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贾宝玉流放岭南:提示早期预兆?

贾宝玉流放岭南:提示早期预兆?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一二问贾宝玉确曾流放岭南吗上一回我根据第六十二回书中所写薛宝钗与贾宝玉射覆所引用诗句推断贾宝玉在书的后半部是被流放岭南。这绝不是泛泛之笔,而是曹雪芹在暗示宝玉在后半部书的遭际,他确实是被流配岭南,与薛宝钗有一番生离死别。而贾宝玉则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他应该是导致贾家败落的主因。

贾宝玉流放岭南:提示早期预兆?

第四一二问 贾宝玉确曾流放岭南吗

上一回我根据第六十二回书中所写薛宝钗与贾宝玉射覆所引用诗句推断贾宝玉在书的后半部是被流放岭南。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人抽花名签饮酒,薛宝钗抽的是一枝牡丹,上写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签上要求“在席者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贯,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于是宝钗命芳官唱一支曲子,芳官唱了一曲《赏花时》,在这一支曲子中,再次透露出贾宝玉流放岭南的信息,值得重视。曲子如下:

翠凤翎毛扎帚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

这一支曲子出自明朝汤显祖著名的《临川四梦》之《邯郸记》。在这部戏的第三出,描写何仙姑吕洞宾所度,来到蓬莱岛山门打扫那被风吹落的蟠桃花,后来何仙姑证入仙班,不宜再做这种营生,于是张果老便命吕洞宾去那赤县神州,再度一人前来接替何仙姑扫花。这一段曲子就是何仙姑所唱,大意是嘱咐吕洞宾快去快回,不要惹事,不要饮酒,不要耽搁了她去赴那蟠桃宴。

吕洞宾来到我们河北邯郸,正遇到穷极无聊的卢生来到赵州桥北的小店,店家为他炊黄粱为饭,他要打一个盹儿,吕洞宾给他一个仙枕。卢生沉沉睡去,睡梦中误入一所庭院,被当时海内巨族清河崔氏之女招赘为婿,新婚之后赴京赶考,因用金钱贿赂权贵,考中状元,除翰林院学士,兼知制诰。后因奸臣谗陷,发至陕州任知州,在那里开通河道三百里,立下大功,又值外番进犯,皇上命他带兵进剿,打退番兵,为大唐拓地一千里,加太子太保,封定西侯,同平章军国事。再因奸臣谗陷,被押付市曹问斩,幸亏夫人携子叩阍申冤,说动了高力士天子特旨刀下留人,流配岭南州鬼门关地方,在那里受尽苦楚之后,皇上特旨招还,从此出将入相,享尽荣华富贵,后因荒于酒色,老病而死。待他醒时,店家的黄粱饭还没有熟,从此深悟前生来世,跟随吕洞宾来到蓬莱仙岛,接替何仙姑做了仙门外的保洁工,每日打扫落花,成为准神仙。(www.xing528.com)

“黄粱美梦”的故事尽人皆知,曹雪芹在宝玉生日的时候让芳官唱了这样一支曲子,而且是由薛宝钗点的,那么这个曲子和这一部戏肯定与两个人的人生际遇大有关联,这是不言而喻的。表面上看,曹雪芹在这里是明点钗、玉二人眼前的繁华热闹不过是黄粱一梦,转瞬即逝,接踵而来的将是无尽的贫穷凄凉。但是在这里最惹人注目的则是卢生流配岭南的情节。若是单单这一个情节,我们也许可以轻轻放过,可是第六十二回,香菱说宝玉的名字在唐诗里就有,出自岑嘉州的《送杨瑗尉南海》,诗的结句为:“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是说广东这个地方多有珍物,切不可为其所动,丧失操守。在前后相连的两回书中,两次酒宴,两次出现岭南,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了。这绝不是泛泛之笔,而是曹雪芹在暗示宝玉在后半部书的遭际,他确实是被流配岭南,与薛宝钗有一番生离死别。

至于贾家获罪缘由,一般论者均以为是元妃在宫廷争斗中失宠,导致死亡,贾家因之倒霉,终至抄家。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在前八十回书中,根本没有一个字涉及宫廷争斗,如果贾家果真败于宫廷争斗,依照曹雪芹“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惯常笔法,在前面必有逗漏,可是却一字没有。像这种关系贾家存亡,关系整部书的情节走向及最后结穴的大关键,一字不提,是极难想象的。再者,曹雪芹家就是因为宫廷争斗而导致抄家,康熙皇帝对他家很好,可是雍正上台以后,据说他是采用不正当手段篡权夺位,所以上台以后要把康熙旧人统统整倒。曹雪芹祖父曹寅做着江宁织造,是一个出名的肥缺,不仅要打点康熙皇帝,各位皇子,达官显贵也免不了向他伸手,他又不幸与雍正的死敌八皇子胤等人搭上关系,雍正就非把他家整倒不可。这个事情当时也是尽人皆知。曹雪芹怎么会那样傻,把他家的事情照本实发地写进书中?虽然当时的皇帝是乾隆而非雍正,可乾隆是雍正的亲儿子,他如果这样写,岂不是成心找死?一个人再傻,也不会傻到这个地步。我想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不是元妃的失宠、死亡导致贾家的败落,而是贾家人胡作非为,导致元妃的失宠、死亡。元春是在贾家事发而没有处理之时死去的,故而《红楼梦曲子》中有这样的话:“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书中贾家是以金陵为家乡,故有“路远山高”的话头,“退步抽身”,是告诉贾家人不要再做垂死挣扎,赶早做保身保命之计。

贾家实际上是因为自身胡作非为而导致败落。在八十回以前,贾家就已经是命案累累,金钏儿之死,如果告贾宝玉一个“逼奸母婢,致死人命”,是完全可以立案的。还有一个勾引棋官蒋玉菡之事,闹得满城皆知,这位棋官乃是皇上赐给忠顺王府的,这可是“大不敬”之罪。还有王熙凤逼死长安守备的儿子和张家之女,逼死鲍二家的,逼死尤二姐,贾瑞之死还不算在内。贾赦也因为几把旧扇子逼死了石呆子。这些事情都不会白写,明显是为贾家最后败落做铺垫。贾家内部的争斗也日趋激烈,赵姨娘王夫人已是水火难容,邢夫人对于王夫人也是公然进攻。奴仆之中更是拉帮结派,鸡争鹅斗。贾家应该是在这种内部争斗的作用下导致败落。而贾宝玉则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他应该是导致贾家败落的主因。故此,流配岭南,还应该是皇上法外施恩,格外照顾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