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印象派艺术家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的介绍

后印象派艺术家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的介绍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一幅绘画作品包含很多元素:笔触、构图、色彩,究竟哪一个最为重要?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色彩是绘画艺术研究永恒的主题。画家对色彩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牛顿则不同意惠更斯的观点,认为光是粒子。人脑的左半球主要负责思维与语言;情绪化的右半球负责选择色彩。提香的学生埃尔·格列柯则对色彩作出抽象概括,以期达到主题效果的色彩表达。

后印象派艺术家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的介绍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幅绘画作品包含很多元素:笔触、构图、色彩,究竟哪一个最为重要?

童年时,笔者跟随父亲学习绘画的第一天,从父亲那里得到一幅凡·高的《向日葵》的复制品,画中灿烂的黄色和鲜艳的蓝色背景深深地印入脑海,直到现在依然难忘。在画里,他用“生气勃勃的色彩的大笔触,就像直立着的小指挥棒排列着”[1]创造色彩的旋律与交响,他说:“色彩暗示着某种具有热情气质的感动”[2]。画中究竟存在什么魅力,那样夺人魂魄?

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色彩是绘画艺术研究永恒的主题。黑格尔曾经说过:“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所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图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3]可见,色彩作为艺术语言的重要元素,承载艺术精神理念的特殊作用,在绘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艺术语言不可替代的。色彩是普遍存在的,“彩色的画面不像黑白画面那样带有假定的性质,它可将画面形象表现为人眼所看到物象的本来样子,比黑白画面更富于逼真感。从这点上说,彩色形式比黑白形式对观者更为亲近,它不只让人看到了形体、空间,而且能表现出物象色彩的差别,并给人对客观世界认识与知识上的进一步满足。”[4]彩色形式不仅更具亲和力,同时起到满足观赏者求知欲的目的。

油画作品中,形状与色彩比较,阿恩海姆认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来说,形状要比色彩有效得多,但是运用色彩得到的表情却又不能通过形状而得到……那落日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所传达的感情,恐怕使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的。”[5]可见,色彩被当作最重要的绘画因素。画家对色彩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画家耗尽毕生的心血,贡献于艺术实践,努力探索色彩的表现力量,革新观照色彩的方式。西方宗教绘画中的色彩语言简单、刻板;古典主义绘画延续现实主义路线,是西方绘画科学语言的典范,具有“重形轻色”的倾向;直至法国的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与英国的透纳(Joseph Mallord Turner)、德国的卡斯帕·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向传统的褐色调挑战,尊崇色彩开始;再到后印象派绘画彻底完成一场色彩变革,富于精神性的色彩加强画面的张力,色彩效果动人魂魄、历久弥新

古往今来,追溯古今中外的美术史,可以窥见色彩在很久之前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人们从不自觉地使用颜色,过渡到有自觉意识地运用色彩创作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www.xing528.com)

要想研究色彩,首先要研究光。爱因斯坦发现光,即色彩,是宇宙最重要的成分。同时,画家将色彩提高到绘画中最重要的地位。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雷伊默(Ole Christensen Roemer)证明光在空间中以有限的速度传播。1678年,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提出光以波动的形式,通过“光以太”传播。而牛顿则不同意惠更斯的观点,认为光是粒子。1801年,托马斯·杨(Thomas Young)认为光显示光靶上明暗相间的条纹,即干涉图样,是光波动的有力证明。1665年,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的画家格里马尔迪(Francesco Grimaldi)认为,在不透明物体的边缘发现一圈圈的干涉条纹,即可证明:光的行为是波动。这一论断比惠更斯提前13年。同时,欧洲人将棱镜发出的色彩光带现象揉入魂灵的概念,解释光的由来。达·芬奇的研究体现在素描作品中:他在1651年出版的著作《绘画论》中提到“砥砺发明精神方法”,以此解释光与色彩在绘画中的关系。1704年,牛顿发表著作《光学》,他提出研究光的本质而非效果,并解释白光因为折射分成若干色光的原因。“人类视网膜有一种叫作圆锥细胞的成分,它能在感受到特定波长的光时,获得激光,从而产生光化学信号。信号再传入人类大脑后部视觉皮层,形成五颜六色的彩色区域。色彩是具有波长的光,存在于人类头脑中形成的主观感觉。色彩终究是光,它是电磁波谱中特定波长的一段;它需要眼睛中的圆锥细胞和大脑的感觉得到认识”[6]

色彩是主观感觉,也是反应客观世界的性质;它是物质实体,也能与人脑情感联系。人脑的左半球主要负责思维与语言;情绪化的右半球负责选择色彩。德拉克洛瓦说“我们的目的是要用色彩来创造美”,正是因为色彩具有创造美的功能,人类大约在一万年以前的冰河时期,就开始使用颜色。原始人使用红色、黄色的土涂抹自己的身体时,色彩给先古人群带去原始美感。考古学家发现,3 400年前,西方绘画艺术的发源地埃及,已经发现大量内含8至10种不同颜色的大理石或石质的调色盘。在法国南部发现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新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均发现古人运用不同色彩创作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逐渐学会制作,并有意识地调用颜色。公元前15世纪,希腊壁画家将蛋清混合五种颜色(红、黄、白、黑和蓝)涂抹在木头、石头和陶器上;罗马时期的画家已经擅长在画中表达颜色的微妙变化;公元5世纪,意大利的镶嵌画中发现熟练运用补色的踪迹;中国唐朝时期,出现色彩鲜明的壁画和镶嵌漆画以及日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西方的中世纪初期,爱尔兰教堂绘饰中的画面,出现具有冷暖对比的画面色彩效果;达·芬奇把画面的色彩安排成两个色域。提香的学生埃尔·格列柯则对色彩作出抽象概括,以期达到主题效果的色彩表达。18世纪的意大利画家们认识到不同的光源会在同一个物体上反映出不同的颜色。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日光透过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从而组成色环。同时代的科学家则在颜料混合的基础上发现红、黄、蓝三色可以调配出许多颜色,而其他的颜色却不能混合出这三种颜色,由此建立三原色的学说。至此,人类对于颜色已经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一百多年之后,德国画家创立色立体学说,把科学认识色彩的步伐向前大大地跨越了一步。19世纪上半期,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对自然色彩进行细致分析,通过一系列的视觉混合作用,在画布上创造自然的光线,他将未混合的亮色并置在一起,通过色彩互为对比色的特性,运用视觉心理学产生的效果,完成色彩的混合。由此可见,人类认识色彩并创造性地运用色彩,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色彩作为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此时仍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直至后印象派的出现。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由新技术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导致社会结构和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相应的转变。在物质上支持牛顿的力学概念和阿尔贝的写实透视原理。在这一时期,即便是先锋的艺术家们,仍然遵守透视原理和逻辑学规律。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一个世纪之后,牛顿的经典力学、阿尔贝的透视原理、康德哲学观念,被纳入一个互为关联的庞大体系之中。

在美术领域,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摄影技术的出现,严重地动摇了一向以模仿自然为目的的绘画观念。加之,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传入,使西方美术界出现巨大震荡,新的审美观念逐渐崛起。在社会科学领域,康德、尼采叔本华以及弗洛伊德的出现,使新一代美术家思想空前活跃。一大批思维敏捷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突破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寻求艺术上的新突破。他们开始认识到:画家并不需要一五一十地再现肉眼所见之物,释放心灵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之前的绘画,将形体与色彩禁锢在一个平面。经过思想变革的画家意识到,形体也可以为色彩服务,色彩可以登上画面成为主角。在这个探索的漫漫长河中,后印象派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迄今为止,对后印象派绘画的论述基本处于亚研究状态,评论家大多集中关注画家的生平以及画面的技法;尤其中国的画家与评论家对后印象派色彩始终没有给与一个公平的评述,甚至一直对其色彩讳莫如深。笔者以为,色彩,作为画家艺术精神的表征,具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任何绘画作品都凝聚画家的精神气质,尤其后印象派这样注重内心表现以及色彩变革的画派,作品中的色彩,更是我们揭开后印象派画家精神世界的要素。本文力图深挖三位代表画家塞尚、凡·高、高更作品色彩中暗藏的精神性,从两个层面,即色彩与情感、色彩与思想(即艺术精神),分析情感、思想与画家主体意识的对应状态,艺术生成过程中画家审美心理结构,画家色彩观念与其情感、精神的对应关系。论述色彩与思想部分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有助于挖掘后印象派绘画色彩特征更深的哲学理论意义;色彩的特征研究,是现代绘画与古典绘画艺术的分水岭;色彩技法作为三位画家的精神载体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拓宽当代西方以及中国油画技法改革的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