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与挑战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与挑战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中文的弱势状态,可能会造成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二是容易成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因。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与挑战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一)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了大学生的现代观念,而网络社会的多元化又易导致大学生思想产生混乱

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这些特征正好与积极向上、追求时尚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相吻合。所以,网络的出现对于促进大学生学习观念、平等观念、竞争观念、全球意识等现代观念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时也应看到,目前互联网上的95%以上的信息来自英文,中文信息还不到1%。由于在互联网上大量接触英文信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稳定的大学生而言,在接受先进思想观念时,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中文的弱势状态,可能会造成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再加上国际反华势力恶意干扰和破坏,大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难免会受到冲击。比如,在某项调查中发现,有近27.15%的学生上过反动网站,1.80%的学生经常光顾。有近34.53%的学生收到过非法邮件。虽然其中31.14的人收到后删除处理,但仍有3.39%的人转发给别人关承认受到影响。

(二)网络的“超时空性”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而网络交往的不慎可能导致其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上当受骗

网络提供了方便、快捷、轻松、可视化、主动性的立体交往途径。调查中很多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收发电子邮件、聊天、参与BBS讨论等多种途径与朋友、同学交流、沟通,甚至可以和陌生人结为好朋友。调查显示:92.22%的学生在网上聊过天,40.72%的人有固定网友,11.08%的人约会过网友,5.59的人约会后仍保持联系,1.00%的人约会后成好朋友。由于在网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网上交往受深大学生喜爱,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网上交往也有其负面的影响,沉溺其中危害性则更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环境的超现实性往往导致大学生对客观现实世界的逃避,甚至产生封闭心理,失支在现实交往中的主动性。二是容易成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因。中青报曾刊发消息,福建一男青年以谈恋爱的幌子,绑架网上女友并向其家属勒索巨款后将其勒死。各高校因网恋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可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上交往观,对保持大学生健康心理和独立人格至关重要。(www.xing528.com)

(三)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在“虚拟自我”中得到放松,而道德失范也易随之产生

调查表明,57.29%的学生对自己的网上资料“做过适当改动”。9.58的学生承认“怎么好就怎么改”。可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不断修正现实自我,以实现一个完美的虚拟自我。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不断体验角色转换的乐趣,并从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使每个人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必负任何责任,所以道德失范现象也易在大学生的宣泄中产生。调查还表明,有32.73%的大学生曾在网上说过粗话。这可看作部分学生在虚拟空间的真实发泄,但足以说明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质尚待加强。另据调查,有49.70%学生曾在网上发泄不满,有55.49的学生曾在网上遇到过不文明行为,这表明,学生在尽享“言论自由”的时候,容易丧失必要的社会约束,产生逾越现行道德行为规范的行为。

(四)网络的开放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也向传统的育人手段和认知观念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使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可以实现全球共享。这样,作为一种传播手段,网络使大学生能在一个广阔的环境中了解世界各地的优良文化传统、先进的科学知识、博大的文化艺术,从而开辟一个全新的求知空间。此次调查表明:97.01%的学生认为上网“一点不”或“有一点”影响学习,结合前面所谈45.91%的学生表明上网是为了学习,不难发现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功效的认同感已十分强烈,这对传统的课堂讲授、面对面灌输教育手段提出严峻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大学生的传统认知观念发生了改变。如对色情网站的看法,40.12%的学生浏览过色情网站,24.55%的学生认为18岁以上可以浏览色情网站,另有28.74%的学生对浏览色情网站持无所谓态度。可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以前的所谓“洪水猛兽”已能够坦然相对、理性认识,这与以往动辄就认为有伤风化,甚至道德败坏的传统认知观念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