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骼肌纤维适应性反应探析

骨骼肌纤维适应性反应探析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骼肌纤维对运动训练可产生哪些适应性反应?随着对骨骼肌纤维的深入研究,发现骨骼肌纤维对不同性质的专项训练可产生专门性的适应。许多研究表明,耐力性训练可引起骨骼肌中慢肌纤维呈现选择性肥大,而速度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见表5),力量训练也引起快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在专项训练的影响下,快肌纤维中Ⅱa与Ⅱb亚型的相互转化,目前已被多数运动生理学者所承认。

骨骼肌纤维适应性反应探析

骨骼肌纤维运动训练可产生哪些适应性反应?

随着对骨骼肌纤维的深入研究,发现骨骼肌纤维对不同性质的专项训练可产生专门性的适应。

(1)许多研究表明,耐力性训练可引起骨骼肌中慢肌纤维呈现选择性肥大,而速度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见表5),力量训练也引起快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表5 赛跑运动员的慢肌纤维相对面积(依costill,1976)

我国朱为模(1986)发现举重训练10周后,快肌纤维面积由5473平方微米增大到7140平方微米(P<0.05)。

(2)研究发现,经常进行速度性训练的短跑运动员腓肠肌中与无氧糖酵解供能有关的LDH(乳酸脱氢酶)、及与磷酸化供能有关的PHOSP(磷酸化酶)活性最高,而与有氧供能有关的SDH(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最低。经常进行耐力性训练的长跑运动员,腓肠肌中与有氧氧化供能有关的SDH活性最强,而与无氧供能有关的LDH、PHOSP活性则无显著性变化。中跑运动员介于二者之间(见表6)。

表6 短、中、长跑运动员肌肉中酶活性差异(依costill,1976)(www.xing528.com)

实验证明,进行8周短跑训练可引起肌纤维中ATP酶活性有显著提高(见表7)。表明ATP分解供能速度增快。进行5个月的耐力训练后,发现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有显著提高(见表8)。表明有氧代谢能力增强。

表7 短跑训练前后ATP酶活性变化(依运动生理学Thorstensson,1975)

(3)许多研究证实,在训练的影响下快肌纤维的亚型可相互发生转化。例如安德逊(Andersen)等对12名受试者在自行车功率计上进行8周耐力训练后,发现股外肌中Ⅱ型纤维%无变化,而Ⅱa型与Ⅱb型的百分比则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见表9)。霍司通(Houston)等研究了游泳训练前后三角肌及腓肠肌肌纤维组成的变化,发现腓肠肌肌纤维组成无变化,三角肌中快肌纤维亚型出现了改变,即Ⅱa型由28.7%增加至34.1%,Ⅱb型由8.8%减少至5.7%。在专项训练的影响下,快肌纤维中Ⅱa与Ⅱb亚型的相互转化,目前已被多数运动生理学者所承认。

表8 耐力训练后氧化酶活性变化(依saltin,1973)

表9 耐力训练后肌纤维类型%的改变(依Andersen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