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生活风格,从家庭的影响,家庭的影响

孩子的生活风格,从家庭的影响,家庭的影响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的影响|家庭并非总是把社会理想摆在第一位。一般而言,家庭更重视传统观念。对于孩子来说,这才是从家庭到学校的理想步骤,而学校则是引导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中间桥梁。首先,大量的孩子都聚集在学校;其次,孩子在生活风格上存在的问题更容易在学校表现出来;最后,学校的教师更加了解孩子的问题。正是在这段时期,儿童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风格,为了与成人的生活风格加以区别,我们把儿童早期的生活风格称为原型。

孩子的生活风格,从家庭的影响,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影响|


家庭并非总是把社会理想摆在第一位。一般而言,家庭更重视传统观念。只有父母自身能够适应社会并且懂得教育的目标必须是社会性的,教育才能够发挥作用。只有父母懂得了这些道理,孩子才能受到正确的教导,并为上学做好准备,正如学校使他们做好准备走进社会一样。对于孩子来说,这才是从家庭到学校的理想步骤,而学校则是引导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中间桥梁

通过之前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个体在家庭中的生活风格是在四五岁以后稳定的,此后,个体的生活风格是很难被直接改变的。这一事实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不应该是批评和惩罚,而应该尽力塑造、培养并发展儿童的社会兴趣;教育不应该把压制和审查作为手段,而应该努力理解并解决儿童的性格问题。

另外,由于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的联系过于紧密,要让父母为了社会的需要去教育孩子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父母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教育孩子,这就为孩子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埋下了伏笔。这样的孩子注定会面临巨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在他们入校之时就开始出现了,而在他们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之后,这些困难将变得更加棘手。

为了补救这种情况,我们当然需要对父母们进行教育。通常来说,这并不容易,我们不能像对待孩子一样对成年人指手画脚。而即便他们愿意配合,我们也可能发现他们对所谓的民族理想毫无兴趣。他们过于传统和保守,根本不愿意去理解什么是民族理想。

既然对父母们无计可施,我们就只能努力去传播这些观念了。学校就是最佳的传播地点。首先,大量的孩子都聚集在学校;其次,孩子在生活风格上存在的问题更容易在学校表现出来;最后,学校的教师更加了解孩子的问题。

正常的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过于费心,也不需要我们进行干预。对于那些个性充分发展并且社会适应良好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自由。我们应该让他们去走自己的路,也应该相信他们能够在生活中的有益面找到人生目标并实现自己的优越感。也正因为他们的这种优越感来源于生活的有益面,所以这并不是优越情结。(www.xing528.com)

对于问题儿童、神经症患者以及罪犯来说,他们的优越感和自卑感都源于生活的无益面。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自卑情结,他们会对外界表现出一种优越情结。正如前文所述,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但只有在个体严重丧失了勇气并促使个体走向生活的无益面时,自卑感才会转变成自卑情结。

所有这些与自卑或者优越有关的问题都起源于儿童入学之前的家庭生活。正是在这段时期,儿童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风格,为了与成人的生活风格加以区别,我们把儿童早期的生活风格称为原型。原型就像是尚未成熟的果实,如果这个青涩的果实遇到了问题,比如生了虫子,那么随着果实的成熟,虫子也会越长越大。

我们知道,原型中的虫子或者问题往往起源于个体在器官发展上的缺陷,这种缺陷往往是个体自卑感的根源。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再次提醒读者,导致问题的并不是器官缺陷本身,而是由于这种生理缺陷引发的社会适应不良现象。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来训练个体去适应社会,如此,个体在生理上的缺陷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财富。正如我们所说,生理器官上的缺陷可能会激发出某种强烈的兴趣,加以训练的话,这种兴趣很可能会对个体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而如果这种兴趣体现在生活的有益方面,那么对于个体来说,它的意义就更为重大了。

但所有这些可能,都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缺陷如何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因此,如果一个孩子特别关注视觉或者听觉,那么老师就应该注意培养他对于其他感官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与其他孩子的步调一致。

举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很多天生使用左手的孩子小时候都显得笨手笨脚。我们总是很自然地认为孩子应该使用右手,因此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些孩子的问题所在。因为使用左手,他们会被当成家庭中的另类。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若不是争强好胜——这是好的一面——就是乖戾暴躁。当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之后,有些会表现得非常强势,而有些则显得灰心丧气、暴躁易怒,或者是格外懦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