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稳定岭南局势封谯国夫人《岭南前事》

稳定岭南局势封谯国夫人《岭南前事》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隋文帝杨坚随即拜冯盎为高州刺史,赦免了冯暄,拜罗州刺史,追授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将一座城池宋康邑赐予冯仆的妻子冼氏作为给养地。谯国,在南北朝及隋朝时是对封国的一种称呼,封谯国夫人相当于封诸侯王。隋文帝再次对冼夫人及其家族进行加封赏赐,冼夫人时年89岁。

稳定岭南局势封谯国夫人《岭南前事》

公元589年隋灭陈,岭南并不清楚中原江南大战的具体情况,冼夫人被岭南数郡一致推举为领袖,尊为“圣母”,维持秩序保护岭南人民的安全。隋文帝杨坚派遣征服陈朝的大将行军总管韦洸劝降岭外,陈朝的旧将徐璒率军拒守南康阻止隋朝的军队。

韦洸是北周名将,任柱国,封襄阳郡公,入隋后为杨坚重用,力挫突厥,在征服陈朝战争中为行军总管。但是这次韦洸率领的是招降使团而非征讨大军,面对陈朝的旧将徐璒在南岭的率军拒守,韦洸在岭下来回观察遥望,并不前进。杨坚知人善任,韦洸是天下名将,稳重老练,面对徐璒的阻止既没有贸然进攻,也没有建议朝廷发兵,而是将情况反馈朝廷商议。隋朝君臣分析认为,虽然陈朝旧将徐璒据守南康阻止隋朝的军队进入岭南,但岭南悉数认同冼夫人统领,由于信息传递的不畅,冼夫人对陈朝的结局并不清楚,于是请陈后主写一封给冼夫人的亲笔信,再派人带上冼夫人与陈霸先的生死信物扶南犀杖面见冼夫人。

隋朝晋王杨广派人带着陈后主给冼夫人的亲笔信以及扶南犀杖、陈朝兵符面见冼夫人,陈后主在亲笔信中告诉冼夫人陈朝的确已经灭亡,为岭南百姓免遭涂炭,让冼夫人率众归化隋朝。扶南犀杖是冼夫人送给陈霸先表示生死相辅的信物,陈朝皇室作为国器相传,陈朝兵符是国家调兵凭证,如未亡国,这些器物绝不会流出。冼夫人看到扶南犀杖和兵符,确信陈霸先建立的陈朝已经灭亡了,感慨与陈霸先的生死交情,悲伤至极,召集数千个越人首领,不进饮食,日夜恸哭,忠贞之情感动天地。在悲伤纪念之后,冼夫人派她的孙子冯魂率领岭南的军民出城迎接韦洸,隋朝使团终于开进广州,岭南全境和平归附新的中央王朝。大隋天子发布圣谕授予冼夫人等同于三司(一品官职)的仪仗,册封冼夫人为宋康郡夫人。时杨坚49岁,杨广21岁,李渊24岁,陈叔宝37岁,李世民八年后出生,冼夫人78岁。

归顺隋朝当年,俚人首领番禺人王仲宣造反,波及诸州,一些俚人部族首领跟随反叛,他们将韦洸围困在广州城内,广州城情况危急。隋朝在岭南并无大军驻守,叛军集结在衡岭(今衡山)阻击隋朝援军进入岭南。冼夫人闻讯立即派遣孙子冯暄率军首先前去广州解救韦洸,但是冯暄与叛军首领陈佛智深有交情,故意迟留不进。冼夫人闻听大怒,派人将冯暄从军中抓回打入高州牢中,紧接着再派出另一个孙子冯盎征讨陈佛智,冯盎的军队很快击溃叛军,斩杀陈佛智。又进兵至南海,与从大庾岭攻破王仲宣叛军防线的隋朝援军大将军鹿愿的军队会师,然后联军击败了王仲宣的叛军,广州总管韦洸则已在保卫广州时中流矢阵亡。平叛战争结束后,年近八旬的冼夫人亲自披甲上马,亲自率领卫队和仪仗队,陪同天子的特使巡抚裴矩安抚叛乱波及的诸州郡。受叛乱牵连的越人部族领袖——苍梧首领陈坦、冈州冯岑翁、梁化邓马头、藤州李光略、罗州庞靖等闻听冼夫人亲来巡察,纷纷赶来参谒。冼夫人征求特使的意见,严厉训导被叛军蛊惑的部族首领,命令他们仍旧统领各自的部族。冼夫人的威仪令部族首领诚惶诚恐,天子特使裴矩对冼夫人钦佩之极。经过这次平叛,岭南地区真正进入了归附隋朝后的稳定时期。

这是一次极其危急的叛乱事件,极有可能使岭南陷入长期的战乱之中,也极可能导致隋朝大军征伐屠戮岭南。冼夫人洞察将给岭南带来的危机,当机立断,用最果断有力的措施平息叛乱,显示了冼夫人在岭南无比强大的控制能力和领导能力。隋文帝对冼夫人的政治才能和实力大为惊异,明白了为什么陈朝历代皇帝在岭南事务上对冼夫人极其倚重。此次危机使杨坚对冼夫人高度信任依赖,双方由此建立了牢固的信任。

隋文帝杨坚随即拜冯盎为高州刺史,赦免了冯暄,拜罗州刺史,追授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将一座城池宋康邑赐予冯仆的妻子冼氏作为给养地。谯国,在南北朝及隋朝时是对封国的一种称呼,封谯国夫人相当于封诸侯王。为此,隋文帝在岭南设谯国夫人幕府,这是一个相当于内诸侯的自治机构,长史(仅次于幕府首领的高官)以下的官吏由幕府委任授予印信,岭南六州的兵马统归谯国夫人调动,若有紧急情况,谯国夫人无需请示中央,有权便宜行事。

隋文帝又专门颁发敕书说:“朕承受天命抚育苍生,像父母一样关爱所有的子民,朕的愿望就是让普天之下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富足井然有序。但是王仲宣等人无端聚众造反,扰乱岭南人民的生活,所以朝廷准备派军队前去剿灭平叛,是为岭南百姓除害。冼夫人深明大义和正理,一心忠于朝廷,果断地派孙子冯盎斩杀叛将陈佛智,又一举击溃群贼,功绩很大。今日赐给冼夫人五千锦缎。冯暄受命击贼却敷衍暧昧,本来应当追究责任,但是冼夫人的忠勇感动了我,对冯暄赦免不追究了。冼夫人也应当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以报答朕的一片心意。”[12]隋文帝的皇后赐予冼夫人大量首饰及宴服。冼夫人将朝廷赏赐的物品全部盛放在金匣中,连同梁朝皇帝、陈朝皇帝的赏赐都各自存放在独立的库房中,每到年节家族聚会时,将这些历朝皇帝赏赐的物品陈列在厅堂之上,训导子孙道:“你们应当以赤诚的真心对待天子。我用真心辅助三个王朝许多代君主,维持岭南平安的局面,唯一的方法就是以一片真心对待天子和越人。现在历朝皇室的赏赐都完好地保存展示在这里,这就是我们赤诚的回报,希望你们能明白其中的深远道理。”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朝廷任赵讷为番州(即广州,避杨广名讳)总管,赵讷在任时大肆贪腐,虐待越人,导致众多俚獠反抗、逃亡和造反,冼夫人通过明察暗访,掌握了赵讷贪赃枉法的大量证据,然后上书朝廷,派长史张融亲往朝廷,历数赵讷罪状,向皇帝提出安抚逃亡俚僚百姓和进一步治理岭南的具体意见。隋文帝接到冼夫人的上书后,即遣使者前往番州,查证了赵讷贪赃枉法的行为,将赵讷正法,然后向冼夫人颁发诏书,委派招慰,安抚逃亡和造反的俚僚百姓,冼夫人亲自持诏书以皇帝特使的身份巡视了十几个州,抚慰因赵讷贪财暴虐而亡叛的俚僚百姓,再次化解岭南危机。隋文帝再次对冼夫人及其家族进行加封赏赐,冼夫人时年89岁。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辞世,享年90岁,隋朝谥封为“诚敬夫人”。

冼夫人一生经历的帝王有梁武帝、梁元帝、梁敬帝、陈武帝、陈文帝、陈废帝、陈宣帝、陈后主、隋文帝。去世时她的生平知己陈霸先已经离世44年,敬重冼夫人的杨坚也在两年后离世,唐王朝的开国之君李渊36岁,李世民4岁。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越人后裔(南越汉族壮族黎族)在广东、广西、海南各地建祠纪念先祖的领袖冼夫人。

史称冼夫人“智勇兼备,至老未尝败衄”,她平生从未打过败仗,运筹帷幄智勇双全,后世以军事家称之。冼夫人多次平息叛乱,为朝廷稳固岭南,维护了统治和统一,后世历代的中央王朝无不褒奖其忠勇。

然而冼夫人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忠臣。冼夫人和吕嘉都是维护越人利益的杰出人物,吕嘉之时既有越人族群利益又有南越国国家利益,而冼夫人与吕嘉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冼夫人主要维护的是越人族群的利益。冼夫人在90年的生命历程中从未离开过越人地区,始终是越人首领,而其间中原风云变幻,中央王朝更换了三个政权,作为岭南的越人首领,她不可能为远隔千山万水交替登场的朝廷尽愚忠。在处理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上,冼夫人把握时机,显示了过人的智慧。梁朝时她起初并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恰好侯景、李迁仕叛乱,她亲自攻破李迁仕的根基高州,又率军越过南岭与梁朝大都督陈霸先会师追击叛军,赢得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在与陈霸先的交往中,冼夫人发现陈霸先绝非常人,毅然决定全力支持。支持辅助陈霸先并不是冯宝和冼夫人的责任,而且岭南贫瘠,财力有限,如此资助必然是倾家而为。冼夫人果然慧眼识人,陈霸先不久就称帝建立陈朝,可以想象陈霸先对冼夫人的敬慕、感激,从后来陈后主以扶南犀杖劝附冼夫人就可以看出陈霸先与冼夫人情同骨肉,绝非一般君臣关系。如此这般,陈朝建国后作为越人领袖的冼夫人地位大大提高,而岭南越人的地位也自然大大提高。

隋朝灭陈后,冼夫人主动率众归附,岭南发生叛乱后,又抢先自行平叛,不顾近八旬的高龄,亲自披甲上马陪皇帝的特使巡视岭南。这不仅是为了免除战火、向朝廷示好,而且是要向大隋朝廷显示自己有能力控制岭南各个部落。此举果然使隋文帝对冼夫人大为惊讶,在完全信任的同时,充满了敬畏,接下来的结局就是设立谯国夫人幕府,赋予兵权和行政权使岭南自治,岭南越人在冼夫人的庇护之下,获得了长期的平安。

以冼夫人处理越汉关系、训导教化越人的能力来看,她不乏杰出的行政领导能力;以处理家中子孙过错的方式来看,她不乏刚正的原则;以她与陈霸先的交往来看,不乏杰出的眼光和胸襟;她又身经百战,百战百胜,能以战绩使越人心悦诚服誓死跟随。冼夫人面对数次割据的机会没有称王割据,她深知越人地区蛮荒贫瘠,经济军事力量有限,实际上无法在战火连连的时代加入群雄的角逐,割据称王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对民族而言就是面对征伐和战乱的灾难。冼夫人放弃个人的政治野心,用尽一切个人资源,包括生命、机遇、兵力、财力,体面恰当地保护了越人的利益,因而流芳千古。(www.xing528.com)

【注释】

[1](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燮亦广信人,身本名儒,兄弟四人,拥兵据郡,岭海归心。中原丧乱,孙权刘表皆窥南土,燮于此时,以甲兵之力,循赵佗之迹,西连蜀汉,庶几比美桓文哉。奉权节度,复诱益州附之,旄矣,岂度己审势耶。然燮名虽不终,亦可谓一时之豪杰也。”

[2](唐)房玄龄等:《晋书·王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谭其骧:《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4]方志钦、蒋祖缘主编:《广东通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5](唐)魏徵等:《隋书·志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自岭已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厉,人尤夭折。南海、交趾,各一都会也,并所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奇异珍玮,故商贾至者,多取富焉。其人性并轻悍,易兴逆节,椎结踑踞,乃其旧风。其俚人则质直尚信,诸蛮则勇敢自立,皆重贿轻死,唯富为雄。巢居崖处,尽力农事。刻木以为符契,言誓则至死不改。父子别业,父贫,乃有质身于子。诸獠皆然。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来者有豪富子女,则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竟乃留遗主人,名为铜鼓钗。俗好相杀,多构仇怨,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本之旧事,尉陀于汉,自称‘蛮夷大酋长、老夫臣’,故俚人犹呼其所尊为‘倒老’也。言讹,故又称‘都老’云。”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三《梁纪十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宋朝(南北朝时期的宋国)命冯业世世作罗州(今化州境内)刺史,至齐,冯代继为罗州刺史。至梁冯融续为罗州刺史。……高凉有大姓冼氏,世为俚族首领,部落十余万家。冼氏有女冼英,少有谋略,善于抚循部众,信义著于溪同,冯融闻其贤,于梁大同初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聘以为妻……”

[7](宋)欧阳修等:《新唐书·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8](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9](唐)魏徵等:《隋书·谯国夫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自业及融,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

[10](唐)魏徵等:《隋书·谯国夫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11](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武帝本纪》,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12](唐)魏徵等:《隋书·谯国夫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