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遇事不公的自我疗法:三步走

遇事不公的自我疗法:三步走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遇事不公的自我疗法如果你工作兢兢业业,却不如那些能力比自己差会和领导搞关系的人受重用,这使你觉得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其实,领导也是人,而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所以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观念和言行造成的。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而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这种比较的标准,也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比如,自己这次没评上职称,觉得很“不公平”。

遇事不公的自我疗法:三步走

遇事不公的自我疗法

如果你工作兢兢业业,却不如那些能力比自己差会和领导搞关系的人受重用,这使你觉得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在这样的处境中,不仅压抑人的良好心境,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扼杀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对此,有关专家提出了一种自我化解方案。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一个“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即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即与他人相比较的相对收入)的影响,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报酬和他人相比较,如果觉得不合理,就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导致心理不平衡。他建议,人们可以采取措施来消除这种心理,使心境稳定。一般来说,当事人可以采取下述做法。

第一,不必事事苛求公平。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必事事都拿着一把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否则就是和自己过不去。(www.xing528.com)

第二,设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奋发来求得公平。比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工作上踏实肯干,就应该得到领导的青睐,而把主动跟领导搞好关系的举动全都视为溜须拍马。其实,领导也是人,而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所以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观念和言行造成的。

第三,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而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这种比较的标准,也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比如,自己这次没评上职称,觉得很“不公平”。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次评选的名额有限,许多和自己条件一样甚至比自己强的人都没评上,也许这样一想,你的心就平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