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江派与临川派的分析介绍

吴江派与临川派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较大的有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友人门徒吕玉绳、孙如法、吕天成、王骥德、冯梦龙等不下十多人跟从研习,形成了声势强盛的吴江派,至此,吴江派成了昆曲事实上的正宗嫡派。受其影响的“临川派”其他作家作品有高濂等人。这种争论,可以说是因两人彼此间的臆断和误会造成的。

吴江派与临川派的分析介绍

第四节 吴江派与临川

明中叶后由于戏曲创作的繁荣,出现了不同的戏曲流派。影响较大的有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

一、沈璟与吴江派

沈璟,字伯英,号宁庵,江苏吴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历任兵部、礼部、吏部主事、员外郎。万历十六年(1588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升光禄寺丞。时人或称“沈吏部”、“沈光禄”。因乡试考官舞弊,受朝臣弹劾,沈璟于次年被迫回乡,家居30年,潜心研究词曲,考订音律,与当时著名曲家王骥德、吕天成、顾大典等探究、切磋曲学,撰有《南词全谱》又名《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以80多部南戏、传奇作品以及部分唐宋词作为原始资料,考订了各曲的来历、句式、板眼、四声韵脚,使得652支曲牌成为作者、唱家可以遵循的典范。编著昆曲传奇17种,合称《属玉堂传奇》。现存《红蕖记》、《埋剑记》、《双鱼记》、《义侠记》、《桃符记》、《坠钗记》、《博笑记》等。友人门徒吕玉绳、孙如法、吕天成、王骥德、冯梦龙等不下十多人跟从研习,形成了声势强盛的吴江派,至此,吴江派成了昆曲事实上的正宗嫡派。

沈璟的戏曲理论主张是“合律依腔”、“僻好本色”。

“合律依腔”的“声律论”除了厘订曲谱,规范句法外,对字句的平仄阴阳、用韵也要求特别严格。“宁协律而不工”,可理解为为了服从音律可以牺牲抒情表意。注重“场上之曲”,对剧本创作中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纠正的作用。“僻好本色”是推崇戏曲舞台语言的“本色”,提出了舞台语言与案头文学应有区别。所谓“本色论”即指对民间俚语的适用,强调戏曲舞台语言的通俗自然。沈璟是想通过语言上的理论和实践,来纠正明初传奇创作中典雅、骈俪,脱离舞台实践的倾向。

临川汤显祖,受王学左派影响,思想上离经叛道,反对传统礼教,要求个性解放,其戏曲理论是主张打破陈规旧套,不受形式格律的限制;强调“意趣神色为主”之“曲意”。受其影响的“临川派”其他作家作品有高濂等人。

高濂(万历十一年前后)《玉簪记》——爱情对神圣宗教的挑战。

孙钟龄(万历至崇祯)《东郭记》——对堕落世风的针砭。

周朝俊《红梅记》——争人权与反暴政的悲歌。

二、沈汤之争

沈璟和汤显祖是明代中叶传奇创作的两大家,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成就在戏曲史上自成一派。沈璟通晓音律,主张创作传奇要“合律依腔”,“词人当行,歌客守腔,大家细把音律讲”。因沈璟是吴江人,即称他为“吴江派”。汤显祖讲求“合情而言性”,主张传奇创作率性而行,兼顾“意趣神色”,注重文章词采。因汤显祖是临川人,人称“临川派”。针对传奇创作中文采和音律哪个更重要,沈璟和汤显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戏曲史上称之为“沈汤之争”。

争论的焦点在于:沈璟主将“守律”,从音律的角度要求文词必须守律。而汤显祖崇尚“才情”,从曲文的角度要求音律服从文词。汤显祖注重的是案头文辞,偏重于文学性;沈璟注重的是“场上之曲”,追求舞台艺术效果。沈汤之争是曲坛围绕文辞与声律何者为第一而展开的戏曲美学之争。

由于沈、汤两人的争论并非两相面对进行,而是通过中介人的传递,两人各处一地都没有完全了解对方的理论全貌。这种争论,可以说是因两人彼此间的臆断和误会造成的。汤显祖不清楚沈璟提倡律论的用意乃在于纠正当时“案头之曲”脱离舞台演出的弊端;沈璟也不了解汤显祖“意趣神色”置情感、内容于第一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二人争论各执一端势同水火。

王骥德《曲律》:“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咋舌。吴江尝谓‘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协,是为曲中之工巧。’曾为临川改易《还魂》字句之不协者,吕吏部玉绳以致临川,临川不怿,复书吏部曰:‘彼恶知曲意哉!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其志趣不同如此!”

沈璟、吕玉绳曾将不合昆山腔音律的《牡丹亭》改编成昆曲版《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极度反感,在《答宜伶罗章二》中专门强调:“《牡丹亭》要依我原本,其吕家改的,切不可从。虽是增减一、二字以便俗唱,却与我原做的意趣大不同了”。沈汤之争由此引发。沈璟、吕玉绳用昆曲音律去规范依宜黄腔音律进行创作的汤显祖,吴江人就难免有点妄自称尊了。(www.xing528.com)

思考题

1.简述明杂剧的演变趋势。

2.简述《四声猿》的艺术风格。

3.简述传奇的体制特点。

4.简论昆腔是如何由清唱散曲而为戏曲声腔的。

5.简论三大传奇在明清戏曲发展中的意义。

6.简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7.《牡丹亭》以情抗礼的思想主题。

8.以《惊梦》一出为例,说明该剧戏剧冲突的构成。

9.曲词赏析

【步步娇】

【皂罗袍】

10.简论“吴江”“临川”理论之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