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异兆悲音:贾府彻底倒霉前的预兆》

《异兆悲音:贾府彻底倒霉前的预兆》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八一问“异兆悲音”做何解第七十五回的回目是:“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那么,这种异兆说明贾府倒霉的日子已经到来,是毫无疑义的。宁府是贾家长门,贾珍是贾家族长,宁府的祠堂就是贾家全体的祠堂,宁府祠堂里的异兆,自然是整个贾家的异兆。这是再一次强调,贾家的最终败落已经指日可待。因此,贾氏宗祠里的长叹之声,只能理解为一种大祸之前无可奈何的悲凉之音。

《异兆悲音:贾府彻底倒霉前的预兆》

第四八一问 “异兆悲音”做何解

第七十五回的回目是:“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书中写贾珍由于在孝中,不宜过节,故在八月十四的晚上与妻妾小聚,饮酒品笛,“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贾珍忙厉声叱诧,问:‘谁在那里?’连问几声,没有人答应。尤氏道:‘必是墙外边家里人,也未可知。’贾珍道:‘胡说!这墙四面皆无下人的房子,况且那边又紧靠着祠堂,焉得有人!’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扇开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前明朗,众妇女都觉毛发倒竖。”

中国传统信仰,大至国家,小至庶人,凡有什么大事发生,都会事先出现一些征兆,这些征兆往往是自然现象,但与人事相关。中国人的思维是将自然、社会、人打成一片,一体看待,与西方人将自然与人断然打成两截大不相同。比如门帘打卷要来客人,见到喜蛛会有喜事,而屋外有夜猫子叫便会死人,都是极其普及的信仰。贾府祠堂里有人长叹之声,有风掠过祠堂,闻得扇开合之声,第二天看视,却又门窗完好无损。无疑这一阵风也是怪风、妖风之类。那么,这种异兆说明贾府倒霉的日子已经到来,是毫无疑义的。宁府是贾家长门,贾珍是贾家族长,宁府的祠堂就是贾家全体的祠堂,宁府祠堂里的异兆,自然是整个贾家的异兆。这是再一次强调,贾家的最终败落已经指日可待。

此前,书中对于这种结局的到来已经屡次逗漏。

第七十四回贾探春说:“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第七十五回开头就这样写:“话说尤氏从惜春处出来,正欲往王夫人处去,跟从的老嬷嬷们因悄悄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老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事,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老嬷嬷道:‘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也是有的。’”还是在这一回,尤氏道:“这样,早饭吃什么?快些吃了,我好走。”佩凤说:“爷说,早饭在外头吃,请奶奶自己吃罢。”尤氏问:“今日外头有谁?”佩凤道:“听见说,外头两个南京新来的,到不知是谁。”

如此看来,甄家被抄之后,有女人带了东西到荣府,明显是让荣府帮助隐藏。很有可能也有男人到了宁府,故此贾珍陪着吃饭。我们知道,甄家与贾家本来就是互为影像,甄家即贾家,贾家即甄家。甄家被抄几乎与贾家抄检大观园同时,甄家是被人抄,贾家是自己抄,完全可以看作被人抄的一个预演。甄家的被抄,实际上就是在提示,贾家被抄的日子也不远了。(www.xing528.com)

而且在抄检大观园之前,曹雪芹写了“懦小姐不问累金凤”。在抄检之后,写了“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对于迎春、惜春的性格做了重笔勾勒。至此,“金陵十二钗”均已立传,人物形象都已出来,就连巧姐都有了与板儿的见面和刘姥姥起名之描写,那么再往下写,就只能是结局的到来,写这些人的最终命运。

由此三点来看,曹雪芹在写毕抄检大观园之后,他所编织的那张情节之网,人物之网,已经要“收口”了,从此以后他将放笔直写大结局,绝不会再浪费笔墨做一些无谓的描写。我们看现在八十回后的续书,情节的冗杂拖沓,人物的干瘪苍白,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分明是有意铺排笔墨,故意“抻长”文字。曹雪芹用笔虽说细腻入微,但从来惜墨如金,不枝不蔓,于不动声色中敢于大开大阖。他绝不会等到第一百二十回才做结束。由全书走向来看,写至第一百回左右当可收束全书,甚至第八十八回、第九十九回都可以结束,最多不会超过一百零八回。

而且甄家女人带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书中没有明写,很可能是“违禁”之物,即使不是“违禁”之物,只是一般的货财,若是被人揭发检举,贾家也可能因此被祸,接二连三,各种罪案一齐发露,贾家的彻底倒霉也就为时不远,甚至迫在眉睫。

因此,贾氏宗祠里的长叹之声,只能理解为一种大祸之前无可奈何的悲凉之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