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冼夫人:南朝岭南越人领袖,岭南前事中的主角

冼夫人:南朝岭南越人领袖,岭南前事中的主角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冼夫人是南朝末年至隋朝初年岭南地区最著名的越人领袖。其夫族冯氏出身豪门,经冼夫人时代后,高凉冯氏成为隋唐时代的名门望族。冼夫人与众不同的能力是高于其父兄及其他俚人领袖的洞察力与大局观。罗州刺史冯融非常欣赏冼夫人的才干品行,为其儿子高凉太守冯宝提亲,冼英成为冯宝的夫人,后世称之为“冼夫人”。这一年冼夫人成为冯融之子冯宝的夫人。

冼夫人:南朝岭南越人领袖,岭南前事中的主角

冼夫人是南朝末年至隋朝初年岭南地区最著名的越人领袖。

冼夫人(512—602),原名冼英,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高州)人,生前经历南朝的梁、陈两朝和隋朝三个朝代,被各朝皇帝所依赖,是控制稳定岭南的依靠,其个人的影响力持续近70年。冼夫人出生于南北朝时高凉郡南越俚人冼氏首领家庭中,冼氏世代都是南越土著的领袖,管辖众多大小部落,统领十数万家越人,是俚人大首领,在粤西直至海南岛的俚人世界有极高的影响力,经过冼夫人一代,则对整个岭南地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夫族冯氏出身豪门,经冼夫人时代后,高凉冯氏成为隋唐时代的名门望族。冼夫人先后被三代王朝的皇帝封为南梁宋康郡夫人、陈朝石龙太夫人、隋朝谯国夫人,谥诚敬夫人,《隋书》中为冼夫人立传,即《谯国夫人传》。

俚人先民是先秦时的西瓯、骆越及汉代的乌浒、南越人,也可以说,“俚人”是南越人在这个时代的称谓,当时的主要居住地是粤西、桂东、桂南及越南北部等地。南朝时期百越遗裔族名众多,一般通称为“俚”,有时也称“獠(僚)”。当时广东汉俚杂居,在广东西部,俚人占大多数,与汉人分居,错而不杂,俚人随山洞而椟(以山洞为家),各有部落,各为雄长,好相攻讨,也有势力较大的部落联盟,由酋长统治,少与汉人往来。[4]俚人保留了骆越丛林生存的一些习性,也明显继承了南越文明,从事农业生产,善于制作铜鼓,是当地的土著,当时番禺和交趾是岭南及俚人社会的两大都会。[5]宋代之后俚人分化,在广东的俚人大量融入汉族或融入瑶族等少数民族,在广西和交趾地区的俚人后裔称为“僮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境内的“僮人”改名为壮族

在俚人世界中世袭的部族首领具有极高的威信,虽然汉武帝时代中央王朝征服了岭南,但是中央王朝只关注岭南主要城市和与中原交通线的维持,关注岭南的珍奇物产,岭南社会事实上是半自治状态。岭南的汉族移民人数有限,越人后裔俚人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在文化行政管理处于被统治状态,俚人世界主要靠自然形成的部族领袖治理,部族领袖以区域和族群划分范围世袭继承,不同的部族之间靠实力、能力和魅力形成联盟和从属的动态关系。由于部族领袖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央自隋唐起正式确立羁縻制度用于治理华夏文明边缘、中央行政势力弱化的地区,实行羁縻制度的地区就是昔日骆越、滇越、武陵蛮未汉化的区域。冼夫人少年时就聪慧过人,多有智谋,自幼追随作为越人领袖的父兄征战厮杀,智勇双全。冼夫人小小年纪就善于谋略,懂得行军布阵之法,指挥作战赏罚分明,为众人所服。越人彪悍好斗,冼夫人常常劝族人之间亲善,化解争斗,所以年纪轻轻在彪悍的越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被众多越人部落拥戴。

冼夫人与众不同的能力是高于其父兄及其他俚人领袖的洞察力与大局观。自骆越、南越到俚人,中原人总有越人(俚人)彪悍好相互攻击仇杀的评论,好勇斗狠的确是岭南越人的特点,冼夫人既不失越人的勇猛彪悍,又具备了其他俚人领袖所没有的政治家素质,能够高屋建瓴地看到不同部族之间争斗的原因,找出化解方法。她在未出嫁时就已经凭自己的影响力在俚人中树立了威信。当时岭南为南朝属地,南朝历朝为笼络治理岭南俚人,任命俚人领袖为地方官,冼夫人的兄长冼挺任南梁州刺史时,经常依仗其骁勇豪强,侵略邻郡、劫掠资源,岭南的很多俚人部族深受其害。冼夫人全力谏阻其兄长欺侮同族的做法,设法化解仇怨,使各方停止攻击,自此冼夫人的贤名在俚人社会广为传播,连海南岛儋耳一带很多部落的俚人也来归附冼夫人。

梁大同元年(535年),冼夫人23岁,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变。罗州(今化州廉江一带)刺史冯融非常欣赏冼夫人的才干品行,为其儿子高凉太守冯宝提亲,冼英成为冯宝的夫人,后世称之为“冼夫人”。(www.xing528.com)

冯融家族出身显贵,是五胡十六国之一北燕国的王室后裔。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建立后燕(384年—407年),都城在龙城(今辽宁朝阳),强盛时领土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后燕晚期朝政混乱,公元409年大将冯跋平定政变后即天王位,史称北燕(407年—436年)。前燕、后燕、北燕是以鲜卑人为主的国家,但是后燕王高云(慕容云)是高句丽人,自祖父辈移居前燕之后成为后燕臣民,而拥立高云的大将冯跋则是鲜卑化的汉人,高云死后冯跋即位成为北燕王。公元430年九月冯跋病逝,冯跋的弟弟冯弘杀死冯跋百余个儿子自立为王。冯弘继位后北燕走向没落,邻国北魏强大起来,开始连年攻打北燕,公元435年冯弘遣使请属国高句丽出兵营救。公元436年四月,北魏大军又攻龙城,冯弘在高句丽军保护下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投奔高句丽,北魏军入占龙城,北燕亡。冯弘的残暴引起了他的儿子们的恐慌。冯弘与王后王氏有四个儿子:冯崇、冯朗、冯邈、冯业。前三子都反叛冯弘投奔北魏,冯弘留在北魏的三个儿子后来成为北魏重要的历史人物,冯朗之女更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际主持者。

公元436年冯弘避难高句丽时跟随的只有王氏第四子冯业及慕容氏所生太子冯王仁。冯弘在高句丽号令如在本国,引起高句丽长寿王高琏嫌恶,长寿王将其侍卫撤走,又将其太子冯王仁押回兴京,扣作人质。冯弘复有归南朝宋之意,于是又派其子冯业带着300人出使建康,请求宋文帝允许其全家移居建康,宋文帝答应,并派遣将军率兵七千北上迎接冯业。当时高句丽也向南朝宋称臣,高句丽王不欲冯弘南下,遂于公元438年杀冯弘及其妻子。

先期到达的冯业率家人来到南朝后受到礼遇,被刘宋朝廷封为怀化侯,授罗州刺史,居新会。齐朝替代了宋朝,冯氏仍为罗州刺史,梁朝替代了齐朝,冯氏还是世袭罗州刺史。梁大同元年(535年)的罗州刺史为冯业之孙冯融,此时距公元437年冯氏初到岭南已经98年。这一年冼夫人成为冯融之子冯宝的夫人。[6]冯宝与冼夫人的儿子是冯仆,孙子则有冯魂、冯喧、冯盎,冼夫人的孙辈都是非常出色的英雄人物、越人领袖,尤其以冯盎最为出色。冯盎和长子冯智戴在隋朝时成为隋炀帝倚重的大将,冯智戴率岭南精兵守卫洛阳,隋亡后退回岭南,俚僚各酋帅共拥冯盎、冯智戴父子为首领,统部众5万,岭南安定,后归附唐朝。唐贞观八年(634年)三月,置酒未央宫,时冯智戴与突厥颉利可汗同侍宴。高祖命智戴咏诗,又命颉利起舞,因而大笑说:“胡越一家,古未有也。”[7]唐玄宗时代的宦官力士也出于冯氏家族。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曾祖冯盎,祖父冯智戴,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女皇武则天的赏识,曾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唐玄宗李隆基曾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8]

从公元407年到762年,由北燕而起家的冯氏英才辈出,近400年生生不息,历经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是一个了不起的家族。今日高州仍建有冯氏宗祠,冯氏后人人丁兴旺。

令人好奇的是岭南的杰出人物赵佗、冼夫人、卢惠能都与燕赵之地有莫大关联。赵佗,真定人,真定即今日河北省正定县,春秋战国时属赵国。冼夫人的夫家冯氏祖籍长乐信都,即今日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春秋战国时属赵国。卢惠能,祖籍范阳,范阳即今日河北省涿州市,春秋战国时属燕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灭亡南越国的樛太后,也来自于燕赵之地的邯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