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探讨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深入探讨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较2018年底增加5653万人。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以教材作为教学的内容、以课堂作为教学的场所、以“面对面”作为教学的形式。而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仅仅用于简单的信息搜索及获取利用,教育教学过程仍采用现实的面对面交流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深入探讨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网络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与传统载体相比较而言,具有承载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明显优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系统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大部分地区。网络系统的便捷性、私密性、共享性等特点也迅速地被青少年学生接受和掌握。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2月28日)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较2018年底增加5653万人。其中,10~1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总体网民人数的17.5%;初中学历人群占总体网民人数的38.7%;高中学历人群占总体网民人数的24.5%;特别是学生群体,占总体网民人数的24.8%,成为网民职业结构比例中人数最多的群体。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娱乐生活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网络是学习文化知识、交流学习经验、拓展思路、开阔眼界的重要平台。

校园网络的迅速崛起,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新时期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当前青少年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必要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网络技术与青少年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总结依托网络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不足,从而为开创网络认知和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一)校园网络平台的建立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以教材作为教学的内容、以课堂作为教学的场所、以“面对面”作为教学的形式。而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仅仅用于简单的信息搜索及获取利用,教育教学过程仍采用现实的面对面交流作为主要教学形式。这种形式简单、直接,但时效性差、信息量小、涉及面较窄。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平台日益增多,网上的海量信息涌入人们的生活中。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指导思想,将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从“怎么教”重心转移到“怎样学”。教育教学活动从师生之间的单向反馈转变为师生之间的双向反馈,以至于多向反馈,从线性交流向多维度交流转化。

(二)网络交流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更是深刻而复杂。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展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其学业。与此同时,网络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自由、轻松,压力相对较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发挥自身创新能力。所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在网上寻求新的知识,网络成为他们解决烦恼的途径。他们通过网上聊天或者论坛评论等方式解除疑惑、宣泄情绪,不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还有效地拓展了的交际圈,有助于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利用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阵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也是确定本研究的缘由。(www.xing528.com)

(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提出和不断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教学方法和认知理论还很不完善,只有充分了解校园网络平台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的研究入手,继承和吸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并利用网络技术和校园网络交流平台加以实现,创设青少年主动参与、互动交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场所,促进青少年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实现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摸索出一条道路。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在与学生长期接触、交流中,彼此建立了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他们在网络环境中的关注热点、兴趣爱好、交流话题等有较多的了解。正确判断分析校园网络交流平台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科学研究并拟定相应对策是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指出了新时期校园网络交流平台的特点,并对校园网络交流平台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某些看法和参考,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发展。因此,进行该项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推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有利于对青少年在校园网络多种交流环境下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探索出适合青少年实际情况、利用网络交流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网络心理素质水平。在实践操作中,把握青少年所处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尽可能为完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评价体系提供一定支持和依据,针对学生实际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