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的总体特征,是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的研究也因而始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众多专家在该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主要存在着阶段性、矛盾性和可塑性三个主要特征。大学生的心理可塑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的总体特征,是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的研究也因而始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众多专家在该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主要存在着阶段性、矛盾性和可塑性三个主要特征。

(一)大学生心理的阶段性特征

这里的阶段性特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他们的心理被深深地打上了这个阶段的烙印,具有不同于幼年、中年和老年时期的特征;二是指大学生在就读的不同阶段,在心理特征上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即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特征有所不同。

1.社会角色转变的特征

大学生处于“孩子”向“大人”的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他们具有明显区别于人生其他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满自信、积极乐观。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迅速趋于成熟,精力充沛,身体和心理都充满了力量。

第二,主动进取、勇于创新。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探索的热情,对新鲜事物好奇敏感,厌恶因循守旧,勇于探索和创新。这一时期往往会产生发明创造的欲望和冲动,或者为以后的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知识和心理基础。

第三,情绪强烈、情感丰富。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高考”,相对于其他同龄群体,大学生有种优越感,他们的爱恨情愁更愿意表达出来,对于内心的需要,他们竭尽全力去争取和满足,而且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和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人和社会。

正是由于青年大学生具有这些心理特征,才使他们有意愿、有能力去奋斗,使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特征。如果这些特征没有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发展到极端,它们就会走向反面,就容易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不难发现,有些大学生遭受挫折打击时,有时甚至只是很小的打击,如考试的失败、恋爱遭拒等,往往就会消极颓废甚至萎靡不振,强烈的自尊也会转化为自卑、自弃。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的。

2.在校期间的心理状态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特征也有比较明显的不同,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总体上看,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状态要经历三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适应期,主要指一年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要面对的是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人际交往圈子、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新鲜感,但又伴随着一些不安。他们因为能进入大学而自豪,但又因为缺乏应对大学生活的人生经验而自卑。他们充满自信。精心规划前程,又伴随着某种程度的迷惘。他们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注意力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上。

第二,发展期,主要是二、三年级阶段。这时候,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进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活时期。他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成熟期,主要是四年级。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逐步形成,心理也逐渐成熟。这时候,他们面临毕业和就业的问题。尤其是就业的压力使他们充满了忧虑感。

(二)大学生心理的冲突性特征(www.xing528.com)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传统价值权威衰落、个人追求多元化的时代,加上大学生本身在各个方面还不成熟,还未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先进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还不能做到一以贯之,而是充满了变化。这种情况反映在心理上,就是大学生心理充满矛盾和冲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和家庭的高期望值,成才的意识比较强。但是,他们中一些人往往缺乏实现理想所需的坚持不懈的韧性,不喜欢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而是期望一蹴而就,一鸣惊人。他们也常常以他们的理想来审视学校、社会,对现实中的很多事情看不惯,甚至有时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产生悲观情绪,这就必然容易使他们产生困惑和怀疑的心理。这种矛盾心理表现在低年级大学生身上,就是他们发现大学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进入大学后面对现实的校园生活有种强烈的失落感;表现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就是部分大学生时而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时而又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经常相生相存。

2.情绪和理智的冲突

大学生的情绪非常丰富,变动不居,他们对事物的判断也往往带有情绪化,以个人的好恶作为评判标准。这种情况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部分大学生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跟着感觉走,往往造成同学关系的紧张。特别是在挫折面前,他们容易泄气和悲观。这是因为,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往往从感性认识或直觉经验的方式评价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理智还不发达,理性思考还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和反思能力不强。

3.独立与依赖的冲突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渴望摆脱家庭和老师的约束。但是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们都还不能独立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摆脱不掉对家庭和老师的依赖。渴望独立但又不得不依赖,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们经常陷入独立与依赖的冲突之中。

4.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渴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认可。但是,在大学校园里,尤其是在一些名校里几乎个个都是中学的“尖子生”,都有自己的优长之处,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蓦然发现自己的优势已经不再是优势,自己在群体中的竞争力并不是那么强,于是往往认为自己缺乏能力和才华,进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种心理困惑在那些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和学习成绩很好、但又没有音体美特长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大学生心理的可塑性特征

大学生心理的可塑性特征与阶段性特征是紧密联系的。大学生正处于向成年人的转变阶段,他们的各种心理品质还不稳定,心理结构还不够优化心理素质还没有完全成熟,因而心理可塑性较大,容易发生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可塑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趋利避害,完善自己。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积累,各方面知识的增加,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开始更全面、客观地审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完善自己的心理结构,逐步构建起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形成特有的人格。他们开始自觉地发展和强化对自身成才有利的优势,克服和弥补对未来发展不利的劣势,不断提升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求新求变,适应社会要求。随着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深入了解,对人生价值的全面感悟,对社会发展走向洞察力的增强,他们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问题。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十分关注本专业乃至相邻专业的就业状况,关注人才市场的动向,有的还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以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这充分表明了大学生已开始形成与时俱进、求新求变的心理品质和精神状态。与此相关,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大学生为谋求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岗位,在求职材料中“注水”,过度包装自己,甚至伪造经历,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他们的这种失信行为固然应当遭到谴责和抵制,但这也从反面折射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为适应社会要求,必须不断地改变自己。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能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大学生心理的这种变化。也正是这种可塑性的特征,为教育工作者实施有效的教育提供了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