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行为有着怎样的特征,将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学界和政府对此都十分关注。网络使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成本大大降低。在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成果中,一些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尤其值得借鉴。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我们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与行为特征莫定了较好的基础。以上大学生对个人和群体的评价均能说明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行为是比较关注政治的。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

李桂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网民年龄结构中10岁~ 19岁的网民占31.8%,20岁~29岁的网民占28.6%,这正是大学生们集中的两个年龄段。随着社会和校园网络的普及和完善,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使用时间最长,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介。同时,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行为有着怎样的特征,将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学界和政府对此都十分关注。本研究是在对浙江省七所本科院校大三学生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总结。[1]统计有效问卷283份,其中女生164份男生119份。

著名新经济学家唐·泰普斯科特把伴随数字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称为“网络世代”。他指出“网络世代”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尖锐的独立自主性、情绪及智力的开放、包容性、自由的表达与强而有力的主张、创新、早熟、深入探究的精神、立即性等;在人格上主要表现出接受歧异性、好奇、独断并拥有强烈的自我主张等特征。我国学者巢乃鹏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网络受众行为心理特点的产生依赖于网络技术和网络所提供的环境。网络受众的行为特征主要包括个体性、虚拟性、自主性、参与性等;其心理特征则主要体现为:匿名心理,在网络提供的“匿名”环境中,受众对自己真实身份的伪装既有有利于其人格发展的一面,也会产生诸多弊端;认同心理,即通过网络在思想、价值、角色等方面进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选择心理,受众总是按照一定的需求来选择媒介或信息;从众心理,随着网上一定数量的团体标准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开始显得愿意并渴望服从。谢海光等人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提出,与传统的大众传媒相比较,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其优势主要在于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和更新的快捷性,信息传播的同时性、个人化和交互性,声音、画面和文字的一体性,但其不足则在于缺乏严谨性、深刻性、权威性,在意识上则体现出虚拟性、平等性、自由性、创新性等特征。

有关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涉及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教育学政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领域。就发表的论文数量看,以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类型、网络伦理道德、网络沉溺、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的文章居多,对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较为薄弱。申福广等探讨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倾向,认为当代大学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参与程度以及侧重点比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有较大不同,他们对国家政治生活关心的意识相对薄弱,关心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远远低于对自身的关注,关注的侧重点也集中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部分。赵雪芬则认为,成本和收益是决定大学生政治参与活动的关键因素。网络使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成本大大降低。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信赖感进一步增强。在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成果中,一些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尤其值得借鉴。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我们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与行为特征莫定了较好的基础。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人们对政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政治行为是人们围绕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大学生的政治行为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关系密切,政治心理是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它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府政策等政治现象的态度和看法,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政治行为的内容、方向和方式,即在政治生活中,人们的参与或不参与行为,参与的方式和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等。恩格斯指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这说明政治心理来自人所依存的现实政治环境,包括各种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的不断刺激,并成为政治行为的中介。此外,研究者发现人自身特定的气质、性格、意志品质和传统习惯等也是影响政治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一译列文)力图用数学公式:B=f(P-E)计算出人的行为在多大的程度上受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并得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理论,从而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因此,政治心理和行为是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结果,既带有时代的印记,也反映了人自身的特点。随着网络技术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种不同以往的生产生活出现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看待政治现象实践政治活动的方式必然发生巨大的变化。

不少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冷漠现象成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突出特点,其具体表现为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和对政治活动采取消极对待行为。笔者在多次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此种观点不以为然。关心政治首先要有听、读新闻的行为,调查中36%的同学几乎每天都看,20%每周会看,37%偶尔看看,8%不太看。新闻不一定都关涉政治,但忧国忧民意识一定来源于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对此,69%的同学表示忧国忧民,17%表示没有,14%表示不知道有没有。对自评政治情感的程度,16%的同学表明非常关心,52%表示关心,29%表示不太关心,4%表示不关心。可见,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关注政治的。这个观点在同学们评价当前大学生整体政治责任感时更加明显。26%的同学认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51%认为平时冷漠,大事关切;16%评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7%选择不知道。以上大学生对个人和群体的评价均能说明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行为是比较关注政治的。

大学生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关心着政治,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冷漠。调查对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途径,73%的同学选择国内网站,36%选择手机,同时33%选择国内主流报刊、广播、电视,少数同学选择了课堂、书籍、同学朋友以及外国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网络语言是由网络人群新创或约定俗成的特定语言。近年来有不少网络语言揭示了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对这些网络语言的熟悉程度也能反映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度。调查显示,43%的同学知道“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等网络语言的来源与含义,37%知道一点,19%不知道。相应地,在表达政治意愿的途径上,12%的同学表示经常通过网络就时政新闻、社会事件、学校管理发表意见,45%表示偶尔这样做,43%表示没有。网络时代,网络将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和参与政治方式的首选。

不少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日益明显。此次调查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个观点。在评价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问题上,49%的同学认为这是个人利益最优化的选择,11%认为这样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40%认为青年求稳定不利于社会发展。大学生考公务员熟的现状更有利说明功利思想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选择政治议题也能反映政治主体价值观的取向。在民生、外交、择业就业、贪污腐败、社会治安、疾病救灾等11项议题中,择业就业成为大学生的首选。他们浏览新闻最关注的是择业就业,政治参与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在评价其他同学加入党团组织(或其他政治组织)的真实动机问题上,9%的同学认为出于理想信念,60%认可现实功利,9%认为是党团组织的要求,23%说不清。虽然部分同学们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谨慎,但是60%的比例已经能够说明在入党动机上大学生理想主义淡化,功利主义突出。

理论上,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学生自治团体的政治活动密切相关。对本校、院两级的学生会和双代会选举,51%的同学表示关注,49%表示不关注。显然,有近一半同学对学生自治团体的选举和事务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应当与学生自治团体的治理状况不理想有关。同时,大学生关注和不关注自治团体的态度本身也能说明,多数大学生注重自身利益以及功利参与的政治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激增。社会上关于改革开放成败与否的争论日趋激烈。争论的背后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肯定或否定。大学生们难免会谈论这样的话题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调查中,17%的同学评价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很强,47%认为较强,29%认为一般,4人认为较差,3人认为很差,11人选择不知道。对政府正在进行控防甲型H1N1流感的做法,14%的同学评价很好,66%认为还好,15%选择不好,9人选择不知道。可见,多数同学还是肯定改革开放肯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少数同学持谨慎态度或负面评价。

随着中国民主和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媒体频频揭露政府官员腐败案,引发民众诸多评论,大学生对此观点不一:11%的同学认为这说明政府官员越来越坏,14%认为民主和法治建设取得成效,56%认为这反映对权力的制约仍然不够,22%认为这是社会风气败坏的表现,同时,25%的同学认可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可见,多数大学生不满政府惩治贪污腐败的效果。还有不少同学对民主和法治能够制约权力表示怀疑。这种心理体现在大学生看待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态度上更加明显。25%的同学认可“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12%认为政府会暂时让步,但闹事者会受到压制和打击,43%不同意通过闹事来解决问题,另有22%对此表示“不好说”。

政治发展是全部社会政治的变革和调整。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目标,是政治文明的最高标志。政治信任是民众期望政府或政治系统将运作产生出与他们的期待相一致的信念或信心,包括民众对政治体系及政治生活方式的信心,对政治制度、政府及政策的信任,对公职人员的信任和公民之间的信任。大体上,政治信心着眼于长远,政治信任着限于当前。调查发现,39%的同学对中国持续稳定发展很有信心,45%表示有点信心,10%表示信心不大,5%表示“不好说”,2人没信心。可见,多数大学生对我国实现民主政治抱有较大信心。这个信心可能基于大学生对共同政治理想的认识和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总体判断。57%的同学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37%基本认同,5%不认同。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总体感觉,9%的同学认为非常稳定,71%认为比较稳定,9%认为不太稳定,5%认为危机四起,7%不想说。因此,总体上多数大学生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有信心,但是这个信心不很充足。同学们对就业的心理准备也反映了这个特点。49%的同学表示焦虑.31%同学表示有信心,17%的同学还没想过。

对基本政治制度的信任是公民政治信任的基石,公民对党和政府政策信任的评价反过来也会影响公民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评价。调查中,19%的同学认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69%认为基本符合中国国情但需要完善,7%认为不好,5%选择不了解。在评价党和政府解决“89学潮”的政策上,11%的同学表示认同,35%基本认同,21%不认同,33%不想说。可见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党和政府的历史政策,多数大学生们表现不满和隐忍。这个心理还反映在他们对政府电子政务的态度上。对网络投票、签名或发帖表达的意见是否会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的问题,44%的同学认为会,35%认为不会,19%表示不知道。这种半信半疑的心理,在他们评价国内主流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报道的政治事件的可信度上表露明显,25%的同学表示信任,66%表示半信半疑,11%表示不信。当大学生们对政治信息来源表示怀疑时候,对党和政府政策宣传的信任度可想而知。

网络时代,大学生们不再迷信权威,他们喜欢独立思考,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调查显示,在学生会和团委选举中,55%的同学根据候选人平时和竞选时的表现,27%按他人指示或随大流,13%选“其他”。显然在校级选举投票中大学生自主参与意识非常明显。如前所述,多数同学有通过网络对时政新闻、社会事件、学校管理发表意见。显然,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发表政治观点,参与高校民主管理和监督要自在和自主得多。

在大学生自主意识渐趋强烈的同时,大学生社会政治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在评价2009年长江大学同学舍己救人的行为上,49%的同学认可为英雄壮举,24%认为是不计后果的冒失行为,11%认为三命换两命,不值。对于近年来国内众多明显转投外国国籍的现象,46%的同学表示个人有选择的权利,41%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对学习“两课”的评价,36%的同学认可为科学理论、政策指导或国情分析,44%认为是道德说教或思想灌输,19%认为是过时理论。虽然“两课”教师的讲授方法会影响同学们对“两课”的评价,但“两课”传达的政治价值观是决定同学们评价“两课”的主要因素。多数同学表示怀疑或反感“两课”中宣扬的政治价值观。网络时代,当政治和法律不能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时,大学生怀疑和否定国内主流政治价值观并接受西方价值观念的情形将越来越多。

政治价值观,一般指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包括社会成员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政治活动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它直接影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信念、信仰和态度。网络在为我国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条件的同时,又影响着他们政治价值观的确立。冷战结束以后,美英等西方国家从未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依托其主导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和凭借信息量的绝对优势,肆意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进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输出,还开展旨在分裂我国主权的政治宣传。受此影响的青年学生容易淡化对中华民族文化与价值观的信任、依赖和自豪感,直至成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俘虏,盲目地认为欧美的一切比中国好。

随着全球化速度加快,“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的思想借助网络广泛传播。这种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挑战和压力之下,否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发展前途的思潮。它实质上是残留的殖民地意识的表现。历史上,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人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面前抬不起头。如今这种殖民地意识借助网络死灰复燃。它传播西方的消费观、生活观、政治价值取向。它的逻辑是:中国什么都不行,从来就不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什么都行,从来就行。大学生的民族与国家意识弱化将重创我国长期以来构筑的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基石的思想大厦,给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蒙上阴影。

政治信任就是民众期望政府或政治系统将运作产生出与他们的期待相一致的信念或信心。网络、电视等电子媒体引起的公众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度下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如帕特森观察到电视曝光与对政府信任下降之间的直接关系。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网络。网络使政治性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因此网络媒体使用越多的人接近另类观点的机会也越多。而大学生是使用网络媒体最多的群体。已有学者指出网络媒体总体性使用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是消极的,大学生网络使用越多政治信任感越低。近年网络媒体揭露的贪污腐败、官场潜规则、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行政执法或司法的违法事实,以及近70%的举报者会遭到报复等诸种新闻,无不触动青年学子的神经,引起他们对政治的怀疑和愤怒。

网络上大量未经证实和扭曲事实真相的政治言论以及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潮,也动摇了一些学生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他们怀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定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不信任国家政策和政府行为,怀疑民主和法治能够防止腐败,反感“两课”内容。有的学生还在网上传播谩骂国家领导人的内容或者根据道听途说的消息撰文指责政府。大学生政治信任度不高不仅削弱了党和国家的政治权威,也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养成和政治规范的形成与遵守。

政治参与不足是指公民参与政治范围小、层次低和参与不充分。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政治参与不足的问题。从政治参与的层面看,在国家层面,大学生除了投票选举区人大代表,其他政治参与的机会很少;在高校,大学生对学校发展和建设,对师资、财务、教学、行政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几乎没有决策权,行使管理和监督权也是非常不足;即使像学生会和团委这样的学生自治组织,学校一级和一些学院仍实行间接选举,普通同学没有机会参加投票和参与其中。从政治参与的方式来看,虽然网络的发展拓宽了大学生参政的渠道,大学生可以和其他公民一样通过电子邮件(E-mail)、网络论坛(BBS)、网上聊天(QQ、MSN)、网络博客(Blogger)等途径参与政治生活,但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仍显不足。有学者总结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一是利用网络获取、了解政治信息,二是利用网络表达政治意见、诉求,讨论现实政治议题,三是利用网络渠道取得与政治领导人、政府机构的对话机会,四是利用网络发起现实的政治运动。现实中,青年人无论哪一方式的网络政治参与都不足。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网络时代“随着信息运动速度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显然,我们距离这样的政治参与还很遥远。

不能与时俱进的政治参与不足将使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基础遭到削弱,政治体系效率下降;参与不足如果是由于政治压制所造成,一旦出现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故,迅速转化为参与爆炸,极易引发政治动乱。就大学生来说,不能有效地参与高校的民主管理和政府决策活动,既不利于其自身权益的保障,也不利于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不利于为政治生活输入新鲜血液;相比于其他许多社会阶层,大学生政治敏感度高,政治利益指向一致,如果正当的政治参与受到压制,更易转化为有广泛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分析各种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要抓住大学生认同共同理想和对政治发展信心较好的有利时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尚好的有利时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民族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是对现存国家合法性的认识。树立国家意识,首先要强化国家主权独立意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是国际社会互动中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是保证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其次要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在网络时代,国家安全已超越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的范畴,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使大学生清楚,世界发展越是接近全球化,越是需要坚持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越是需要捍卫民族安全。

要引导社会价值观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调查显示,在影响大学生政治观的诸因素中,社会风气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传统等,成为首要因素。当前亟须整顿宣扬“金钱最大”价值观的电视、网络媒体节目,才能更好地发扬“真善美”的社会价值观,为青年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政治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www.xing528.com)

民主,简单地说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民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历史上只有按民主制度行事的统治者才会被民众信任,也才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网络时代,我国人民群众的政治需求激增,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强劲动力。法治,就是树立法律治国的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超越法律之上。要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任度,必须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信任危机,使遵守法律的诚信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欺骗行为受到惩罚。这样才能使法治成为信任的保护制度和机制。社会信任危机的解决能从根本上化解政治信任危机。

网络时代,大众传媒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内容上的改进也是促进大学生政治信任的重要因索。有学者认为中国传媒效果研究不应仅局限于所谓控制和变化的冲击之间的对立,而应更多地关注媒体在一定程度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宣传教育在技巧上的改进,与媒体宣传内容异质性增加、媒体环境的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对民众的影响。网络信息的提供者有责任在民主与法治的环境下为解决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做出贡献。

网络政治参与可以使“社会个体方便地借用网络,安全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社会某一事务的关注,并且形成一种虚拟的利益共同群体,以影响政府和政治家”。显然网络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政治参与范式的变革。在我国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民主法治体制下,作为“超越”现实政治诉求的表达方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途径的“缺位”与“贫困”现实。

当前网络民意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日益影响着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大学生利用网络渠道,取得和政治领导人、政府机构的现实对话,极大增强了政治信息的传导和反馈功能,有利于政府的正确决策。此外,网络政治交流、网络政治结社、网络政治辩论等对于提高青年学生的参政能力,对青年学生树立现代参政意识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然,由于网络的特点容易导致公众参与的无政府状态,所以适度的网络控制和网络整合是必需的。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法学院)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htlp:〃matLqq.com/tech/2010Zcnnic25.pdf,2010-9-26

[2]塔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生活主张.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95~111,121-124 ,191

[3]巢乃鹏.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种信息查寻的研究范式.新华出版社.2002.62-73

[4]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更旦大学出版社.2000.5-10,8-12

[5]黄少华,武玉鹏.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

〔6]洪章,曹银忠.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问题研究综述.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25(2)

[7]申福广等.大学生网络行为探析——对首都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调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8]赵雪芬.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基于成本收益分析.中国农业教育.2007(6)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82.324

[10]威廉·S·萨哈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十七章).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11]奥兰多·帕特森.自由反对民主国家:论美国人不信任的历史根源和当代理论见:马克·沃伦.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169

[12]罗辿.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中国青年研究,2007(3)

[1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5

[14]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9~270

注释

[1]包括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