趣、生活枯燥无味的人。这就是一种对人群进行分类的方法,也许还是最为重要的一种。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尽管那些社会适应不良的人通常都很难跟他人建立起同伴关系,并且兴趣非常有限,其中有些人却把自己有限的兴趣全都放在了视觉事物上,而另外一些人则只关注口头事物,这两种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这种分类只是一种用来提供便利的抽象方法,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你就会感到困惑。

正常人是我们衡量变异程度的标准。正常人指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模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无论是否意识到,他们总能通过自己的工作造福社会。此外,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常人拥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而精神错乱的个体则同时缺乏这两种特质:他们既不能适应社会,也无法通过心理调试来应对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在我们的一个案例中,患者是一名30岁的男子,他总是在最后一刻逃避问题。他有一个朋友,但他却对两人的友谊心怀疑虑,因此他们的友谊从来没有更进一步。假如一个人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那么他是很难与别人建立深厚的友谊的。可以想象,除了一些泛泛之交,这名男子根本就没有任何朋友。他既不喜欢交朋友,也不善于交朋友。事实上他根本就不喜欢社交,在公司总是少言寡语。他在解释这一点时说,他确实没有什么想法,因此也就无话可说。

不仅如此,这名男子还非常害羞,跟别人说话时他总会一阵阵地脸红。假如能够克服自己的羞怯,他其实可以讲得很好。在这方面,他其实非常需要帮助而非批评。当然,在那种局促的状态下他很难有好的表现,他身边的人也不怎么喜欢他。他能够感受到这一点,于是就更加讨厌开口说话。我们也许可以说,他的生活风格就是如此:一旦在社会中接触他人,他就会注意到自己。

除了社会生活和交际艺术,下一个要谈的就是工作问题。这名男子总是害怕自己无法胜任工作,因此总是夜以继日地学习,致使自己疲惫不堪。到最后,他选择了辞职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对比一下这位患者处理以上两种生活问题的方法,我们就会发现他总是过于紧张。这就意味着他非常自卑,他总是低估自己,并且认为身边的人和新的环境都是不友好的。因此,他的一举一动都仿佛如临大敌。

至此,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来勾画这名男子的生活风格。可以看出,他希望有所突破,但同时又因为害怕失败而束手束脚。他总是非常紧张,如临深渊。只有在某些条件下他才能有所行动并向前迈步,否则就只想待在家里,不愿见人。(www.xing528.com)

这名男子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恋爱,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准备不足。面对异性,他总是踌躇不前,他知道自己其实是希望恋爱并结婚的,但因为内心深刻的自卑感,他又不敢面对自己的未来。他所希望的一切都难以如愿以偿。我们可以将他所有的行为和态度用“是的……但是”这样一个转折句来总结。他会在与一位姑娘谈恋爱的同时,又与另一位姑娘谈恋爱。这种情况在神经症患者身上是很常见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位姑娘不如一位姑娘。这种现象也可以解释一夫多妻制的趋势。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形成这种生活风格的原因吧。个体心理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分析生活风格的成因。这名男子在四五岁时就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风格,那个时候发生的某些悲剧让他成了这样的人,因此我们要找出这一悲剧是什么。可以看出,某些事情使他丧失了对于他人的正常兴趣,并且让他觉得生活异常艰难,因此,与其总是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不如选择裹足不前。就这样,他变得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并且总想逃避。

他是家里的长子,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提。前面已经讨论了这种情况的重要意义,并且知道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曾经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现在却被另一个备受宠爱的孩子夺取了地位。我们发现,很多害羞、胆怯的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更受宠爱的人。因此,本案例中这名患者的症结就不难发现了。

很多情况下,我们只需要问病人一个问题:你是家里第几个孩子?只要知道了这个,我们就知道了一切。我们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询问患者的早期记忆(old remembrances)——我们会在下一章详细讨论这一概念。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因为早期记忆或者最早的图像(first pictures)是个体生活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生活风格也叫作原型,因此知道了一个人的早期记忆,就等于知道了他的原型的一部分。通过回忆,每个人都能够记起一些重要的事情,而事实上,能留在记忆里的往往都是重要的事情。有些心理学派则提出了相反的假设,他们认为个体忘记了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但这两种观点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个人也许可以告诉我们他意识中的记忆,但他并不知道这些记忆的意义,也不知道这些记忆跟自己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无论我们强调存在于意识中的记忆的潜在或隐藏意义,还是强调那些被遗忘的记忆的重要性,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对于早期记忆的任何描述都具有高度的启发性。如果一个人告诉你,小时候母亲曾经带着他和弟弟一起去市场。这就足够让我们发现他的生活风格了。他提到了他和弟弟,因此对他来说,有个弟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让他继续讲,你也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故事:开始下雨了,母亲把他抱了起来,但当母亲看到了弟弟,就放下他去抱那个更小的孩子了。这样我们就能够勾画出他的生活风格了——他总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受欢迎。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他在公共场合总是沉默不语了,因为他总在观察周围是否有人比他更受欢迎。在交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他总会疑心朋友更喜欢别人,因此他永远无法交到真正的朋友。他总是疑神疑鬼,用各种小事情来干扰友谊的发展。

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悲剧将影响他的社会兴趣的发展。他回忆说母亲抱起了弟弟,也就是说,他觉得母亲更关心弟弟,他感受到了弟弟更受宠爱并且不断地去验证这种想法。他坚信自己的感觉是对的,同时也开始感到巨大的压力——在别人更受宠爱的情况下,自己要想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这样一个多疑的人来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彻底孤立,这样他就不再需要跟别人竞争了。有时候,这样的孩子确实会有类似的幻想:整个世界都毁灭了,地球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因此再也没人来跟他争宠了。他寻找一切可能的方式来拯救自己,但却没有去走那条符合逻辑、常识和真理的道路,而是钻进了猜疑的牛角尖。他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心里总想着逃避。他与旁人毫无联系,也对他们毫无兴趣。但我们不能因此责备他,毕竟他不是正常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